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一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描绘更细致的施工图?5000余名代表委员从基层带来真知灼见,也带着对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前行的信心。
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基础
2022年我国经济走出一条“V”形曲线,彰显了大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潜力,5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新一届代表委员深刻感受到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市长吴庆文用“非凡韧性”定调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2022年,该市的GDP站上了2.4万亿元的台阶,作为世界最大工业基地之一扛住了疫情等不利条件的影响。
在吴庆文看来,过去一年苏州稳住了经济发展盘,得益于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近年来,苏州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6个重点制造业细分领域,全面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发力起势”。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4%,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团队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动能强势迸发。在全国两会聆听高质量发展的强音是吴庆文的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作为西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甘肃也在寻找新的产业优势。今年全国两会,黄宝荣将针对国家镍钴铜新材料战略基地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材料研发等建言献策。他说,这些领域在甘肃省备受关注,也折射出甘肃作为经济后发地区正“跳起摸高”的状态。
今年开局的两个月,经常在基层调研的黄宝荣已强烈感受到,全国上下都有一种“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氛围。今年全国两会,黄宝荣希望听到更多关于新型工业化布局的声音。
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基础。
70后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80后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镇玉皇庙村党支部书记关志洁,是来自乡村的代表。他们有一个共识,农民的共同富裕离不开农村产业的发展。他们不仅积极实践,也希望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
在乔文志看来,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短板是缺乏专业化人才,尤其是缺少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他建议,涉农的高校设立乡村振兴学院,针对边远农村地区定向、定量招生,培养一批新农人。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在关志洁看来,农村的共同富裕离不开产业下乡、农产品加工企业下沉。她理想中的现代化图景是,村庄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关志洁希望,农村能留得住年轻人,靠年轻人接续发展。
创新型国家建设支撑现代化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统筹在一个篇章进行部署,这也是党的报告中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在一起。此前中央部门负责人解读说,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这一变化也让代表、委员更多地从科技、教育、人才3个维度思考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是连任的委员,之前他的提案大多倾向于教师、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今年,他更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他说,在教育界,在超常人才的选拔、培养上已有几十年的实践,但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还有差距,还受到学籍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还需制度化、规范化。另外,在马景林看来,超常人才不完全等于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对这类人才给予更清晰的界定。他相信,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关注的话题。他建议,在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中,完善专业分类建设体系,推动拔尖计划内涵式发展;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促进拔尖学生多元化成长;完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保障拔尖学生宽基础成才。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这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的关注。在他看来,要为科研人员创造相对宽松的自由探索环境,充分调动其能动性,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徐星在云南省调研西部地区科研人才培养机制时发现,东西部地区的基础性人才培养存在差距,资源分配有待优化。他认为,可以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东部地区管理型、科研型人才引入西部,同时让西部优秀人才留得住,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认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是高校教学、科研的有生力量和后备力量。高校应持续完善人才发展生态,促成高等学府与青年英才的“双向奔赴”、青年人才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优化完善创新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等,同时要重视基础研究,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以人民为中心”是最深关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今年“跨界”到了环境资源界,而上一届时他“隶属”农业界。
“环境资源界”是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的界别,有85名委员。在这个界别的很多委员看来,全国政协委员界别时隔30年进行调整就聚焦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密不可分。
2020年年底,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目前,我国不仅要持续进行污染治理,还要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世界承诺,“双碳”目标备受关注。据生态环境部消息,2021年之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在张兴赢看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回应人民关切,现在构建低碳社会,也是为了民族的永续发展。
收入分配、就业等民生问题,在代表委员中也有较高的关注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及2023年的主要经济工作时,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首位,并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龚六堂看来,消费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居民消费,他建议,着力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包括实施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同时应加强对最低收入人群的技能培训等。
不少代表委员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话题。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烧麦总厨师吴华侠专程找到快递小哥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的提案也与新就业形态群体相关,包括建议尽快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扩大相应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等。
发掘更多乡村振兴的项目,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的期盼。“要用年轻人喜欢的产业留住年轻人。”欧阳华希望,能借此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就业,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就业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