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景区提供优质服务,怎么成了浪费公共资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2023-02-06作者:孙小婷

近日,一则“游客拍风景将手机掉进峡谷,景区抽水8小时打捞”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游客刘女士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药姑山古瑶村景区游玩时,不慎将手机掉进700米深的峡谷,考虑到手机资料很重要,便向景区工作人员求助,寻回手机。

“特别感动”是刘女士的心声,不少网友也表示“为景区和工作人员点赞”。然而,网络上也传来另一种声音,有网友质疑这一行为“浪费公共资源”“废的功夫都不止一部手机的钱了”。

提供优质服务怎么成了浪费公共资源?首先应当看到的是,捞手机的举动,是这家旅游景区将服务意识内化为基本经营理念的一个体现,这在一个大山深处乡村景区的层面上来说,显然是值得肯定的,这或许也有“乐于助人”的淳朴乡情作为底色,但用心服务始终是景区获得人气、实现发展的关键。

可此举惹来不少网友负面评价,也反映出近年来媒体环境中,人们对公共资源的讨论越来越频繁。它在经济学上,原指具有竞争性但不具备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后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广场舞大妈“抢地盘”、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失恋后惊动警察、请消防员帮忙下水道捡钥匙等话题上,热议对一些公众共享的公共空间、紧急救助的不当使用问题。

然而,这也伴随产生了一个让人担忧的趋势,一些人太容易将占用或者浪费公共资源挂在嘴边,这似乎成了不少人指责他人的一个惯用标签,而不论是否语境恰当,这中间的逻辑推导是否牢靠。回看这则新闻,旅游景区自身是一个营利性部门,属于综合性服务行业,此次打捞所产生的成本来自景区内部,且已有自己的核算,“抽水机和发电机都是景区常备的,打捞手机也没有产生多少费用”,而这笔花费与游客手机里的资料,以及景区获得的信任、口碑之间谁的价值更大,显然不是一些人能够轻易下判断的。

近年来,在“非必要不占用公共资源”的共识下,不少人的思维也容易程式化,似乎从过程上看,多数人为少数人付出不值得;从结果上看,消耗人力物力换回一部手机不值得;然而衡量是否值得的标准显然也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看。8小时的打捞并未导致其他人无法游览景区,也并未造成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失,反而如管理员所说的,“景区位于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地,手机浸泡可能导致水源污染”,打捞手机也消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将对公共资源的负面影响降低。

而更关键的是,景区在这件事上做出的“对与错”的判断,更多体现出了一种对游客的普遍关心。网友贴标签容易,但试想,如果越来越多的景区在这种“浪费资源”的价值判断引导下,是否还愿意再尽心尽力为游客提供服务?是否有可能以“浪费公共资源”为由给游客的服务打折?那样,才是公众的损失。当然,也不必因此苛求景区对顾客的特殊诉求都要一一满足,并承担全部费用,只不过在合法合规和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不妨将问题拉回到“服务”本身上来看。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