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工坊“出海” 让世界读懂中国

中国青年报  |  2022-09-05作者:胡春艳

中国妇孺皆知的古代能工巧匠鲁班,正在被世界所熟知。


以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如今已经在亚非欧的19个国家落地生根,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参与着“一带一路”国家建设发展;而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凝聚而成的中国工匠精神,也随着这些“技术驿站”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开枝散叶,让世界读懂中国。


近日,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一带一路”合作与鲁班工坊建设发展论坛上,全国首批25个鲁班工坊运营项目正式揭晓。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表示,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诸多海外办学品牌项目,在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鲁班工坊建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足迹上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玛悠丽带来了令其引以为豪的好消息:泰国鲁班工坊累计培养培训了师生近万名,学生分别荣获该国多项职教大赛金牌冠军等荣誉。毕业生有的选择继续深造,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分别在当地的中国企业、外国企业或泰国企业工作,“都受到企业单位的称赞。”


泰国鲁班工坊是世界上第一所鲁班工坊,由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玛悠丽说:“鲁班工坊不仅提升了泰国教育发展水平,更加强了泰中人文交流培训、师生交流互访,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


很多亲历者都有同样的感受:鲁班工坊的建设,紧贴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成为各国之间民心相通的纽带。


柬埔寨鲁班工坊建在“澜湄合作协议”的足迹上,直接服务澜湄五国技术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巴基斯坦鲁班工坊选址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纵向交合点……


“当前非洲各国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引擎,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非洲各国在对外交往合作中的重大需求。”天津市副市长杨兵说,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在19个国家建成20个鲁班工坊,其中在吉布提、肯尼亚等1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11个鲁班工坊,为非洲青年插上实干成就梦想的翅膀。


用职教诠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卢卡斯清晰地记得,4年前来到在天津机电职院参加培训时,对这里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感到惊讶不已。


“来天津之前,我从没想到中国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发现,中国的实训设备比葡萄牙在教学中使用的设备更先进,“许多核心元器件甚至已经可以跟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技术相媲美。”


2018年12月5日,由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共同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揭牌。在葡萄牙鲁班工坊,首期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中方学校为当地配置了现代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装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药品灌装生产线等16台套装备。


“它们不仅技术级别最高,还与现代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技术最为贴近、衔接最为紧密。”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维津说。


鲁班工坊成为外界了解中国技术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入口。张维津认为,通过教育合作、彼此融合,中国职业教育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所积累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成果,已经得到了发达国家的认可。


鲁班工坊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受到葡方企业的欢迎,他们一边积极招录鲁班工坊培养的学生,一边与鲁班工坊开展技术开发、项目研究等深度合作。葡萄牙鲁班工坊校企联盟成立,5家当地国际化企业及7家职业学校加入联盟,为师生提供专业发展及跨文化技能交流的机会,并组织中葡双方企业人员互访、学习和交流合作。


鲁班工坊也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塞图巴尔理工学院接待外国教育人士参观学访,首站便是鲁班工坊。


张维津说,世界从鲁班工坊认识天津、感知中国,“诠释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深刻内涵。”


与世界分享中国职教方案


除了先进设备,更吸引各国合作伙伴的还有中国的教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EPIP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磨合期,鲁班工坊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十分符合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


为了使EPIP模式更好地“接地气”,符合当地人才培养需要,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还与葡方专家共同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确定了5个课程标准和双语教材,并在工坊运营的过程中对标准、教材不断完善、修订。


卢卡斯教授认为,EPIP与欧洲的PBL(项目式学习法)很类似,但它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创意性,其应用更接近并存在于工业行业中。


学生迪亚哥很喜欢在工坊学习,“因为不仅能够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还能学到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随着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的成立,中国职业教育的理念、标准也正在形成一套可供借鉴的模式和路径,向世界介绍中国职教推动减贫脱贫、夯实经济高速发展基础的实践样本。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路子正走得越来越宽广,而越来越多国家也能通过这扇窗,看到一个以更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责任编辑:原春琳,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