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思政课“不下课”

中国青年报  |  2022-07-12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刘一诺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连地面也被烤得发烫,鲍岑涓却毫不在意地往地上一坐,微仰起头,与一旁坐在台阶上的老人聊了起来。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大三学生,每周三中午到学校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站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已成了鲍岑涓的习惯。“很多当事人专门从偏远地区赶过来的,有的老人腿脚不便,直接坐在校门口树荫里的台阶上等着,我们就走到老人身边倾听他们的诉求。”

  构建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是中国政法大学始终坚持的方向。校长马怀德提出,不仅要追求课堂育人,打造让青年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要将社会的大课堂与课程思政的小课堂相融合,注重出入并举,让学生走出校园,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与数位当事人沟通,走访多地调研,远赴他乡支教……许多像鲍岑涓一样的法大学子将课上所“知”化为课后所“行”,将思想道德精神付诸生活中长久的实践,让这堂社会的大思政课“永不落幕”。

  让思政在专业实践中萌芽

  抱着一沓材料回到宿舍,鲍岑涓用袖子擦去头上的汗,便翻开文件,逐字逐句地读起来。裁判书、司法鉴定报告……梳理好案情经过和当事人的诉求,她开始撰写文书。一份诉状要经过她和同伴们反反复复的讨论和修改,才会递到当事人手里。

  在不断探索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中国政法大学坚持“法学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必须融入思政元素”。各种法律实践的社团、学生组织在学校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许多像鲍岑涓一样的学生抱着“用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人”的心愿加入其中。目前,鲍岑涓所在的“准律师协会”社团已接待超过1万人次。

  “很多老人操着一口方言,情绪还特别激动。”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接触,时常会遇到措手不及的障碍。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法律援助并不是件“容易事”,既要用心倾听,安抚好当事人的情绪,又要把握案件的细枝末节,从种种复杂的关系中抽丝剥茧,解答对方的疑惑,将他们心中的诉求整理出一份文书。

  鲍岑涓已记不清自己接触过的案件有多少,但对她而言,许多当事人的神情和语气依然历历在目。曾有因为穷困四处碰壁的当事人前来寻求帮助,他接过她写的起诉书,流着泪感慨,“原来我没有被社会抛弃”。那一幕,让鲍岑涓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她暗暗下定决心:“毕业后投身于社会公益服务,当一名公益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别人让我感到很幸福。”

  身为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陈英熠用“道阻且长”来形容法律援助的过程。她曾和另一名同学共同代理一起跨度达13年的案件。上诉人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老人曾被货物砸伤致骨折,一直治疗至今。由于缺乏诉讼支持、不熟悉诉讼程序而未能如期获得应有赔偿。因为年代久远、证据遗失等种种因素,陈英熠等人面临着巨大的代理风险。

  “我已经争不动了,这是我打的最后一次官司,只希望尽可能有个好的结果,不强求了。”听着电话那头老人的话,陈英熠心中一颤,毅然接下了这场挑战。“那就再争一次吧!”

  天色一点点暗下去,陈英熠和伙伴的电脑中新建了一个又一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存着就诊记录、病历、医嘱、费用明细、发票等多年来的各项材料。从整理辩护思路,到不断筛选、衡量、多番计算,敲定赔偿金额,在法庭上与对方当事人据理力争,最终在法官主持下签订《民事调解书》。老人时隔多年终于拿到赔偿金的那一刻,陈英熠体会到了“行则将至”的快乐和更加长远的意义。

  社会的思政课没有白纸黑字的知识点,但上完这堂课,她们却有千言万语的感悟。看着当事人感激的笑脸,陈英熠又回想起老师曾讲到的“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各个领域,用法治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规则,她目光笃定:“它是为人民服务的。”

  上一堂终生受益的课

  学习法治思想,不仅仅要记住理论知识,更要理解内涵,融会贯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听老师答疑解惑,也能和伙伴们一同探讨,组队调研。大四学生李彦威就加入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学习小组。在这里,45个学习小组用一年的时间,结合理论学习,通过实践调研,近距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所思所感凝聚成30余万字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

  抱着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浓厚兴趣,李彦威敲开了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的大门,探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在学习调研中,他意识到,习近平法治思想虽然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但“并不是这两年才诞生,它是一以贯之的,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期就非常重视法治政府的建设,那时就已经开始慢慢形成”。

  为了更好地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李彦威还去旁听了面向大一学生新开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推开教室门,像他一样前来“蹭课”的高年级学生不在少数。课上,老师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述让他茅塞顿开,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研究不能只是“点”,应该是由“点”及“面”。

  “它是一个新的课程,其中‘十一个坚持’的每个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需要整合资源,优化教学,发挥不同老师在特定专业领域的所长。”课程设计者之一张劲说。与传统的思政课不同,这门课采用接力教学的方式。马怀德校长、李树忠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多角度、深层次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

  “希望同学们从踏入法大校门的第一天起,就牢记不但要筑牢法学知识功底,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家国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薛培依然记得校长在第一堂课上的叮嘱。

  她觉得,课程聚焦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但毫不枯燥,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好像一眨眼就结课了”。有的老师分享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历,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态做对比,让她明白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有的老师从《觉醒年代》里分析知识点,让她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一学期下来,她“找到了法治的魅力”。

  中国政法大学的许多课程都彰显着“德法兼修”的理念。作为《民法总论》的授课教师,于飞常常告诉学生,要做到“胸中有价值,手中有制度”。站上讲台,他喜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要素融合进民法的基本原则里讲解:“平等——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按照什么样的层次来讲?哪个案例易于理解?怎么让学生信服这些价值?带着这些问题,于飞摸索出了用案例引领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讲课方式。“要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看着同学们为案件争执不休、各抒己见,甚至下了课还在讨论时,他知道,这节课又“成功了”。

  在思政的讲台上站了近20年,李志强还清楚记得学生曾经的一句疑问:“老师,你讲的这些确实挺对的,但和我也没啥关系啊?”这让他意识到,思政课教师要把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调动起学生对思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关注社会、融入社会。

  李志强把“终生受益,真心喜爱”作为思政课的长远教学目标。

  毕业多年的学生偶尔发来邮件告诉他,当年课上讲到的为人处事方法、人生态度等种种内容,帮助自己解决了哪些困难。“有些说过的话我都记不清了,但他们还记得,这就够了。”

  “讲历史学,永远不会过时。从历史故事中,挖掘思政课养分,不但有趣,还能把课讲‘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张心娃在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东的课堂上总能收获不一样的“新鲜感”。黄东把“理论生命力、情怀生命力、创新生命力”作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不仅是当堂得到掌声,也应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挥价值,始于一方课堂,落于社会的大舞台,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东哥好像不是在讲课,更像是在带领我们感悟生活!”在教学评课中,类似的匿名留言还有很多。黄东主张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年轻人只有带着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回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参照引证,才能使他们不迷茫、不盲从,在社会生活的磨练中才能更有定力和韧劲。”

  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

  让崔赫产生“去西北”念头的,是一句话。

  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上鼓励同学们:“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句话在崔赫心中埋下了“做大事”的种子。

  毕业时,他报名了“明法计划”。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项目,这一计划助力众多法大学子前往新疆、西藏、贵州、山西等地20余所基层学校,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人人都能听懂学会的普法课堂”。

  屏幕中,一个小女孩坐在书桌旁,对着镜头抑扬顿挫地讲述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配合着丰富的肢体语言,一节条理清晰、富有感染力的“云课堂”就这样呈现给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许多居民们。在西北,崔赫和伙伴们开展了12场像这样的“法大青年+支教地少年”的分享式社会普法。

  “云课堂”每节课的视频只有5分钟左右,但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崔赫和当地孩子们细细打磨而成。崔赫带着孩子们找热点话题,聚在一起讨论。学生们写出的讲稿,崔赫会先反复修改,再经由中国政法大学的相关专家审校。最后,让孩子们担任“主讲人”,录制课堂,并面向社会投放。崔赫觉得,比起传统的单向教学,这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去学知识了”。

  一直把“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记在心里的崔赫,没想到有一天会用自己所学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知识,为他人“系上扣子”。最初的疑问也渐渐在他心中有了答案——“历练自己敢于担当和甘于奉献的初心”。同崔赫一样,支教团的成员们扎根各处,从青春的奉献中汲取精神力量。

  离开江西省宜丰县石市镇中心小学已经近两年,教学楼上的那行大字“做走向全国的石市人”还常常在李彦威心里回荡着。这句话也成了他给孩子们上思政课的主线。

  在孩子们稚嫩的心里,“走向全国”还是个模糊的概念。李彦威和他们聊天,讨论这句话“对他们、对中心小学的意义是什么”。带着同学们展望未来的同时,李彦威告诉他们要“心怀感恩、带着志向”走出去。上完课,孩子们七嘴八舌:“爸爸妈妈在外边务工很辛苦,希望我们生活条件好一点”“我想让我们镇变得不一样”。

  在与支教地儿童的朝夕相处中,李彦威意识到,“要把思政落于实践,传播给更多人,首先自己要有十足的积淀”。

  当他坐在教室里,各种思想道德理论再一次钻进耳朵,李彦威觉得,这一次“感到了共鸣,也更有启发了”。


责任编辑:许革,王聪聪,邹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