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新疆疏附县乌帕尔镇,天蓝得像被水洗过。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县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长邢兴带着军士参谋吴龙义穿行在乡间柏油路上,一旁跟着的还有县公安局、教育局、乡镇武装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他们朝着预征青年如斯太木·麦麦提艾力家的方向走去。
刚推开如斯太木家的铁门,羊圈里就传来“咩咩”的叫声。如斯太木的母亲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见着穿军装的客人来,忙用围裙擦了擦手迎上来。土坯房前的葡萄架下,吴龙义接过老人递来的茶,瞥见墙上挂着的相框里,照片上的如斯太木的爷爷穿着老式军装,在喀喇昆仑山哨所前站得笔直。
“您看,这是最新的入伍优待政策。”吴龙义展开《征兵宣传手册》,指着用红笔勾画的条目:“如斯太木要是能顺利入伍,大学学费不仅可以全免,退役后还可以实现学历‘升级’,县里还给军属发‘荣誉家庭’门牌……”
这是吴龙义连续第四年担负征兵家访任务,在详细了解如斯太木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经历、入伍意愿、政治立场及其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后,便进一步向如斯太木宣讲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政策待遇。
到访人员了解得知,如斯太木的爷爷在1951年参军入伍,在解放军部队服役5年。“我是从小听着爷爷参军的故事长大的。”如斯太木说,爷爷一直是自己的偶像,父亲麦麦提艾力·托合提也是一个好榜样。如今47岁的父亲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农民党员,在十里八乡的口碑非常好。
说起爷爷和父亲,这个小伙子的言语里满是自豪:“参军报国是我的梦想,如果这次能如愿,我一定好好干,不给父辈们丢脸,争取当个好兵。”
其实,如斯太木对于“当个好兵”有自己具象化的“目标”。去年年底,邻村的一个伙伴麦合木提·图尔贡在部队立了三等功。那一天,他放假返乡,正好目睹了令人羡慕的一幕: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来给麦合木提家送喜报,一路上锣鼓喧天,麦合木提的父母戴着大红花、披着绶带,这庄重的仪式彰显了对军人的尊崇与敬意,也更加鼓舞了如斯太木参军报国的热情。
听完如斯太木的讲述,吴龙义在花名册上“如斯太木”名字旁画上了一个五角星。
走访完如斯太木家,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半。邢兴介绍,乌普拉特村是疏附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此行单程近60公里。今年全县报名参军的青年超800人,参军热一年高过一年,通过初审、初检和体检等程序的淘汰,最终名单上的序号截止在“51”号。
邢兴说,为切实做到严把征兵“政治关”,确保将政治合格、思想上进、无不良病史等问题的优秀青年送到部队,喀什军分区要求这次征兵家访必须每一个家庭都走访到,每一户家长都见到,每一名应征青年都谈到。
车行在乡村泊油路面上,道路两侧悬挂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以青春之名,许国家安宁,征兵路上,期待你的身影”等征兵宣传标语不断映入眼帘。
40分钟后,车子停在了塔什米里克乡艾斯开村应征青年依力亚尔江·依马木家的门口。人武部官兵等一行工作人员的来访让依力亚尔江家顿时热闹起来。
“我这个巴郎(维吾尔语:孩子)要是也能去当兵,我一定让他在部队干满12年,甚至更久。”老人将烤得金黄的馕饼塞给官兵,拍拍手上的面粉笑着说。
依力亚尔江的哥哥刚从部队服役两年退伍回来,屋内墙上悬挂着哥哥身着一身帅气军装的照片,照片的旁边挂着哥哥获得的“四有优秀士兵”喜报。
“哥哥当完兵回来,身体素质也好了,思想素质更好了,主要是真正用实际行动在保卫祖国。我也想像他一样,当个真正的英雄。” 依力亚尔江说。
尽管有父亲强有力的支持,可依力亚尔江对自己的身体复检还是有些担忧。他的第一次体检因血糖偏高未能通过,他担心后期喀什地区组织复检的时候自己过不了,就会与装上军装的愿望“失之交臂”。
邢兴耐心嘱咐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始终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顺利入伍,要刻苦训练,在部队大熔炉里不断磨炼自身意志。如果未能如愿,也要正确看待、积极面对,始终保持爱党爱军的家国情怀。”
依力亚尔江听后,心里多了一分坦然和从容。在吴龙义的指导下,他在一份表格上填写了相关信息,签字后将表交还给吴龙义。随着一份份表格放进手提袋,走访过的预征青年家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木什乡吾斯坦布依村的20岁女青年热伊麦·玉散江,是截至目前全县唯一一名实现体检和政审“双合格”的预征女青年。吴龙义在家访完时,特意进行了一次普法宣传:“除非是我们人武部带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家访,其他一切以‘交钱可以100%实现参军入伍’的‘上门政策宣讲’都是不可信,甚至骗人的。一定不要信,要及时向我们反映。”
原来,这里的乡村地处偏远,消息闭塞,青年参军热潮又持续高涨,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普遍的“求成”心理,上门实施“交钱可参军入伍”等一系列诈骗,所以宣传“廉洁征兵”也是家访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同参与家访的疏附县公安局民警阿卜力孜,还主动将自己的手机号存入热伊麦父亲手机,并叮嘱道:“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不放心、有疑惑的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及时上门来处理。”
“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热伊麦的父亲玉散江·麦麦提握着阿卜力孜的手笑着说。
迷彩越野车离开热伊麦的家,继续行驶在乡间道路上。一路上不时遇到在道路两侧玩耍的孩子,他们看到军车,立即停下手中的游戏,面向军车争相敬礼。越野车连续鸣笛,向孩子们“回礼”。
连日来,疏附县人武部工作人员驱车800多公里,赴3乡6镇23个村与51名预征青年及家长、邻居进行谈话。
“随着国家征兵政策越来越好,退役安置政策和相关待遇的逐步完善,不断吸引着更多的热血青年参军报国、投身军营。”疏附县人武部部长齐金山介绍,这几年,全县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高涨,呈现连年递增趋势,去年全县大学生征兵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