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良师”铸师魂

中国青年报  |  2024-09-11作者:杨洁 樊未晨

9月10日,在浙江省建德市更楼中心幼儿园,小朋友拥抱老师。当日是教师节,学生以不同形式感念师恩,祝福老师。宁文武/摄(新华社发)

9月8日,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等代表从各个教育战线奔赴而来,接受表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表彰活动上说。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共有1891.8万人,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专任教师学历持续提升,小学和初中任教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分别为78.03%、93.09%。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广大教师胸怀“国之大者”,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胸怀家国天下,从“小我”走向“大我”

“我坚信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和情怀的培养。”最美教师团队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苏东林年过六旬,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苏东林每年都会为新进教师讲授入职第一课,这门课讲述了一代代电磁人的奋斗史。

“我坚信科研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苏东林常年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条件艰苦的装备外场和部队基地,要求团队师生奔赴装备一线,解决装备的重大故障难题,鼓励研究生在重大工程中担当重任。

如今,苏东林团队培养了400余名研究生。这些年轻人毕业后奋战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国产航母、新一代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一线,成为主持工作或担任重要职责的红色工程师。

苏东林时常告诉团队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她看来,一定要告诉年轻师生做从无到有的研究,善于从重大需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培养年轻师生了解真需求、看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解决真问题的实践能力。

从教4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代表、南开大学教师逄锦聚致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主编的教材被全国高校采用。一路的成长经历让逄锦聚明白,教师要胸怀家国天下,从“小我”走向“大我”。

在成为教师前,逄锦聚曾在农村生活工作了14年。这让逄锦聚在教书育人中常感慨,“每每涉及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等内容时,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如今,一批批优秀的南开毕业生在西部基层、绿色军营、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功立业。作为一名老教师,逄锦聚深有感触,“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挑战大课题,回答教育之问

40年来,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了数量翻番。教师为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小学教师教育引导着1.9亿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高职教师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技术技能人才,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青来自高校。

“广大教师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是育人‘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怀进鹏强调,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如何回答?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吴蓉瑾和团队给出的思考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办学的首要目标。

“我们学校毗邻中共一大会址,是有着92年历史的学校。”吴蓉瑾说,20年来,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小小讲解员“红喇叭”社团已从一个服务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小社团,发展成一门覆盖全体学生、涵盖多门学科的大课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文稿、实地讲解、交流互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与伟大成就,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要问题。

不仅如此,卢湾一中心小学还有一面大大的“追云墙”——孩子们在课间能走出教室、跑进操场,做一做“追云操”,缓解眼部疲劳。学校还提供了攀岩墙等体育设施,引入了击剑、射击、足球、冰壶等体育课程和社团活动,组建了昆曲、弦乐、服装设计等多个艺术社团,鼓励孩子们在运动和劳动中体验付出和收获的快乐。

为了探索智能时代育人模式转型的新路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作为上海市首个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卢湾一中心小学于2018年全面启动数字技术与情感教育的双驱动,形成了数据采集、分析干预、评价反馈、人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同时,该校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提升教师备课的效率及教育教学的效果,拓宽师生交流的渠道,形成数字化新生态。

育人要从根上抓起。“我深知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实验幼儿园教师李蕊说。

幼儿年龄虽小,却拥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在春天了解蜜蜂、夏天玩水枪、秋天观察云彩、冬天堆雪人……李蕊努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表达、观察和创新的能力。李蕊还鼓励孩子们从日常的问候、洗手、谦让合作等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爱家、爱师、爱同伴的情感。

拥抱大时代,书写新篇章

时代的命题由人才破解,而人才的培养由教师塑造。

站在讲台上,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教师杨洋把实训基地当成了第二个家。扳手、举升机、诊断仪,成了她手中舞动的“魔法棒”。

这位全国模范教师代表,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选择投身职业教育,致力于将企业生产实践融入学校教学。从发动机维护到变速器拆装,再到汽车故障诊断,每项技能力求精通的她拿下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杨洋记得那些与轮胎较劲的日子:从手掌磨出血到单手拎起轮胎的游刃有余,每一次蜕变都伴随着痛楚与喜悦。作为一名老师和一名技术能手,她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到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技艺的磨炼,一种对品质的执着,一种对完美的追求”。

为实现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杨洋每年坚持带领学生主动深入“头部”企业跟岗实践,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带回学校、编入教材,用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实践。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杨洋攻克了汽车异响故障诊断难题,为产业培养了35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杨洋说。

怀进鹏指出,这些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教师队伍中的榜样和标杆,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把立志成为教育家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

榜样的作用也发挥在教育模式的探索创新上。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提到,学校成立了广东首家在中学设立的“基础教育研究博士工作站”,与一流的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名师孵化项目,探索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制。

“我们致力于打造大湾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样本校。”全汉炎介绍,学校构建了一校四区六分校的特色共同体,面向粤西粤北等教育薄弱地区,形成组团式教育发展模式。为推进教育公平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支教帮扶足迹从省内薄弱地区向西藏、林芝、四川甘孜、陕西延安、贵州、山东等地延伸。

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时代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是一份书写教育强国的答卷。正如怀进鹏所说:“广大教师用行动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铸就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底色和崇高品质。这一切充分证明了,教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与依靠的大国良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立红,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