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余群:我对歌剧之美的追寻

中国妇女报  |  2024-09-11作者:阮余群 陈姝

口述:阮余群 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副团长

记录:陈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阮余群,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第三届马尔蒂尼声乐歌剧比赛第一名;文旅部艺术政府最高表演奖“文华奖”获得者。歌剧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茶花女》《游吟诗人》《托斯卡》《艺术家生涯》等。

————

中央歌剧院2024年新版歌剧《艺术家生涯》于8月底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在剧中饰演了咪咪这一角色,她的精彩演绎再次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表演功底。

回顾她的演艺生涯,阮余群以精湛的演唱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了歌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茶花女》中饰演薇奥莉塔,到《蝙蝠》中饰演罗莎琳达;从《图兰朵》中饰演柳儿,再到《卡门》中饰演米开拉等。她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仿佛每一个角色都被她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她与歌剧的结缘、面对每一次角色的挑战,以及她如何传承发展歌剧的故事,都在她的讲述中展现出来——

    音韵天成 顺势而前行

我的音乐之路是一段奇妙无比又充满惊喜的旅程。父母对音乐的热爱点燃了我的音乐之梦。我的父亲喜欢唱民歌、演奏民乐,他对二胡、笛子这些乐器驾驭得非常熟练。我的母亲也喜欢唱民歌。在他们的影响下,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对唱歌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时,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合唱、舞蹈表演、主持等文艺活动,还在学校广播站当了六年的广播员。

初中时,一位音乐老师觉得我音色声线不错,建议我报考福建艺术学校。就这样,我在福建艺术学校开始了专业音乐课程的学习。第一年学民族唱法,我感觉自己音色不适合民歌,一度迷茫。后来,无意间听到《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让我深受震撼。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决定学习美声唱法。

在美声的世界里,我找到了自信,也激励自己在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中探索。于是,我打算报考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我从福建来到北京,在地下招待所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了考前的两个月。那段日子孤独和压力如影随形,但我心中的音乐梦想如同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我排除干扰,专注复习,顺利地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

    勇敢追梦 舞台绽放芳华

回首音乐之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因为面对学习困难,我从来不惧挑战。刚进中央音乐学院时,我需要重新学发声,常常一个音要练习上千遍,甚至练到发声都很困难。大一时,班里同学都选去人民大会堂参演《黄河大合唱》,我是唯一落选的女生,压力很大。但我明白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没有未来。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努力学习发声方法。

大二时,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届中国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女生组第一名。此后,我参加了各种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在文华奖声乐比赛、马尔蒂尼国际歌剧声乐比赛、青歌赛等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为我从事歌剧工作打下了基础。

大四那年,经典歌剧《游吟诗人》在中国首演,我幸运地获得了一个仆人的角色。我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不仅一遍遍地打磨着自己那几分钟的戏份,还抱着学习的态度把主演的唱段也学了下来。因为演出场次问题,急需一位主演,制作人问我会不会唱主演的部分,我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机会。虽然当时还发着烧,但是每场彩排我都坚持了下来,后来成功饰演了莱奥诺拉这一角色。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和勇敢的力量。

2007年,我以合唱编制进入中央歌剧院,在歌剧《霸王别姬》女主角虞姬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以独唱演员的身份站在了舞台上。

在我演艺的时光里,有太多美好难忘的记忆。而在我潜心钻研自己的音乐时,也幸运地收获了我的爱情。他是我的学长李爽,是中央歌剧院的男高音歌唱家。这些年来,我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歌剧《艺术家生涯》里,我饰演绣花女咪咪,李爽饰演诗人鲁道夫。一次排练展示中,我对一个高音感到困难,唱不上去,心中慌乱不安。这时,作为我的舞台搭档,李爽敏锐地察觉到我的状态,紧紧握住我的手给予我鼓励。瞬间,一股神奇的力量让我的心安定下来。那一刻,我奇迹般地唱了上去。

2019年3月份,怀着五个月身孕的我参加歌剧演出,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唱高音向来需要极大的肺活量,而此时的我,身体里孕育着一个小生命,这无疑为我的演唱增加了难度。但我没有丝毫退缩,心中满是对舞台的热爱和执着。当灯光亮起,音乐响起,我早已融进了舞台的角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我知道,这场演出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耀,更是我和宝宝共同的珍贵回忆。

    以感恩之心 推广歌剧艺术

在歌剧的舞台上,我演绎了众多西方歌剧中的经典角色。如《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茶花女》中的薇奥莉塔、《蝙蝠》中的罗莎琳达、《图兰朵》中的柳儿、《卡门》中的米开拉等。每一个角色都让我的艺术修养得以提升。在塑造这些角色的过程中,我深入理解了西方歌剧的精髓,也不断探索着表演边界。

以歌剧《艺术家生涯》为例,为更好地塑造咪咪这个角色,我与导演不断沟通。在一段关键剧情中,经过深入思考与体会,当音乐响起,搭档演员拉着我从舞台中央走向侧台时,为突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我大胆进行快速转身的处理。那一刻,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得以用这种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些年里,我有幸跟随中央歌剧院前往多个国家进行演出,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原创歌剧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艺术形式的交流互鉴,更是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所以,我没有满足于只演绎西方经典,而是不断思考着如何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让歌剧走近更多人民群众。我参与了中央歌剧院《霸王别姬》《玛纳斯》《边城》《红军不怕远征难》《命运》等中国原创歌剧作品的演出。

歌剧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唱词优美动人,充满诗意,或激昂澎湃,或婉转悠扬,仿佛是诗人笔下的华章。更难得的是作曲家的妙笔,无论是用意大利文,还是中文,都会赋予每一段唱词生命力。

作为歌剧团的副团长,我深感传承与发展原创歌剧任重道远。当我在音乐讲座中,看到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我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表演经验。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表达,从舞台走位到与乐队的配合。

为了将高雅艺术引入基层文化建设,助力培养音乐人才,去年,我的家乡成立了“阮余群工作室”。在我看来,这是家乡人民给我的一份肯定和荣誉,也是我传播艺术、培养人才的责任。今年元宵节时,我还筹备了一台晚会,从策划到选曲,力求将动人的故事通过优美的旋律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为挖掘和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我们在剧院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演员成长,还定期举办歌剧沙龙活动。年轻演员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深入探讨演唱技巧和角色分析,共同营造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音乐交流氛围,为推动音乐人才的培养和歌剧艺术的传播贡献力量。

今年12月,我将举办博士音乐会。回顾艺术历程,我心中满是感恩。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我广阔的空间,让我能够追逐并实现音乐之梦;感恩中央歌剧院,为我提供了璀璨的舞台,让我的歌声能够在艺术的殿堂中回荡。

我深知,自己是幸运的,也肩负使命。音乐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会一直走下去,永不停止对歌剧之美的追寻。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