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为中非合作注入新活力

中国青年报  |  2024-09-06作者:李媛媛 李悦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来自多哥的记者阿布拉(音译)在彩塑京剧脸谱体验区,戴上自己绘制的孙悟空脸谱与工作人员互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共同实施中非‘文化丝路’计划和‘广电视听创新合作计划’。双方商定将2026年确定为‘中非人文交流年’。”9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其中就包括人文交流伙伴行动。

    从2015年的“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的“八大行动”,从2021年的“九项工程”到2024年的“十大伙伴行动”,中非人文交流全面深化,不断为中非友好合作注入新活力。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从历史中绵延而来,更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9月3日,北京隆福文化中心,一名外国记者举起手机自拍留念。当日,数十名中外记者参访隆福寺文创园,感受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田嘉硕/摄

    从杭州运到加纳的倒计时装置

    今年3月,即将举办第十三届非洲运动会的加纳大学体育场内出现了一个杭州亚运会的倒计时装置,引发广泛关注。从杭州亚运会到加纳非运会,中方捐赠的这个倒计时装置标志着中非体育交流的连接,而这一切离不开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沟通和协调。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由浙江工业大学和加纳大学共建的“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去年11月,得知即将首次举办非运会的加纳没有办赛经验,加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王吉民便主动牵线搭桥,促成加纳体育部和非运会组委会代表参访中国亚运会组委会,就体育器材、办会经验等展开交流。此行的一大惊喜是,中方决定向非组委赠送亚运会的倒计时装置。“这是我们在推进中非青年体育交流方面的重要工作和突破。”王吉民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我们成立孔子学院的初衷就是通过语言学习促进中非人文交流,包括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王吉民介绍,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目前共建立24个教学点,覆盖学生人数超过4000人。

    语言教育已成为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媒介。截至2023年年底,非洲19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7国建立77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王吉民说:“加纳赴华留学的学生人数可以排在所有非洲国家的前三。我们鼓励自己的学生到中国继续深造,学习中文。”

    朱迪斯曾在2016年赴浙江工业大学留学,毕业后回到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文老师。朱迪斯说,到中国深造、学习中文,帮助她找到了喜欢的工作,成为一名教师,可以说“学习中文帮我谱写了自己的命运篇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落地加纳,加纳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去年参加加纳大学招聘会的32家企业中有18 家是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可以招到本地人才,助力企业本土化战略;加纳的学生也能借此了解中资企业,以及一些本地企业中需要中文的岗位。这样的交流在人才与企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王吉民说。

    非洲舞者身着中国舞服演出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很多校园里,经常会看到非洲舞者身着中国舞服演出中国传统舞蹈。其中《白马》是反响最好的节目。这些非洲舞者来自尼日利亚华星艺术团,团长是浙江温州人倪孟晓。

    “在尼日利亚的生活比较单调,我有时会在自己的工厂里播放中国音乐。”倪孟晓说,他没想到,尼日利亚籍员工非常喜欢中国音乐。《一剪梅》《潇洒走一回》等歌曲,他们唱得甚至比中国人唱得还好,有些人还开始自发练舞。

    2009年,倪孟晓决定成立一个歌舞队,丰富当地侨胞的生活。当一位位非洲舞者伴着《好日子》《最炫民族风》等中国音乐翩翩起舞,中非的艺术碰撞得到了具象化阐释。

    2017年,歌舞队升级成了尼日利亚华星艺术团。倪孟晓带领艺术团成员将中国舞蹈送进了尼日利亚的校园,舞龙舞狮尤其深受当地学生喜爱。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出现后,艺术团成员吉米参与创作并演唱了中英双语歌曲《祈祷中国》,表达对中国抗疫的支持。吉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尼日利亚人可能听不懂中文,中国人也听不懂尼日利亚语,但音乐可以帮他向中国人民传递情感。

    像吉米这样的尼方演员在华星艺术团还有60多人,他们不仅将中国舞蹈带到了尼日利亚,也助力推广尼日利亚民族舞。这些经历也让吉米深深爱上了中国。如今,他来到中国生活,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在教学中,他也将非洲音乐元素教给了中国学生,“很开心,因为我成了中非艺术交流的一条纽带”。

    影视剧拉近中非人民友谊

    “中非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旅游文化、体育、语言等领域交流也取得显著进展,‘鲁班工坊’助力非洲技能人才培养,《媳妇的美好时代》《欢乐颂》等作品在一些非洲国家热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了国产影视剧助力中非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

    来自坦桑尼亚的法尼左从小是个“中国迷”,但以往他只能盯着字幕看成龙、李小龙的功夫片。直到有一天,他在当地电视频道上看到“中国电视剧里的人物竟然开口讲起了斯瓦希里语”。

    这些配音影视剧来自一家名叫四达时代集团的中资公司,其致力于将中国优秀影视剧翻译、配音成外语,在非洲国家播出。这些影视剧不仅受到非洲观众喜爱,还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法尼左表示,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使用最广的语言,四达时代集团将中国影视剧配音成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本地语言,打破了非洲观众理解中国影视剧的壁垒。“我没有去过中国,但通过影视剧,我看到了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法尼左的妻子爱看中国仙侠剧,尤其喜欢《花千骨》。“花千骨”这个角色的斯瓦希里语配音演员的名字叫曼卡,也是坦桑尼亚人。2012年,曼卡到中国留学,毕业后她得到这份配音工作,便留在了中国。她先后为很多经典影视剧角色配音,比如《欢乐颂》中的邱莹莹、《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配音让我体验了中国人的人生。”曼卡说,她很喜欢为中国历史剧配音,“我在学校没有学中国历史,但通过影视剧,我了解了中国的朝代、服装和价值观。”曼卡说,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带来的学习机会。

    为了吸引更多配音人才,四达时代集团在坦桑尼亚举办了多届斯瓦希里语配音大赛。亚历克斯在2017年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来华工作的机会,先后参与了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扶摇》《仙剑奇侠传》的斯瓦希里语配音工作。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配音让中国影视剧走入坦桑尼亚的百姓生活,让他们更了解真实的中国。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媛媛 见习记者 李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小茹,张蕾,张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