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破解语文之困

中国青年报  |  2024-07-29作者:刘芳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的妈妈,赵思齐(化名)至今忘不了上学期自家孩子期末考试的迎头一击——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说得过去,语文居然只考了70多分。赵思齐认真分析了试卷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材上的内容只考了三分之一,其他都不是课堂和教材教授的内容。

赵思齐家的情况似乎不是个案。一位深圳市南山区的初中学生爸爸,对自己儿子糟糕的语文成绩发愁不已。“从小到大也花了很多时间跟他一起亲子阅读,家里买书成山”,尽管爸爸毕业于知名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又一直从事文字工作,但是这位初中生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因此而提升。

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不少家长、学生和老师多年。很多中文系毕业或者从事文字工作的家长都会吐槽:自己不会教孩子语文。“语文是自己的母语,怎么补?”有家长甚至花费巨资在外面报作文培训班,“可最后也只是学会背几篇范文而已”。

从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延续下来的问题似乎也进入了大学。大学老师在吐槽,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现在连一篇像样的文稿都写不好,意思表达不清楚、写作不规范等问题比比皆是。

    “最熟悉”的科目为何成了“丢分大科”

语文困住了什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不断被提示,不管是在哪一个年级阶段,语文学科总是被学生忽略的一门功课。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语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都有一定的基础,基本上都能理解题目的要求,不管出怎样的题,学生都能答一点,不至于像其他科目一样写不出,得零分。“学不学都一样,成绩很难提上来”,语文这一看似最熟悉、最容易拿分的科目,却变成了“丢分大科”,成为一门“学困科”。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中学生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年级越高,读书的情况越差,到了高二,几乎不敢看与高考无关的“杂书”。

一位在作文培训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小学生父母把孩子送到写作机构是为了“戒网瘾”,以防沉迷于抖音或手机游戏。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白皛分析,多年的教学导向造成了这种问题的存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应对考试,和生活往往是割裂的。白皛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是口语的交际和表达能力,人社部发布的八大核心职业技能排名第一的就是沟通交流能力。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口语交际的练习非常少,而且即使练习了,考试的时候又没办法考到,所以就逐渐被弱化了。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李燚鑫认为:对学校老师来说,往往是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当我们注重以素养类的命题,引导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7年起,义务教育阶段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并于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据了解,2019年,全国小学统编教材全面实施后,有一个单元叫“复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可是白皛问过很多孩子,学完复述单元后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复述,很多孩子依然是懵的。“教材中没有应用场景,考试时无法考到,孩子们的学习是脱离生活的。”白皛解释。

最新的课标,也就是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正在进行改变。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在介绍这一版课程标准的变化时特别提出,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深圳盐田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盐外”)的语文老师肖涛告诉记者,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语文学科也要跟其他学科关联,跟其他学科一起解决问题。

从顶层设计看,语文正在从纯粹的语言文字中走出来,与生活相结合、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白皛也谈到,新版课标出来后有一个词特别热,就是“情境”。语文的情境就包括生活情境、文学体验情境和跨学科学习情境。新课标导向下就是要转变以前的观念,让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自己的成长、生活和未来。经历了多轮课改的语文教学,其实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再去调整教育方针政策。所以从根本来讲,课改一直在进步。

    先行先试的全科新教改

2022版课标不仅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同时明确“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这一规定也从课程角度将“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一大语文理念落到实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截止到今年,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跨学科探索已经进行了整整10年。“我们现在跨学科教学的比例早就超过了10%,达到了30%。”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吴立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2014年,吴立新还是该校的教导主任。在当时的教育生态下,课内外的教育模式基本都在刷题,社会上对教育的指责也不少。

该校语文教师李湘说:“看到孩子们都那么不开心,天天愁眉苦脸地刷题,我们都想改变那种教育生态。”在学校的支持下,时任全科课程中心主任的吴珂,带领李湘和邵琼等老师一起,率先组建全科教育团队,开始了长达十来年的跨学科主题课程探究。

“我们把学校角落里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划给这3位老师,让他们放手去探索跨学科的主题课程,先行先试。”吴立新说。

全科班的老师们几乎天天加班,因为所开的类似博物馆课程这样的跨学科课程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在探索过程中,吴珂组织大家将每一次的实践及时记录整理,汇编成翔实的课程资料。仅用了4年时间,老师们就整理出60多万字的资料,并于2018年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们看到了孩子脸上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眼里的光,我们是在做一项有价值的工作,所以愿意投身其中,竭尽全力。”参与全科教育的老师们达成一致共识。

于是,在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这个实验“角落”,全科班的孩子超越了语数英的学科限制,他们学习超学科博物馆课程、跨学科主题课程、生涯启蒙课程,探秘宠虫王国,揭秘草药世界,遨游节气时令……

他们的童年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发现,去交流表达,去推理合作……孩子学习怎么做研究,怎么从研究中获得体验,如何让学习在体验探究中真正发生。

全科班的评价方式也从以往的“为选拔而评”改为“为成长而评”,看重学生深入学习的素养和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科课程团队对学习实践全程留痕,作为传统纸笔测试的补充,综合性评价贯穿整个学习全过程,不再由一次考试定终身。

“全科班的孩子学习热情高,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后劲很足!”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和支持学校推进的全科课程实践,全科班俨然成了香饽饽,家长们开始“挤破头”想进全科班。而全科课程组多年的先行示范,正式在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全面开花。刚结束的这一学期,全校所有年级都在推进跨学科主题课程实践。全体、全员、全学科、全过程开展跨学科主题课程,已成为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新课程文化。

    语文改革不是一刀切,也不是大跃进

李燚鑫介绍,在深圳,无论到哪所学校都有丰富的校本课程。深圳每年都会评选校本课程中的精品课程,作为政策导向进行引领。

校本课程一般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知识类、艺术类、科创类、体育类。白皛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由于校本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最终学校开办校本课比例最高的是艺术类和体育类。“这说明什么?学生们平时上学科类已经上够了!”

作为学科类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的改革路径应该如何往下走?

2021年以来,深圳很多小学开始把上下课铃声改成美妙的诗乐童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与诗同行”。经过半年的基础熏陶课程后,课堂的提升教学质量就开始了,以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为主,适当扩展同类诗人、同类主题等古诗文;最后用特色社团作为拓展课堂,给感兴趣、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提升平台。这被称为是诗教课的基础、提升和拓展的“三级”课程。

“诗歌教学应是‘诗教课’,而不是‘教诗课’。”白皛说,诗歌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向上的力量、人生的智慧,因此应将古诗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

白皛在给教师做诗教培训时,就着重引导大家找好每篇诗歌的诗心。白皛举例说,《江南春》的诗心是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由于每个孩子经历的春天都不一样,诗歌中的“绿映红”不一定就是树绿花红,也可能是山绿、水绿、湖绿、草绿,可以是浓绿、浅绿、淡绿、深绿,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生成多样化的理解、想象。

诗教的各种教学活动异彩纷呈。比如讲授《江南春》,就引导孩子们用“AI作画”呈现出自己心中的“江南春景”;有的学校诗教长廊的感应器上方,孩子们可以用手抓取植物、动物、人等相关意象的事物,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学校的360度环幕等沉浸式“诗歌空间”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学校一角;甚至体育老师结合古诗,带领全校师生伴随着《诗经》《千字文》做诗礼操;美术教师结合学校社火马勺脸谱课程,创新开发诗人脸谱课程,用生动鲜活的脸谱画讲述诗人故事……

诗教课开始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校本课程。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的一位家长就告诉记者,自己刚上二年级的孩子,现在已经会背200多首古诗,“孩子自己在家会自觉背诵古诗,而且都是在家长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在盐田众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中,盐外的肖涛是一个亮眼的存在。

肖涛在盐外当初中老师10年,只抓了两件事:大量阅读、坚持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爱上阅读和写作。

“要坚持整本书的阅读和写作,把主题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肖涛设计了10个主题,比如初一年级读神魔系列,读一本《西游记》是不够的,还要读《希腊神话》《聊斋志异》和《哈利·波特》系列。

这样的主题还有很多,科幻、传统文化甚至美食,都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迷上阅读和写作。后来,他把自己的阅读课写成了一本书,阐述了自己的语文课理念:“所有的语文素养都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课程培养,没有阅读写作课的语文课,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无法真正实现。”

肖涛算过一笔账,如果你能保证每天40分钟到1个小时的阅读,积累下来,整个初中3年就能读100本书。这个力量就很神奇了。但是怎么才能“抓”时间?肖涛告诉自己的学生,管理时间的秘诀是确立事情的轻重缓急。另外一个重要的要素是投入。

在肖涛的语文课教学上,每周有多节阅读课。他鼓励学生们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在午托前后、寒暑假,甚至可以拿出课堂的时间给孩子们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肖涛会帮助学生们“建模”,就是寻找一定的规律。他更鼓励孩子们进行系列主题写作。“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感受这个世界,来培养他的三观,我觉得这才是我的核心,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你对生活的看法,你的思考,传递你的情感,把你的知识进行迁移,在做中学、学中做。”

肖涛作文批改的方式也与众不同的。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思维训练基础后,他会让孩子们给自己的作文写评价,孩子们再相互评价,最好的作文得到的奖励是肖涛给孩子们面对面批改作文后再精改作文——有时,一篇800字的学生作文,肖涛的精改就要写到3000字。

深圳市盐田区总工会专门命名了“盐田区肖涛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与其他学科联合,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展了课程的趣味性与丰富性、践行语文核心素养。

“深圳教育的发展路径非常像深圳40年的发展本身,海纳百川、风格各异。”李燚鑫介绍,深圳教科院负责把好课题开发出来,学校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尊重学校的发展意愿和符合这个学校的实际需求来规划我们的教育改革路径,而不是一刀切,不是‘大跃进’,也不是最后的趋同,希望教育依然是多样的,百花齐放的,符合区域特点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原春琳,邱晨辉,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