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态圈<BR>来自北京数百位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一线调研——

​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烦恼怎么破

中国青年报  |  2024-07-29作者:刘世昕 尹希宁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这句话出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这意味着,未来5年,与青年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员相关的制度改革会有实质性突破。

    实际上,北京市政协长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并将“进一步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更好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列为2024年重点协商议题之一。从3月起,市政协科技委牵头组建调研组,数百位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走访科研机构、高校、科技型企业,与年轻的科研人员面对面对话。

    破“四唯”后,如何评价青年科技人才;填表、申报等非科研事务是否可以更简化;早期科研的经费怎么保证,让年轻人坐得住冷板凳;如何让企业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大项目……在数十场座谈会上,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盘托出了“成长的烦恼”。

    在这项调研中,还有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院士等30多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议,一份覆盖几千人的调查也给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发声的机会。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许强说,调研形成了一些共识,比如,要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科技人才工作,改善青年成才环境需要多方合力等。

    聚焦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和发挥他们的作用,调研组提出了7个方面的33条建议,包括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与遴选机制、抵制不良学术风气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干扰、完善科研试错和宽容失败机制等。

    这些建议也与《决定》中有关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的方向相一致,比如: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高层次人才年龄偏大,急需引进培养世界级青年“帅才”“将才”

    在首都医科大学的一场座谈会上,几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已经感受到近年来北京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发展给年轻人带来的机会。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23年年底,国际知名生物学家梅林教授在该校创立了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希望用最前沿的技术寻找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案。这个研究中心还有一个使命——用这个高起点的研究平台吸引青年人才、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说,战略科学家的加入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也能带领年轻人快速成长。

    梅林教授及其所主持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引才、育才方面形成吸铁石效应的案例,在北京已经比比皆是。

    近年来,北京通过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吸引和集聚了大量前沿科技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仅新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就吸引人才2700多名,其中45岁以下的占85%。

    同时,北京还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所有类型的项目来看,2023年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承担比例为76.5%。从科研成果看,北京市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的人才数量居全国首位。

    但一些委员通过调研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也发现了问题。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副主任史新兴说,北京引进的前沿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年龄较大,顶尖青年科技人才数量较少。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则分析了北京地区生物制造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情况。他以4所高校的生物制造人才结构为例进行分析指出,35岁以下青年骨干只有14人,占比10.5%。“青年骨干偏少。”谭天伟说,需要持续完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一揽子”政策措施。

    史新兴建议,搭建平台,实施青年顶尖科技人才聚集计划,包括聚集优势资源加强青年顶尖人才自主培养。

    调研组也提出,北京市急需以超常规举措,引进和培养更多世界级的青年“帅才”“将才”。

    例如,聚集优势资源加强青年顶尖人才自主培养。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重大科技任务培养研究生,健全完善培养和选拔青年顶尖人才的有效机制;培养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由学科或领域内知名科学家担任导师,教学与科研并行,因材施教进行特殊培养与长期跟踪支持。

    调研组还重点关注了青年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数字经济的产值已经占到北京市生产总值的四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需要大量工程师、技能人才和实验技术人才。

    调研中,有单位反映,存在“重士轻工”的问题,实验技术人才待遇不高,流动性大,既不利于自身成长,也影响科研进展。

    问卷调查也显示,40%的受访技能人才反映,用论文作评价导向不适于技术人才。

    调研还发现,北京存在工程师储备不足等问题。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工程师为例,目前净缺口达到3.7万人。

    调研组建议,应拓展工程技术人才晋升通道,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储备,各类科技人才计划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遴选支持,建立新兴职业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基础性制度。

    破解“帽子”焦虑,人才评价改革仍有空间

    是着急发论文,还是坐住冷板凳搞研究;是尊重学科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还是踩着年龄节点,赶紧申请“帽子”……调研中,调研组也听到一些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纠结,毕竟在一些单位,各种“帽子”与经费、待遇等挂钩。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孙丽丽建议,应该从市级层面出台文件,鼓励探索多元化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实施因人而设、分类分层的“菜单式”评价,尊重差异化的专业背景、工作性质和成果产出,让不同类型的青年科技人才拥有专属“赛道”。

    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问卷中,受访年轻人也提出,“四唯”评价惯性大,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仍有空间。年轻人的建议包括,评价体系要引导青年科技人才以原创性或创造性成果为科研目标。

    “谁来评”也是孙丽丽关注的问题。如何打破“伪同行评议”“关系评议”?她建议可以从市级层面设立有公信力、有影响力的评价共同体,也可以让用人单位评议,实现“谁用人,谁评价”。她还提到,评价体系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的年轻人也关注“谁来评”的问题,他们建议要破除学术权力、领导权威在职称评审、人才遴选等评价、评审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以学术交流、同行集体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调研组给出建议,如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与遴选机制,在人才招录、科技评价中淡化“帽子”标签,完善青年人才成长“导师”制度,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有序流动。

    建议还提到,要发现、遴选真正有情怀有能力有意愿、能坐住冷板凳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其创造条件、减少后顾之忧,不陷入过度竞争性的和过频过繁的评价考核体系,实行周期性同行评价。

    调研期间,北京市政协还组织过一场座谈会,参加调研的年轻人大多在35岁以下,在自己的领域刚刚崭露头角。一名年轻人说,他的苦恼是申请科研经费时,看到的是“赢者通吃”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新进入者不太友好。

    问卷调查中,青年科技人才普遍反映科研经费不足,尤其是在35岁以下青年人才群体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调研组的建议中专门有一个部分提出,要多渠道缓解青年科技工作者职业早期科研经费支持不足问题。

    具体的建议包括,加大揭榜挂帅项目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扩大现有人才和科技项目的普惠面,加大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稳定支持力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基本薪酬保障,推动市属国企牵头设立支持青年人才科技创新的联合基金。

    报销、填表挤占科研时间,希望少些再少些

    调研组在建议中也提出,应完善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推荐机制”。比如在职称等领域,完善项目、职称、人才等评审评价过程中的专业、公正保障机制,避免成员阵容豪华但是近亲组合或者行政长官“一言堂”。

    调研中,有一些青年骨干向政协委员提到,报销、填表等非科研事务依然让他们头疼。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有近60%的受访年轻人表示,各种申报、开题、结题等需要填写大量材料、成果宣传展示汇报,不同口径的报表统计挤占了大量科研时间,他们希望统筹项目管理,减少多头申报,希望减少各类总结材料的撰写。

    调研组的建议说,要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的主动跟踪评价与任务匹配推送的工作机制,让更多的青年人才在干事创业和价值创造中“冒出来”,不要让青年人才耗费过多精力为“被评价”做大量工作。

    在调研组的建议中,还有一个章节提到,要培养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让他们甘于十年磨一剑、稳坐冷板凳。

    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杨旭在北京市政协的专题协商会上发言说,一些社交平台经常出现“研究之路还要不要走下去”“科研小白该怎么选择研究方向”“科研理想和高薪报酬应该怎么选择”等提问,这客观反映了一些青年科技人才的迷茫、焦虑与困惑,急需组织的引导和关心。

    杨旭建议,建立首都地区青年科技人才思想状况分析评估机制,针对年轻人的困惑与困难有的放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她还建议,应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传承践行科学家精神。调研组的建议中也提到,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战略规划制定、重大科技项目开展、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中的参与度,让青年人才在实践锤炼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科研创新能力。

    建议还提到,完善科研试错和宽容失败机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非共识、颠覆性、长周期的研究,勇闯“无人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邱晨辉,梁国胜,王国强,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