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艺术中心,中美青年用中文合唱《但愿人长久》。当日,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中美青年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艺术氛围,了解大运河的悠久历史,也在歌声中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艺术中心,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两名美国女孩用中文合唱歌曲《童话》,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傅瑞/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美国女孩欧拉(左一)在大家的鼓励下一展歌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厅,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美国青年用手持摄像机记录此次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城市图书馆元宇宙体验馆,一名小观众在向虚拟数字人提问,吸引了许多美国青年围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城市图书馆,讲解员向中美青年代表介绍图书馆的自习区。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整体建筑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建筑设计理念,又被称为城市中的“森林书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城市图书馆,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一名美国女孩在翻阅各种语言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城市图书馆,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三名美国女孩在休息区聊天,她们身后的屏幕上播放着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一起读书的画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讲解员在为3名美国青年介绍一件清代同治年间描绘景德镇青花御窑厂画面的圆瓷板。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宫廷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水运是其主要运输方式。景德镇御瓷运至饶州府河装载,经鄱阳湖、长江,在扬州转京杭大运河直达京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一名美国青年在体验一件多媒体互动装置。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时间为线索,还原了大运河的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大运河与北京相辅相成的密切关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6月14日,北京通州区,北京艺术中心外,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行程即将结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大一学生李松枚(右三)向美国青年赠送手绘明信片和玩偶等小礼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