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15名大学生走进田静的非遗传习工坊,感受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田静所在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有1200年的建城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个。但她发现,不少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并不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细节。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每年都会为返家乡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不同主题,向大学生展示家乡传统文化、介绍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今年寒假有15名大学生参加实践,9名来自乡镇。”田静表示,年轻人肯来参加已经不容易,“我们认真付出,通过一个个主题,为大学生提供既可以实践又能了解家乡的机会。”
田静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她十分关注非遗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和发扬。成立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每年定期免费举办培训,开展“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项目,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尽力在更多地方,以不同形式播撒非遗的种子。
近几年,在田静的影响和带动下,先后近百名青年加入紫陶行业,越来越多的青年能留在家乡,身怀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10年前,返乡青年李丹丹为了生计,跟着田静学习紫陶烧制技艺。在学习过程中,曾经容易急躁的李丹丹做事变得有条不紊,心态也更乐观。如今,她不仅成为一名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还协助师父田静做建水紫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工作,参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做“小小传承人孝亲计划”,这也坚定了她追随师父的脚步、努力充实自己的信念。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制约非遗保护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后继乏人。”在田静看来,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传统技艺类非遗,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通过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因此,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模式,更强调在生产环境中实现,需要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非遗传习中心(工坊)实践等方面的力量,让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以“活态性”更好地进行传承。
基于此,去年全国两会,田静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提案,并建议制订更加精准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以奖代补”鼓励传承人培养。
田静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想要取得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的推进落实也并非一日之功。
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田静每一年都会带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相关提案,持续为传承人发声。“有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后,又会继续查漏补缺。”她说。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田静发现,其中不少与自己曾经在提案当中的内容引述相关。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的广泛传播,田静感受到社会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更加关注。这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在这条路上“查漏补缺”的信心。
每年走访各地传承人,是田静履职调研的规定动作。她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时候政策出台了,传承人却并没有很快获得相关信息。田静希望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调研,向更多人普及相关政策,也让更多传统手艺人的困难能被政府部门看到。
今年全国两会,她继续关注非遗传承保护,准备提交《关于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提案。她希望以美育教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内生动力,也能持续深化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