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军备竞赛”在俄乌冲突中展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10-08作者:张昊天

俄军基地内的真假轰炸机,浅色飞机疑似诱饵。 图片来源 美国“星球实验室”公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


  兵不厌诈,“欺骗”一直是军事行动的必备要素。在当下的俄乌冲突中,一场依托武器模型的对抗正在展开。从假坦克、假火炮到假飞机,俄乌两军都希望利用模型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保护真正的高价值目标。不过,随着侦察技术的进步,通过普通的诱饵欺骗对方变得愈发困难,更多“以假乱真”的策略和创意应运而生。

  历史上,使用仿真武器迷惑敌军有很多成功案例。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俄乌双方的“造假”水平在质量和数量层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今年9月,一段网络视频展示了俄罗斯军队部署的充气坦克模型。一个自称属于乌克兰陆军第116机械化旅的账号在社交媒体平台“电报”上评论说,乌军应当谨慎对待这类假目标,以免浪费弹药,更不应随意朝诱饵开火,以免暴露自身位置。

  “商业内幕”称,俄乌冲突令欧美各国的军备库存面临压力,假目标的意义恰恰在于消耗宝贵的精确制导弹药和攻击无人机。欺骗是双向的,在这个方面,乌克兰军队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包括用木材搭成“海马斯”火箭炮的形状。一名乌克兰官员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为了摧毁“海马斯”这样的高威胁目标,俄军不惜动用远程巡航导弹;乌军用油桶伪装成雷达反射器,有效吸引了俄军火力。

  除了网络视频中出现的充气坦克模型,在两军交战最激烈的扎波罗热地区,各种类型的假目标都有过目击记录,包括假大炮、假防空导弹,乃至假雷达站。在远离前线的俄空天军“恩格斯2号”基地,卫星照片显示,机场停机坪上最近出现了酷似图-95战略轰炸机的图案,机翼和机身区域堆放了轮胎,旨在增强立体效果,以干扰光学探测。

  总体来说,类似的策略并不让外界意外。毕竟,早在海湾战争、冷战乃至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军用伪装技术就已花样翻新。不过,“商业内幕”特别提到,随着战场侦察手段的改进,制造“令人信服的赝品”不再像以往那样轻松。例如,便携式红外成像设备的普及有助于士兵们更快分辨出那些粗制滥造的假目标。面对抵近观测的无人机,没有履带的充气坦克很容易“穿帮”。同样,如果一门假火炮孤零零地摆在空地上而非掩体内,那么它的做工再精致也没用。

  俄乌双方当前面对的挑战,在于怎样塑造更复杂、更智能的假目标。冲突前线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迹象。在充气坦克的视频中,有人注意到,附近的灌木丛中似乎有两个经过伪装的气罐,可以定时给模型充气,以防其随着时间流逝塌陷变形。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家乌克兰公司的话说,单纯依靠“还过得去的仿制品”已经无法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假目标同样要用伪装网覆盖,并挖掘壕沟将其围住,尽可能让对手以为它是货真价实的目标。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专家乔治·巴罗斯对“商业内幕”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都需要在近距离观察对手的同时,更明智地部署假目标。随着冲突持续,这种用日益复杂的假武器消耗敌方火力、增强己方生存能力的过程,成了一场“诱饵军备竞赛”。

责任编辑: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