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吉寻找未来的农业“芯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9-20作者:李峥苨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脱粒车间主管陈兵在脱粒车间生产线上检查玉米种子。这是一家是以小麦、棉花、玉米和瓜菜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及市场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新疆本土企业。去年,这家企业自主和联合选育的棉花种子、冬小麦种子、玉米种子、甜瓜种子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行太空诱变育种。

种子被称为现代农业的“芯片”,新疆制种面积居全国第二,其中昌吉州占全疆的30%。昌吉州因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和地理条件,被誉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目前,昌吉州有农作物种子企业70余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国家级种子企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昌吉州还拥有4个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以及5个国家级区域性小麦、西甜瓜、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脱粒车间内,一粒粒玉米种子在生产线上。它们经过烘干、脱粒、精选、包衣等生产程序后,将被封入包装,销往市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26岁的冯智浩在一片玉米试验田内和工人一起收获套袋授粉后的玉米。他去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家公司的玉米育种团队,接下来他们将考察收获的玉米的穗行数、产量等指标,挑选出较好的自交系品种,进行下一步的育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27岁的种业企业创新实验室主管张振在实验室内。这个实验室以种质资源评价、生物育种、质量安全检测、农业标准研究为核心,配备了22人的专业科研实验团队,其中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12人,其中许多是90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24岁的河南女孩张越萌在一家种业企业创新实验室内挑选玉米种子。她去年从新疆农业大学分子育种专业毕业后后来到这里,张越萌说,因为家里务农,所以自己也坚定地选择学农。虽然家人对女儿来新疆工作有顾虑,但她喜欢新疆的风土人情,还是想着趁年轻多出来走走看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一家种业企业创新实验室内,实验员准备对种子的活力进行检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奇台县古城乡种粮大户王海荣在试验田边接受记者采访。据介绍,良种对昌吉州的农业增产贡献率超过45%,带动制种农民亩均增收500—900元以上,制种业成为昌吉州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9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陈列着小麦品种样品,窗外是正待收获的玉米试验田。这家企业选育的小麦品种连续三年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记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责任编辑:曲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