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作为全国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这里船舶往来不息,货运繁忙。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码头上,出生于1985年的太仓万方码头门机和卸船机班副大班长褚锋从门机学徒开始,10多年来刻苦钻研,不断提升门机操作技能,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今年,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刚来的时候,这里企业并不多,现在太仓港桥吊林立,向智能化港口发展。”从2010年来到太仓万方码头,褚锋见证了太仓港走向欣欣向荣。自1405年起,郑和前后7次率领大型船队下西洋就从这里集结出发。谁也没想到,郑和选择的深水良港如今已成为太仓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太仓从30年前撤县建市,到“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在娄东大地书写了“接轨上海、以港强市、对德合作”的时代答卷。
“我们完全有信心让各类人才都能找到有所作为的舞台。”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表示,太仓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有着独特的区位条件、扎实的产业基础、深厚的开放基因、宜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在太仓扬帆起航。
栽下梧桐树 引回“金凤凰”
2022年12月,我国商业航天首颗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火炬一号”成功发射,进行卫星设计研制的企业为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2021年9月落户太仓的航天企业,总投资10亿元。
落户太仓前,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瑞璟也经过多次考察。长期以来,太仓将航空航天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有“德企之乡”之称的太仓工业基础完备。“公司坐落在太仓,我们就离优质的供应商更近。”他说。
太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加速形成“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的局面。
明朝时期郑和经此七下西洋,而今,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将目光投向这座苏南小城。
45岁的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叶永华了解太仓是从郑和开始的。郑和勇于开拓的故事深深激励着他。3年前,他从澳大利亚辞职,来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担任机器人学院院长。“太仓承载着郑和扬帆起航的历史,勇于开拓、锐意创新也是这座小城的精神内核。”他说。
这些年来,太仓坚持把人才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3.24万人、高层次人才达2.66万人。
“太仓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每一名创业者。”太仓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敬表示。
归国人才是创新发展的“资源富矿”。近年来,太仓加速提升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运营水平,布局完善中欧创客育成中心、北美离岸创新中心等平台,不断丰富“留创贷”等金融产品,全面打造汇聚海内外人才的综合比较优势。
太仓连续举办14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累计吸引数万名高层次人才来太对接洽谈,落户人才项目超800个。这些年来,太仓不断放大“创赢太仓”“科创太仓”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促进人才、项目、产业、资本精准对接,累计吸引200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助力一大批青年人才扎根太仓。
“现代田园城”成为“德企之乡”
1993年,来自德国的斯坦姆博士来到太仓前已考察10余座中国城市。当斯坦姆博士看到太仓浏河塘两岸的杉树林,他觉得与家乡的黑森林很像,最终选择落户于此,他创立的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成为入驻太仓的第一家德企。
落户30年来,该公司与太仓共同成长,厂房面积从400平方米扩大至7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12亿元,占该公司全球年销售额的比重超过20%,太仓的员工人数也从最初的6人增长至1000余人。
截至目前,已有478家德企在此云集,总投资超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其中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近10%。德企以太仓0.24%的土地,创造了该市8%的GDP和17%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如今,“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画卷徐徐展开。38公里长江岸线、24万亩自然湿地、300亩市民公园……这种出门见绿、移步见景的生活不禁让许多外国人联想到家乡。
在德国,沈李耀威经常看到太仓这座城市的名字,“德国的科学家、企业家聊起中国,很多人都会提到太仓”。初来太仓时,他感受到太仓的安静、恬淡。这里不但有久违的中国菜,还有地道的德国菜,这让沈李耀威非常喜欢太仓的生活。
2021年,沈李耀威选择回国创业。他选择太仓,是因为太仓并没有因为他的创业公司起步规模小,就将他拒之门外。政府派专人与其对接,带着他考察一个个地方选址,并为他减免租金。
在德国投身环保产业多年的沈佳杰,带着工业废水智能蒸发处理系统的项目来到太仓。他参加了由团太仓市委举办的2022“郑和杯”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三等奖。
上下游企业是否配套、交通运输是否便利等,都是沈佳杰考虑项目落户地址的重要因素。而太仓为他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各地发来的零部件、货物能很快送达。即使他们在墨西哥的客户也能很快收到海运过去的设备。
一直以来,太仓紧扣人才和企业所需所盼,全面营造“共生共融”的创新生态,不断增强“留才聚才”磁力,并做好“对德合作”文章。每年,太仓深化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累计输送超1万名工匠型人才。
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落脚“第一站”
1995年出生的南京小伙儿张叶飞是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太仓,他对这个城市的直观印象是干净、宜居。进入公司后,他发现可以直接在公司报名,由公司统一申请人才公寓。
只递交了简单的个人信息,他很快便住进离公司只有15分钟车程的人才公寓。“一室一卫,一个人住非常方便。”让他惊讶的是,这样舒适干净的房间一个月只要500元。
这些年来,太仓拿出“真金白银”升级青年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产业创新集群人才新政”“助才十条”等一揽子人才政策,全国首创大学毕业生来太“考察补贴”,给予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领军人才最高2000万元的综合扶持。实施人才乐居工程,努力为各类人才量身定制1万套人才公寓,擦亮“人到太仓就有房”品牌。
1992年出生的林多多被太仓优厚的人才服务政策吸引而来。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的她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学成归国后选择来到太仓创业。
据介绍,在太仓市创业类领军人才中,40%以上均来自上海。太仓着力让沪上原创性成果在这里实现“从1到10”“从10到100”的最优转化。主打“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太仓,专门出台对沪专项引才措施,对符合转移条件的优质沪上产业化项目,在太仓科技领军人才资助标准基础上,最高上浮50%,单个人才项目综合扶持可达1000万元,支持力度全国领先、苏州第一。
此外,太仓加强与沪上知名引才机构合作,积极承接上海溢出的科技人才资源,全力打造上海科创产业重要功能区,还与上海交大等8家上海高校院所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每年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项,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
“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汪香元说,太仓始终把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落脚的“第一站”、职业起步的“第一桶金”、事业发展的“第一生态”,让每一个青年人才的梦想都能在太仓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