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多个“第一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2-15作者:赵丽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虽然有些行业部门组织开展过单灾种致灾因子的调查,但开展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普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循。”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还推动和完善了致灾因子调查,带动了承灾体调查,具有开创性。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杨楠/摄

在此次灾害普查中实现了多个“第一次”。郑国光介绍,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动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融合,推进了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责任编辑: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