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联播是一场全媒体大练兵

中国青年报  |  2023-01-11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1月3日,北京,青年书店“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演播室,于冰(右)和同事在工作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的执行团队,前后统筹报社上百人“合奏”了一场持续12天的可视化跨年联播。日前,记者对话了执行导演于冰。

    问:整个跨年联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于冰:12月31日跨年夜那天,是难度最大、也是时间最长的,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10点就没停过,机器因为过热报警好几次。直播里有央视《新闻联播》的画面,也有与湖南卫视合作的素材,还有大量的现场直播环节。在传统跨年时,我们的可视化联播活动力求贴近青年,传递“青春上善好活法”,可以说是一次探索与创新。

    问:作为一名在融媒改革一线的新闻老兵和执行导演,你如何理解“可视化联播”?

    于冰:可视化不仅仅是通过视频、图片、H5等方式呈现,我个人理解,它是人们接触一个事物的即视状态,动态的可视化呈现肯定比静态的能吸引更多注意力。

    可视化刚出现时,只是一个名词,发展到如今,特别是在融媒改革中,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探索。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很多报道从一开始就要带着可视化思维着手。报社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就是要求我们从根源上对内容产品融合再造,使之新生。

    可视化联播把我们2022年所有可视化的优秀成果,以及依托可视化改革和思维的实时内容,向年轻受众呈现。

    问:可视化联播本身是创新。如何才能把形式、内容及背后的节目制作、组织架构和技术支撑等创新要素融合在一起?

    于冰:相信团队、依靠团队,一个执行导演的工作是要把项目执行推进下去,这需要依靠团队的所有人。这跟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兵作战不一样,以往记者拿一支笔、拿一台相机出去,就可以把采访完成了,但是可视化产品大多需要团队协作,比如这次联播活动,我们必须依靠这上百人的团队,大家拧成一股绳推进下去。

    问:中国青年报社经历了报、网、端的深刻变革,你的工作内容在这期间有哪些变化?作为从纸媒时代过来的人,有过能力危机吗?

    于冰:我是2011年到报社工作的,当时大多数媒体尚未开始转型。视频部创建时,整个部门一共3人。我们年轻、热血,设备缺、人也少、场地也没有,用家用DV拍节目。现在跟那时比好太多了,虽然我们的设备没有大型电视台等视听媒体的昂贵、高端,但是也能实现一些有想法的创意,这几年我们拍过常规访谈等视频节目,也拍微电影、综艺片。

    从纸媒到报网互动,再到全媒体可视化,我的专业在报社得到越来越多的发挥。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向电视台同行学,到网络媒体、新媒体去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像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的新媒体作品《40秒40年》,我从中学习到不少。

    问:听说你结合这次联播活动在写一篇关于多媒体技术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融合的论文,你对这种应用和融合是如何考虑的?多媒体技术在媒体变革中充当什么角色?

    于冰:我觉得技术在媒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与内容同等重要、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特别快速地拉近作者和受众的距离,这是所谓的交互性,同时它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分析用户的取舍来调整内容,也可以节省许多成本,比如虚拟主播、人工智能。作为一家青年媒体,如果内容、产品跟不上潮流、跟不上时代,就没人看了,做节目也是一样的。

    问:媒体变革浩浩荡荡,经历过这场可视化联播,你对中国青年报社融媒改革、可视化的未来如何看?

    于冰:我现在感觉我们每一个团队,无论是编导、摄像,还是后期、制片,经过这场实战历练,已经对可视化产品的生产、组内工作基本熟悉。现在大家各自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最大收获是,可以把可视化的思维和方法带回去,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随时启动大型可视化联播。

    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通过如此大规模练兵,采编人员对可视化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团队就锻炼出来了。相信中青报的融媒体团队会大有作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