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让科普教育走向千家万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9-14作者:张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落实《意见》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要求、把握重点关键、完善保障措施,统筹施策,推动科普工作落实落地。


聚焦目标要求,明确科普思路。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要着眼当前,解决科普工作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也要着眼长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体制。要注重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注重科普工作的规划与实施,不能“见子打子”、漫无目的,而是要聚焦目标任务,把握工作要求。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意见》既有硬性的指标,也有软性的目标。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


明确工作重点,激活科普动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大水漫灌”,而是要结合实际,聚焦靶心,明确重点,拿出务实举措,激发科普动力。要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各类媒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公民等各方面的责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责任落到实处。要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要强化科普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强化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科普,强化老龄工作中的科普。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普工作。从责任落实、协同发展,到学习体系与社会氛围,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去推动科普工作,激活科普动力。


完善制度保障,确保科普实效。科普工作不是简单的宣传引导,不是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就了事,而是要有完善的机制保障,要有各方面的强力支撑。科普工作要有一定的资金保障,要有基本的经费投入。从政府投入,到社会资金引进,要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要有奖励激励机制,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通过正向的激励表彰,激发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要有强力的法治保障和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完善科普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衔接。加强科普规范化建设,完善科普工作标准和评估评价体系,适时开展科普督促检查。

责任编辑:王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