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出明确要求。重要讲话中,是党的领袖对新时代共青团履行职责使命的殷殷嘱托,更是对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共青团改革的悉心指导和深切提点,发出了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基层整体活跃的动员令。
立下基层改革“军令状”
一个时期以来,与党持之以恒大抓基层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相比、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向基层延伸的势头相比,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共青团发挥政治功能、体现政治价值的瓶颈,全团必须有迎头赶上、自我革命的自觉。
“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切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和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2018年12月,团中央书记处就当前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中央书记处作了专题报告。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团中央下决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下大力气抓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制定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方案。
闻令而动,蹄疾步稳。2019年1月,团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召开,对大抓团的基层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提出力争到建团100周年时,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基本扭转、团的组织力明显提升的目标。这既是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加强团的基层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更是全团向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
大抓基层,首先体现在组织上,重中之重是县域以下。“基层难、基层弱”“没人、没钱、没资源”“改革上热、中温、下凉”……在团中央调研过程中,这些问题反复被提及。经过深入研究,团中央书记处决策将深化县域基层组织改革作为大抓基层的牵引之举。成立专班、反复论证、征求意见,经过半年多修改完善,试点方案起草完成。
2019年7月,中央书记处专题审议通过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批准开展为期一年的首轮试点,18个县级行政区纳入。在小范围、引领性探索基础上,2021年5月,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扩大至全国621个县区,超过全国总数20%。改革试点把握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聚焦强化团组织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着力解决基层“弱”的问题,以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引领动员网络化、工作内容项目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扁平化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重点改革创新团干部选用、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领导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试点地区争当探路先锋、改革闯将,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为全团积累了一批重要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2022年7月,团中央认真总结近3年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实践,向党中央专项报告并提出了全面推开的工作考虑。2022年8月,经党中央同意,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部署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面推开。
工作骨干添动力:拓渠道、增力量、定目标
“人少、事多、要求高”这是县级团委工作队伍的现实写照。很多团县委只有两三名专职团干部,而要联系服务的青年有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如果有限的工作队伍的事业心和工作能力还跟不上,基层团的工作状况可想而知。
“群团干部要多采取兼职的方式,这对基层更有针对性。要更多把一些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志愿者等吸纳进来,使基层力量壮大起来”,“群团干部有不同于党政干部的特点,应该采取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努力破解“行政化”选人用人思维定式,大力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真正将“好苗子”选出来、用起来。
在江西铅山县,如今的团县委不仅配齐了专职团干部,还结合县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从从业青年较多、地区影响力较大的行业领域选配了1名挂职干部和3名兼职干部。结合全省开展的“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工作,全县每个乡镇都配上了1-2名兼职团委副书记,他们中有青年创业者、医生、返乡大学生、农业致富带头人等各领域青年人才,乡镇团干队伍进一步充实。除了用好用足群团组织挂兼职干部政策,提高选配质量和人岗匹配度,江西还在试点地区通过成立团属事业单位或青少年工作专业化平台、公开招聘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等方式,多渠道拓宽团的工作力量选用。
试点以来,各地严把政治素质、事业心等核心条件,改体制内“单一式”考为社会化“多渠道”选,身份、职业、年龄、级别等选拔“杠杠”逐步打破,探索出挂职兼职、专项招考、岗位聘用、择优转任、开发公益性岗位、增设事业化平台等多种方式畅通用人渠道,真正把愿意为党做青年工作、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人选拔到团的岗位。试点县团委编制内外各类工作力量由县均10.8人达到23.8人,增长1.2倍,其中体制外编制外近八成,团县委直属工作骨干数增长80.3%,县域团组织“缺人干事”问题明显缓解。
人才多种方式选进来、更要严格管理用起来。
“有些工作看着‘高大上’,青年到底认不认?”“强调几次的工作问题没解决,责任究竟在谁?”这是团山西省晋城市委对各县(市、区)团委书记推进改革的“灵魂拷问”,折射出试点地区下决心改变以往团的工作“凭着感觉说一说、年底打分勾一勾”的做法,明确依岗定责“压担子”,分层分类签订履职目标责任书,以定量、精准的方式代替泛化、感性的管理习惯。
在贵州铜仁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联合印发的《区县团委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履职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中,对区县团委“关键少数”的“目标怎么定、实绩怎么考、结果怎么用”作出具体规定。因2021年度考评结果为“差”被诫勉谈话的铜仁高新区团工委,第一时间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因考评结果为“一般”被提醒约谈的两个区县团委书记,其中一名被调整到乡镇街道担任副书记,另一名知耻后勇、后发赶超,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试点以来,各地根据不同岗位确定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基于工作实绩的岗位、职务职级、薪酬等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干好干坏一个样”“想到哪儿干到哪儿”的情况明显减少,“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开始破冰。
基层组织强功能:多形态、广覆盖、社会化
共青团最大的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然而,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导致青年大规模、跨地域、跨行业、经常性流动,共青团既有的组织体系常常覆盖不到;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使得青年利益和思想加速分化,对共青团相对封闭的、单向的思想政治引领方式形成冲击,团的组织体系优势如何焕发新生机?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试点地区努力破解建团路径单一、组织形态固化、动员效能不高、社会化生存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彻变革。
——从“科层式”到“网络化”
“我们采集了全区青年群体流动分布数据,绘制形成青年服务的‘热力图’,改革的针对性更强了。”团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李婧祎对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深有感触,结合“热力图”精准定位,团区委新建“青年之家”4个、“青年V+门店”8个,新建非公团组织68家,在产城融合、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助力区域发展。在上海浦东,结合区域园区多、能级高、体量大的特点,团区委打破行政隶属、行业层级等限制,把7个园区、1个乡村振兴产业带、36个街镇团组织进行创新整合,组建了8个区域化团建联盟,织网成势,有力巩固拓展了基层团的组织体系。
试点以来,各地广泛探索并验证了党建牵动、区域联动、行业推动、产业拉动、园区带动、楼宇促动等建团路径,社会面组织覆盖明显扩大。同时,适应青年职业、生活、公共活动空间常态切换和“圈层化”特点,以地缘、业缘、趣缘、益缘等联系纽带设计组织方式和活动载体,建设枢纽型青年之家、活动型青年社团、互动型网络社群,有效融入青年社交圈、生活圈、居住圈。试点县社会领域团组织数量平均725个、增长31.9%,“两新”团组织增长83.3%,均大大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从“找不到”到“靠得住”
“没想到当时入驻社区时填写的这样一份兴趣资料,会带来我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的趣味和体验,在社团里我们一起活动、一起成长。我们还连同社区4个团属社团构建了青年文化动力圈,帮助我们走得更远。”作为一名青年设计师,杭州市拱墅区瓜山未来社区租客章宇辉同时也是瓜山未来社区电竞社团团长。在瓜山社区,4个以物理空间划分的社区团支部、4个以团属社团为纽带的功能型团支部和1个“未来视界”社区线上信息互动平台,成为对社区团员和流动青年全覆盖的有机网络。有了线下组织“打底”、线上组织“赋能”,组织化动员就有了保障、社会化动员就有了基础、网络化动员就更加高效。今年4月当地发生疫情,瓜山社区仅1小时就组建完成了13支青年突击队,400余名青年积极报名成为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
改革以来,试点地区直达支部、直面青年、直通社会的信息传递和组织响应机制逐步建立,动员效能明显提升,带领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应急处突、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从“被动等”到“主动筹”
2021年起,团义乌市委连续两年举办“青年组织公益博览会”,搭建起公益项目推介、政府择优购买、动员公众参与的平台,累计吸引108个组织、259个项目参展,现场签订协议项目8个,金额共计105万元,在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和与青年主动选择组织的分化速度的赛跑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在家里拥有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是许多家庭困难孩子的梦想。改革以来,山东共青团广泛实施“希望小屋”关爱项目,帮助困境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温馨舒适的独立空间,并配套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通过“互联网+公益”模式,累计动员1300多万人次以不同方式参与或支持项目,募集爱心资金超过2.2亿元,帮扶儿童超过1.7万名,不仅带来了“小屋焕新”,更通过精准帮扶实现“精神焕彩”。
改革以来,试点地区努力破解工作资源行政化依赖严重、有“人头费”缺“项目款”“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等问题,发挥组织优势,统筹团内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了组织价值和使命担当。
团员队伍显成色:定标准、把质量、成链条
新时代如何保持和增强团员队伍的先进性,是改革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很多地区和领域团青比偏高,团员意识弱化,常常出现共青团员“平时看不出、关键时刻顶不上”的现象。
“团员应该有先进性,有光荣感”,“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抓好入团以后的教育实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员队伍建设的要求,试点地区努力破解入团标准宽松软、团员教育成色不足、团员模范作用不够充分等问题,逐步把团员锻造成为该有的样子,显示出应有的担当。
“标准高了、入团难了”成为改革以来各地感受最为直接的变化。在湖北大冶市,《学生入团积极分子考核表》成为发展团员的必备要件,考核表特别强调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思政考评、团课学习、志愿服务等3项权重。改革以来,试点地区普遍推开积分入团、评议入团,细化入团标准、探索建立团员管理“负面警示清单”,把思政课考评优良、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什么样的青年能入团”在基层更清晰、更明确,共青团员“五个模范、五个带头”的行动指引成为普遍共识。
“面对世纪疫情到底应该是斗争还是‘躺平’?”一个试点县的中学团支部里,以时政辩论赛形式的团课受到学生团员们的欢迎。台上“选手”唇枪舌剑、台下“观众”互动提问、专家“评委”精辟解读,真理越辩越明,也让团课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不仅在校内,校园外的组织教育同样精彩。内蒙古赤峰红山区成立了青少年思政学院,建立青少年党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八类社会实践基地,依托红山青年讲习团、红山青年工作室常态化举办实践活动,深受团员青年的喜爱。改革以来,试点地区通过创新“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组织生活的形式载体,采取辨析式讨论、沉浸式体验、仪式化教育、社会化实践,强化组织育人功能。目前,《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已在全团实施,全日制中学团校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各类主题教育团支部覆盖率平均达到90%以上。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论断振奋人心。让“争章推优”成为初高中团队衔接和培养一体化工作的“榫卯”,同时推动高中、高校“推优”一体化,建立连续培养、接续育人链条。这是上海在入队、入团、入党相衔接、相贯通工作中的有益探索。改革以来,试点地区普遍建立团员先进性评价常态化机制,研究细化推优入党具体措施。经过少先队组织推优入团的比例达70%;28岁以下青年经过团组织推优入党的比例达72.5%,团员队伍质量明显提升。一大批95后、00后优秀团员成长起来,带动广大青年成为为党扛事分忧的生力军。两年多来,全团组建41.4万支青年突击队、727.5万名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作表率;数千万团员青年直接参加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在网络上传播主流价值、抵制谣言杂音,展现出新时代团员青年的好样子。
党的领导落到位:明责任、重考核、严督导
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最根本在于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党组)要倾注极大热忱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经常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试点地方党委拿出很多实招、硬招。
试点启动后,各省(区、市)党委普遍高度重视,采取专题会议、批示指示等方式给予关心指导,半数以上省份将改革试点纳入省级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或重点项目、纳入相关考核督查清单。县级党委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或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团委合力一体抓落实。试点地区团组织主动汇报、争取支持,推动县级党委在提高基层党建带团建有效性方面建章立制、压实责任,各项重要“规定动作”得到充分落实。改革以来,试点县团(队)建纳入党建考核的比例由43.6%提升至99.5%,党建带团(队)建纳入县级党委巡察监督的比例由12.1%提升至99.2%,团建工作经费普遍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县级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青年工作经费。部分基层党组织长期不研究共青团工作、不指方向、不交任务的现象基本消除。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带团建落实不充分的原因,往往在于“带”的内容不具体、“督”的措施不严实。“两查七看”是哈尔滨道里区在试点中的探索。“两查”即查党组织强化党建带团建情况、查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七看”是则进一步细化,看是否将团的建设纳入党组织建设规划并定期研究,看任命区直团干部是否履行协管程序,等等。如今,类似“两查七看”的监督检查制度已在试点地区广泛推行。不少地区乘改革东风,由地方党委或组织部门出台了加强党建带团建的制度文件,进一步固化了改革成果。
在县域的学校领域,党建带团建具体体现为团教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2021年,根据县委安排,重庆市垫江县的团县委书记兼任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分管教育系统党建、组织人事、宣传、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工作,同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作为单列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占党建考核权重的20%,有力推动了团教共同体建设,教育系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改革以来,试点地区团委进入县级党委教育领导小组和县级党委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比例,分别由45.4%和30%,上升至97%以上,县级教育团工委普遍建立,作用发挥日益凸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基层薄弱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自我革命、真抓实干是关键所在;紧跟当代青年思想行为、工作生活、聚集分布、发展需求的动态变化,回归初心、扎根青年是根本出路;破除机关化行政化开展工作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优化体制、创新机制是必然选择;指导推动共青团牢牢把握组织定位、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团上下要咬紧牙关、攻坚克难,把握改革窗口、坚持善作善成,为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的共青团组织,为更好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在新征程上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而不懈奋斗、永久奋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金卓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