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60万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90%以上得到了照顾治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6-17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记者从今天上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660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很多重性患者都得到了帮助和管理,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92%,“也就是90%以上的患者都得到了照顾和治疗。”

“过去很多县、市医疗机构的精神卫生科很少,甚至没有精神科医生。”陆林在院士发布会上坦言。过去十年,这样的现状得到了很大改变。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意见》。2021年年底,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成立,开始从国家层面统筹开展精神卫生方面的工作。

随着国家的重视,我国精神卫生体系和队伍也在逐渐完善、壮大。陆林介绍,现在很多医院都能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其中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建立的精神科,“综合医院有内、外、妇、儿,应该也有精神科,给那些有心理精神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务。”

目前,全国有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5936家,跟2010年相比,增加了205%。全国精神科执业注册医生有5万多人,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144%。“我们知道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培养一个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更难。所以过去十年,在这方是做了很多工作。”陆林说。

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大众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时发布了相关报告,认为疫情在心理方面的影响持续时间会很长。陆林解释说,全球很多人可能在长达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面临着应激后焦虑、应激后抑郁、应激后社会交往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因为长期缺少与同伴的交流,将来成人后有可能面临着社会交往的不协调甚至缺陷。

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疫情一年以后,全球的焦虑症患者增加了七千万到九千万,抑郁症患者增加了五千万到六千万,失眠障碍的患者增加了1亿以上。

对此,我国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发生后,我国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治心理服务队伍,全国以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为主,设立了660多条心理援助热。

陆林院士表示,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慰藉干预电话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人的心理应激问题,通过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能够得到缓解。

陆林院士建议,因疫情隔离、封控在家的人,或者暂时缺少社会交往的人,除了做好防控工作减少感染以外,也要保证心理健康。如何维持心理健康?他表示要规律的生活、规律的休息、规律的锻炼,即使封控在家,也要按时起床、吃饭、睡觉,不要熬夜,这是最简单的维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问题,就要寻求帮助。“很多情况是(人们)不知道、不寻求帮助,如果寻求专业的帮助,约80%(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