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到哪里 孩子都是有“根”的人

播种乡土课

中国青年报  |  2022-05-30作者: 王培莲

    直到去年给学生开设了乡土课,37岁的张春燕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家乡哈尔滨市双城区还不够了解。她不知道“双城玉米”到底有多大名气,也不清楚家乡还有一位民间版画大师。

    张春燕是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中心学校胜业分校的一名班主任,从教已经17年了。更让她感慨的是,一批批学生似乎对家乡也越来越陌生。张春燕发现,不少农村孩子并不懂简单的农耕常识,也不关心家里种了多少地、养了多少家畜。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对这方面更是一窍不通。

    “脚跟不扎地。”张春燕身边的农村孩子们喜欢的是城市文化,对家乡没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教育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日益脱离农村儿童经验、本地自然生态和社区文化实际,切断了学校课堂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看来,想扭转这样的状况,实施与一方水土相联系的在地化教育是可行之策。

    让农村儿童重返乡土

    农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在地化教育?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英一直关心和研究的课题。让她欣喜的是,乡土课程作为在地化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农村教师看到了机会和亮光。

    当今,国家提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乡土课程也亟须作出改变,回应社会发展对乡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该体现经验接近性、评价多元性、融合探究性和目标综合性。”王海英说,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得“小步子前进”,逐渐内化成乡村教师的日常教育习惯。

    这几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向荣公益基金合作,开展了“乡土育未来”项目。项目组利用寒暑假时间,培训乡村教师学习乡土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开发设计方法。张春燕就是这个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和实践者。

    四川省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的学生们在乡土课上,提土栽花。

    有一次去农村学校调研,一个真实案例让王海英感慨良多。一名成绩差的学生,扰乱了课堂纪律,被老师罚去清扫厕所。可让老师意想不到的是,被罚的学生干起活儿来很卖力,第二天还主动要找活儿干。对这个学生而言,动手干活儿比一直坐在课堂里要有趣得多。

    “文化课较弱的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自信和方向。”这让项目组在主导乡土课程设计时,定下了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要有趣好玩、注重体验性,学生乐于参与。

    但在首批合作的农村小学乡土课的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

    每周,接受过培训的乡村教师都会在微信联络群里进行一到两次集体线上教学分享,由王海英等学者进行点评。王海英发现,试点学校的乡土课教学与传统语文课差别不大,还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乡村教师也苦恼,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没能体现出互动性和体验性。

    去年7月,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江西新余开展了第二次乡土课程试点培训,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教师参与其中。这次培训更倾向于课程研发实践,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设置了美食、物产、风俗、人物、版图等8个板块。教师们被分成8个组,每组认领一个板块。个人头脑风暴、各组互相提修改意见、专家学者点评把关,一套流程下来,最终形成了可以直接应用到课堂上的理想教案。

    乡土课程要基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地域特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课程设计,融合当地特色,并且跨学科。在王海英看来,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创的乡土课程,更接地气,也更易于实施。

    他们希望带动更多人一起尝试和努力,让乡村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一方水土重新连接,增进对家乡和自我的认同,做一个精神世界丰盈的人。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一开始,张春燕担心学识有限,设计不好乡土课。但经过专家团队一番点拨,她豁然开朗。比如,设计家乡历史人物时,可以与当下结合,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圈接近。或是根据课程内容,选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在课上进行成果展示。

    去年,张春燕在学校六年级的一个班开设了试点乡土课,第一个专题为《家乡物产——玉米》。课前,学生们找家长了解玉米种植和生长过程,还学做玉米面食。课上,学生们把自己调查了解的内容用绘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一个内向的女生把自己蒸玉米面发糕的过程拍成了视频,得到了同学们的连连称赞,张春燕看了也觉得自愧不如。

    用了3节课时,张春燕和学生们一起重新认识了家乡玉米。她这才知道,原来“双城玉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高,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

    在距离哈尔滨双城区2600多公里的四川省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乡土课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

    金盆小学周围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经过近一年的摸索,金盆小学的乡土课程主要有校园养生茶制作、农作物种植、风俗物产等。每周三下午第七节课,是金盆小学四到六年级的乡土课时间。校长张斌说,通过乡土课培养生活中的小农人、小工程师和小厨师。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中心学校胜业分校的乡土课堂上,张春燕老师的学生展示玉米画作。

    金盆小学的校园里生长着黄金叶树,一到春天,嫩枝吐芽。黄金叶上市时,人们会争相抢购,做汤或是蒸着吃,味道鲜美。但很少有人知道,可以用鲜叶做黄金叶凉粉。在认识黄金叶树的乡土课上,制作黄金叶凉粉是一项重要内容。课前,张斌带着学生一起去拜访了当地有经验的老人,寻到了制作黄金叶凉粉的方法。最终师生一起动手做出了难得一见的黄金叶凉粉,让参加校园美食节的来宾和家长们眼前一亮。

    金盆小学形成了“教师培训、调查了解、主题选择、设计方案、方案实施、成果展示”一整套的乡土课开发和实施的模式。让张斌开心的是,文化课成绩较弱的学生,在乡土课上却很活跃,眼神里有光。

    在张斌看来,乡土课不仅让农村学校找到了自身优势和吸引力,更让孩子们学会自发自觉的学习,让学生与老师、学校、家庭之间有了更多互动。农村学生在原生态的劳作中掌握了日常生活技能,对家乡丰富和美好也心生敬意。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金盆小学还配合乡土课程,开发了一系列有趣、能锻炼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实践课,如制作酸水豆腐、认识农耕工具等,让乡村儿童体验和享受身边丰富的乡土资源。

    张斌说,学校在实施乡土课程的同时,自然就落实了“双减”政策。

    待点点星光汇聚成海

    “乡土课程不仅有趣,还是师生关系的调和剂。”这是很多乡土课教师的共同感受。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学生的字迹是否工整、答案是否正确上,对学生评价视角大多是批评和苛刻的。而在乡土课上,老师的教导者身份转变成了合作者和欣赏者,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找到一展身手的机会,逐渐有了自信。

    现在,从东北到西南,来自7个省份20多所乡村小学加入到了“乡土育未来”项目中。老师开始带着农村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回归乡土。

    在吉林省通榆县明德小学,有3名教师参与到乡土课的试点中。通过参与和观察,明德小学副校长崔昊发现,在其他课堂上,学生太过放松和活跃会影响授课效果,但在乡土课上却截然相反。在一堂面食制作的乡土课上,学生们抢着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下课时,一位学生不想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直接端着盘子舔起来,意犹未尽。

    乡土课程的开设,也让山东烟台回里镇回里完全小学青年教师季婷婷对乡村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思考。

    四川省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的乡土课试卷。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供图

    在一次乡土课上,季婷婷带学生一起学习了《家乡建筑我了解——蓬莱阁》。课上,她运用了图片、录音、视频和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但学生参与度没有她预想的好。总结反思时,她发现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扮演导游和游客,情景模拟旅游,来介绍和了解蓬莱阁,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也能激发孩子们课下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王海英看来,乡土课的实施和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的应试导向,让一些乡村教师认为做乡土教育是“不务正业”。同时,因为缺少评价和刺激机制,也导致很多教师对乡土教育课程实践没有兴趣,更不用说去开发课程。不仅如此,很多农村学校的教职工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缺乏,乡土课程研发能力也有待提高。

    项目组学者们呼吁,希望通过乡村教师的参与,逐步形成由专家引领、乡村教师自主设计实施、行政力量推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新乡土教育”模式。

    参与项目试点的乡村老师们也期待着:家乡对于农村孩子不再是急于逃离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情寄一生的港湾,是记忆中的乐土和心底的牵挂。这样,将来,无论这些学生走到哪儿,他们都是有“根”的人。

责任编辑: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