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月17日拍摄的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景象(无人机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覆盖白色地膜助力青苗生长。
日前,海拔2100米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青苗吐绿。
近年来,武山县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9.89万亩,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持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麦种植,使撂荒地变成了“保粮田”,切实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5月17日,村民在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的农田里破膜放苗。
日前,海拔2100米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青苗吐绿。
近年来,武山县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9.89万亩,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持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麦种植,使撂荒地变成了“保粮田”,切实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摄
5月17日,村民在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的农田里破膜放苗。
日前,海拔2100米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青苗吐绿。
近年来,武山县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9.89万亩,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持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麦种植,使撂荒地变成了“保粮田”,切实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景象(无人机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覆盖白色地膜助力青苗生长。
日前,海拔2100米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万亩玉米种植基地青苗吐绿。
近年来,武山县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9.89万亩,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持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麦种植,使撂荒地变成了“保粮田”,切实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 姜伟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