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些急需血透的患者,可以治疗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4-13作者:尹海月 贾静晗 胡紫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4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 实习生 贾静晗 胡紫纯)4月11日下午2点,上海市黄浦区的陈女士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称自己母亲患有尿毒症,4月6日检测出新冠阳性,已经一个多星期没能接受血液透析,情况紧急。

这位老人一周需要接受3次血液透析,自4月6日居家隔离以来,73岁的她已经出现身体浮肿、腿痛、进食困难等症状,只有丈夫一人在身边照料。

陈女士在得知母亲核酸检测阳性的结果后,马上打电话询问医院,老人还能否继续接受血透治疗,医院的答复是“等核酸码变红”;3天后,“码”红了,医院又表示患者要黄浦区疾控中心负责转运;疾控中心的说法则是,要等待老人的核酸检测复核结果。在此后的两天里,老人的核酸检测报告一直显示“待复核”。无奈,陈女士只好尝试发微博求助。截至4月12日晚上10点,老人的核酸检测报告依然显示“待复核”。

11日下午3点左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了陈女士的求助,随即打电话向陈女士核实老人的信息。情况紧急,记者将陈女士的求助信息报送给上海市有关部门,很快收到了回应。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紧急调派人手及救护车赶往柳蕙玲所居住的西仓桥街。

下午5点,老人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通知准备衣物、日用品,医院马上派车来接。一家人“悬了多少天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下午5点半,救护车到达西仓桥街,顺利接到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将老人安置在一间新冠阳性患者的特殊病房。

4月12日下午1点,通过加急安排,老人接受了血透治疗。但由于她是新冠阳性患者,医院不允许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家属入院陪护。陈女士希望在做好防护的条件下,陪护在母亲身旁,但她也理解医院的防疫规定。

“帮了我大忙了,不然我妈妈还在家。”陈女士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4月10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接到另一位上海市民王女士的求助,称其父亲因无法提供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而耽误了血透治疗。

王女士的父亲居住在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期在华山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905医院(以下简称905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今年3月初,上海应对本轮新冠肺炎疫情,905医院考虑到病人往返、进出不便,安排像王父这样固定接受血透的病人统一住院治疗。

此后,疫情趋于严重,医院由政府接管,病房用于收治新冠阳性患者。4月8日,经医院和居委对接,王父出院居家调养,每周二、四、六去医院接受血透治疗。由于每次入院需出示指定核酸采样点的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王父每周一、三、五需去905医院做核酸检测,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治疗。

王女士告诉记者,父亲所在的小区实行疫情管控。4月10日,居委会拒绝给老人开出入证明,理由是只同意外出“血液透析”,不同意外出“检测核酸”。905医院血透科主任获悉后帮忙与居委会协商,也被拒绝。王父无奈之下,只能向女儿求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收到王女士的邮件后,立即向上海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随后,王女士父亲也收到了反馈。

王女士回忆,“我爸爸第二天早上本来准备再去试试看,急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早上6点多钟就给我打电话,说急死了,怕被居委会拒绝。早上8点,居委会主任说有人联系过他,可以把出门单开给我爸爸了。”王女士向记者坦陈,“内心有一点意外,我可以用‘意外’这个词,是因为我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目前,王女士的父亲已顺利拿到通行证,外出进行核酸检测、血透治疗,“一切都正常了”。

连日以来,上海市实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出行、就诊、物流不便的情况下,一些急需药品和医疗服务的患者遇到不小的麻烦。全国各地许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帮助他们求医问药的志愿服务中,有大学生制作了共享文档,远程支援;也有媒体开通了与中国青年报新闻线索热线相似的信息平台,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互通联动,实实在在地去解决求助者的困难。

13日上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获悉,又有一些求助者可能得到帮助。徐汇区冠生园路一老人新冠抗原阳性,高烧、胃出血,已协调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接收;静安区曹家渡万航路街道某小区楼栋连续出现新冠抗原异常病例,包括90多岁的老人和1岁幼儿,街道称已安排尽快转运;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一小区一对确诊阳性的老年夫妇缺少生活物资,老太太还患有哮喘,目前已转运到指定医院。

对于那些还未解决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也将继续保持关注。


责任编辑: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