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闭环管理“花样多”,餐费0.01元含配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3-17作者:王烨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最近几天,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趋紧,沪上各大高校都进入了闭环管理状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上海的大学生们在闭环管理期间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日子过得“花样繁多”。

在华东理工大学,这两天同学们最关心的话题是“今天吃什么”。“我想吃水饺!”“我订了鱼粉!”“我订了拌面!”……临近晚餐时间,杜杜(化名)和室友们讨论起订晚饭的问题。

闭环管理期间,校园内其实没有外卖。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推出的“云订餐”服务。

华东理工大学云订餐平台。华东理工供图

3月10日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华东理工大学徐汇、奉贤两校区先后采取了统一打包、自助取餐、即买即走的就餐形式。每天丰富多样的菜品经过随机组合与荤素搭配,形成了风靡华理人朋友圈的“盒饭盲盒”。

然而,近期学校在收集同学们对于菜品菜式的意见和建议后发现,即便食堂供应的菜品丰盛,但同学们偶尔还是想换换不同的口味。经过后勤保障处的协调,在华理2007届校友、俺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孙绍瑞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俺来也”云餐厅技术优势,徐汇校区食堂外卖“云订餐”服务于3月15日晚上线试运行。

同学们只需关注“华东理工大学”或“华理小蜜蜂”公众号,在右下角点击“徐汇订餐”,或进入“小花梨”公众号,点击“跟梨玩-徐汇订餐”,再点击弹出的链接即可订餐。订餐成功后,同学们按照取餐时间自行前往餐厅取餐。

“云订餐”还为在寝室健康观察的同学准备了暖心的“专享服务”——餐费0.01元+配送服务。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聊天截图。华东理工供图

“晚饭直接送餐到寝室楼底。重点是只要0.01元!”杜杜和室友们已经在宿舍健康观察了5天,每天都是不重样的饭菜,晚餐发放水果,还有各种物资和零食。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被同学们亲切地唤作“蓝朋友”,志愿者输出的正能量则被称作“蓝友力”。

2020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孙帜,在学校封闭管理的第一时间就作为第一批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作为研究生公寓志愿者队伍的联络人,两天来他和志愿者伙伴们共同承担了协助全员核酸检测、快递物品转运以及食堂防疫等工作。

志愿者总队2019级物理专业的陈泽宇同学,3月14日结束了8点到22点物资运输岗的志愿工作后,脱下“蓝色小马甲”,又立马换上防护服,来到西操场,从事核酸检测岗的引导工作,将课余时间排满、自己“连轴转”也不觉得累。

华东师大志愿者正在工作。华东师大供图

截至3月15日,华东师大闵行和普陀两校区共招募学生志愿者384人。根据学校最新通知,15日零时起,两校区暂停接收外卖,并对所有外来快递进行消杀。

该校政治学与行政学大一本科生黄佳欣被安排在闵行校区北门,负责物资运送工作——把消毒后的快递从门外运送到门内的快递架上。“我是在‘ECNU抗疫时代’群里看到老师在招募志愿者,就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报名参加志愿工作。”她说,自己还想更参与到更加忙碌的志愿者工作中,比如运送物资到各个寝室楼。

“东川路800号”是上海近期几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里的“常客”,有多名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来自这一地址。而这里,正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所在地。

最近,上海交大因疫情防控而催生的教师志愿送餐队伍“火”了。他们身穿统一的防护服,两个人一辆私家车,专门为同学们提供送餐服务。一则“乘着歌声翅膀的盒饭”的故事在交大同学间传递。

上海交大教师送餐队。上海交大供图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磋共涉艰险……”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西区一幢宿舍楼,几个正等待学校送来热腾腾午饭的男生循着歌声纷纷走到阳台。伴随着嘹亮优美的歌声,眼前的一幕让这几位大男生“破防了”。

上海交大教师送餐队。上海交大供图

“是刚刚给我们送饭的老师”“明天还有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走上阳台,跟着老师一起合唱起来。一时间“唱着校歌送午餐”的小视频在交大师生中传播。

这是上海交大教工合唱团的骨干、教育学院的教师霍欢,在学校的大型活动、大型歌会、新年演出上,都有她动人的歌声。

“每天送饭确实很累,我本来想唱唱歌给自己鼓劲,唱着唱着就听见同学们也跟着唱起来了,我很感动。”霍欢介绍,她和另一名女教师每天每餐要送400份饭。这两天,她已经开始准备蓝牙音响,预备把送餐歌声当作同学们的“开饭铃”,除校歌外,后续还将献上《春天在哪里》《我和我的祖国》等。有的同学还主动要求加入小提琴伴奏。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校园里,11000笼实验小鼠(又名Jerry)也受到了更加细心的关照。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实验动物科学部的17名工作人员驻守其中,负责每日照料实验小鼠,保证设施设备的持续运行。

在接到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的通知后,实验动物科学部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联席会进行部署,动物部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紧急进行人员、物资的调配保障。3月13日上午,用户服务部门工作人员曹美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屏障内的那些实验小鼠,“它们的饲养不能停歇,肯定是要有人驻守现场,我就主动请缨,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进校。”曹美华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料,但她仍然在当天晚上6时前,逆行到校。


工作人员对屏障内实验小鼠进行健康巡查。复旦上医供图

每天早晨8点不到,工作人员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有的进入屏障保证动物健康饲养,有的在屏障外做好外围保障工作。曹美华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做好饲养人员和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我每天晚上要将第二天的实验预约信息统计出来,包括每个时间点的每一项具体流程,需要携带哪些物品进入屏障等,不同的物品要以不同的方式消毒,传递入屏障。我整理好这些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整理统计工作往往要进行到晚上8、9点。

在屏障内,每层楼的工作人员从日常的7-8人轮班减少到2人常驻,他们要负责实验小鼠换笼、加水、加料等工作,并且每天上下午两次巡查动物健康状况。同时,对于一些无法进入现场的科研人员的部分实验需求,工作人员也会代为处理。为保证屏障内始终处于有人值守状态,两个人吃饭、上厕所、休息都需要轮换。

责任编辑: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