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别让花式消费贷“坑”你没商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0-28作者:夜读团队





【第527期】

作者:吕京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10-22 02版)





别让花式消费贷“坑”你没商量

整形机构告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花点钱可以改变人生,如果没钱,可以借贷分期;包租公司告诉租客,花点钱可以换取安稳及优惠,如果没钱,可以借贷分期;成人职业培训告诉职场人,花点钱可以让你悄悄拔尖,如果没钱,可以借贷分期……近年来,“借贷”的字眼与营销话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张张“大饼”的诱惑下,不少消费者在“坑”里越走越深。据报道,华尔街英语的停业,把“借贷学员”们置于退学费无门,却要偿还高额贷款的两难境地,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贷款额度达到了6位数,有的甚至达到了40多万元。

贷款并非新鲜事物,人们常用的信用卡也是贷款消费的一部分。但如今,除了人们熟悉的车贷、房贷之外,还衍生出了教育贷、整牙贷、医美贷、租房贷等新型贷款,贷款与消费之间,存在了更加细化,也更加紧密的联系。倘若不加以严格监管,“馅饼”很有可能成为“陷阱”。

因为一旦贷款与具体的消费内容结合起来,再加上产品营销人员的“煽风点火”,很容易定向刺激消费者的花钱欲望,形成非理性贷款、非理性消费。鲍德里亚曾经提出过“消费社会”的概念,认为生活中的很多需求是人为建构出的,“消费贷”的盛行可以看作消费主义的链条从产品环节向资金环节的延伸,还有很多“坑”需要用法律与监管填平。

一方面,不少消费者碰到过莫名“被消费贷”情况,平台默认绑定某消费贷产品来分期付款,一些商家也会刻意隐瞒贷款事实,只是说帮消费者办理分期付款,一旦没及时发现,就会糊里糊涂地变成“贷款人”;另一方面,很多借贷平台打着利率低、放款快的旗号,实际利率却可能远远高于银行利率,并且会通过不法手段进行催还,前一段时间热播的《扫黑风暴》中的“美丽贷”便让观众们不寒而栗。此外,大多数“消费贷”都是直接将钱打入商家账户,这就把风险全部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一旦出现商家倒闭、卷钱逃跑,或者消费者对商家服务质量不满意又难以退费等情况,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治理方面,既要加快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与时俱进,做到重拳出击,拳拳到肉;也要建立起全链条、全过程的监管体系,适当提高业务办理资格门槛,严格审查“消费贷”各环节的从业主体,严厉打击非法贷款、非法催还、欺诈诱导等行为,切断商家与放贷方之间的灰色利益链条。如此,才能将消费贷引回正确航道。




主播 张艺琨

剪辑 何怡璇

视觉 杨渊凯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