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广西区委开展2021届广西高校毕业生双选会。 团广西区委供图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期间,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委联合教育局、司法局、检察院等单位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进校园活动。 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委供图
最近,北京市的外卖员、快递员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休息点”:小哥加油站。这是北京共青团依托社区青年汇及社会化资源建设的新就业群体线下服务阵地。
在这里,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服务类新兴青年群体可以实现歇脚休息、纳凉取暖、饮水热饭、手机充电、无线上网、图书阅读六项基本功能。小哥加油站是北京共青团“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团扎实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发挥团的组织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服务、措施赢得了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的好评。
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大局
“我为群众办实事”,字里行间为全团提出鲜明要求,必须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工作,凝聚青年力量,服务社会发展。
国庆期间,山西省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强降雨致175.7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
山西省各级团组织闻“汛”而动,筹措物资,迅速组建起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火速集结防汛救灾一线。
团山西省委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专题部署全省共青团参与防汛工作。各级团组织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密切监视汛情变化,积极参与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转移人员物资,守护派驻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及时开启“及时雨应急救助平台”灾后重建捐款通道及“三晋文明守望专项基金”灾后重建筹款通道,向山西省清徐县、平遥县、祁县、孝义市、霍州市、翼城县、乡宁县等地逐批拨付善款。
同时,由团山西省委指导成立的山西新青年应急救援队先后辗转清徐县、孝义市、介休市、小店区、晋源区等地开展救援,筹集生活物资500件、冲锋衣600件,参与救援500余人次,救助受困群众5000多人,救援行程1000多公里。
四川青年也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奔赴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泸州市泸县。9月16日,这里发生6.0级地震。
在泸县地震5个集中安置点,团四川省委组织青年力量开展了“守护家园,我爱我的祖国”抗震救灾青青儿童乐园国庆主题活动。活动依托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重庆市江津区创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泸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泸县城区幼儿园等组织和单位,招募县内青年志愿者参与,通过趣味活动、互动游戏、党史故事宣讲、受灾青少年分享抗震救灾感恩故事等形式,让受灾青少年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学习抗震救灾英雄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其间,团泸县县委还走访包联村(社区)群众169户,宣传灾后重建政策,听取群众心声,并组织动员各乡镇(街道)、团属社会组织和服务团队开展“爱老助老”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今年以来,疫情防控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局部地区分散暴发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此,各地团组织随时做好准备,担当起疫情防控的支持力量。
9月2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等地突发疫情,全省进入应急状态。团黑龙江省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助力疫情防控紧密结合,第一时间向各级团组织发出部署,迅速作出组建青年突击队下沉社区支援疫情防控的决定,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全员报名。
9月23日,由10名党员组成的第一批“龙小青”青年突击队,火速投入到当时哈尔滨市区唯一中风险地区——爱达88小区参与志愿服务。国庆期间,团黑龙江省委又组建第二批“龙小青”青年突击队,机关党员干部全体轮流上岗,坚守爱达88小区接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承担物品登记、消杀、转递,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
国庆期间,福建省莆田、厦门、泉州因疫情仍未全域解封。福建各地青少年事务社工继续坚守抗疫一线,依托省级“12355”青少年服务台,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开展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人员排查、政策解读、防疫宣传及核酸检测等工作,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线上课程辅导、法治宣传等服务,共服务超100万人次。
因受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出现销售受阻情况,福建共青团主动对接漳州平和(琯溪蜜柚)、莆田仙游(文旦柚)两地,开展“团团助农”网络专场活动,帮助滞销果农解决燃眉之急,销售金额近40万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身影,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青年为防汛防疫、抗震救灾贡献了自己力量。
今年7月以来,国家出台“双减”政策,面对青少年暑期托管的需求,多地团组织主动“揽活”,发掘青少年服务潜力,创新活动形式满足青少年及家长的托管需求。
在北京,团市委就及时推出“盛夏有爱 团助成长—暑期志愿公益关爱行动”系列办实事活动,开展线下托管服务。在团市委安排下,16个团区委和开发区团工委利用社区青年汇开设21个“暑期欢乐创享营”、33个“少年实践团”,直接服务青少年1044人,开展线上、线下暑期青少年服务活动400余场,累计服务青少年7000余人次。其中“两新”青年子女1291人次,其他新兴青年子女491人次,困境青少年221人次。
在上海,团市委则发挥青年中心多元化优势,联动青联、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每月发布活动菜单,助力“双减”工作常态化机制。仅国庆期间,就开展相关活动153场次,服务2450余人次,涵盖减压手工活动、科普活动、乡村体验、志愿公益、亲子教育、应急救护培训等。
不仅如此,上海少先队还为市区两级青少年宫、学生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4家校外建队单位授旗授牌,为实施少先队幸福教育夯实组织基础。面向社区发布“15分钟幸福圈”活动菜单,内容包括“红领巾巡讲团”示范活动、小荧星“空中10分钟队会”等五类,以“点单”的方式送进社区,让社区内的队员们动起来。
在江苏省,为丰富校内课后服务供给,团省委在全省组织开展800余场“联青服务站”集中服务日活动。活动以“青春助力双减,服务全面发展”为主题,采取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的原则,走进“联青服务站”结对街道、村(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广泛参与实践。
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个个项目,不仅让家长对孩子暑期托管放了心,也让青少年过了一个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各级党政部门最为关心的议题。各地团组织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探索为乡村引入青年“活水”。
河南省“第一团支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了“第一团支书”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平台。超过60个派驻村的100余种商品在平台上架,为派驻村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河南各级团组织以县域团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爱心助农等形式各异的志愿帮扶活动1400余次。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乡村青年人才必不可少。对此,安徽共青团联合有关单位开展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评选工作、返乡创业青年培训等活动,引导促进青年择业向基层一线流动。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团委聚焦解决农民和基层一线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政策、科技、市场、信息服务,组织广大青年党团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为农服务,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同时结合农时和农事特点,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和农资打假专项服务。
团重庆市委选派两名机关干部赴城口县咸宜镇工作,同步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5名,在咸宜小学设立“乡村振兴·希望小屋”,新建咸宜村“青少年之家”实体阵地,统筹款物94万余元助力城口县咸宜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团重庆市委还举办了2021年重庆青创乡村旅游培训班,围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等培训市内涉农创业青年41名。
作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省份,国庆假期也是海南旅游的高峰期。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海南各级团组织以保障重点车站、重点岗位为主,在车站码头、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设志愿服务站点184个,组织招募志愿者达4603名。
在海南海口火车东站、汽车总站、万绿园等公共场所周边,游客随处可以看到,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向游客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并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引导车辆和行人文明有序通行。正因为有了这群青年志愿者,海南的碧海蓝天中更增添了一抹“志愿蓝”。
此外,各地共青团也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作为,为群众办实事。
团贵州省委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常态化开展重点人群走访、“四点半课堂”、青少年兴趣培养、社区活动、创业就业课程、环境美化治理等工作。
团河南省委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组织“共植青年林 保护母亲河”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联合新浪微博开展绿植领养河南站活动,活动宣传覆盖近30万团员青年。
甘肃团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示范活动,在全省青少年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倡导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理念。
江西共青团努力通过“社区青春行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如团南昌市新建区委举办社区“迎国庆·办实事”系列活动,文教路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免费为居民理发;长堎镇长安社区重点整治堆积物、清理墙面脏污、破旧招牌、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垃圾广告等。
河北省各级共青团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志愿服务活动2.58万场,帮助青年缓解赡养老人压力等。
服务青年群体的需求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各级团组织始终把目光聚焦到青年群体身上,从就业创业、婚恋、文化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帮助青年成长成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多地团组织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纳入到工作清单中。
针对青年具体需求和专业特点,贵州共青团举办了44场“千校万岗”线上线下招聘会;全省1318名高校团干部与4766名大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就业精准帮扶,帮助3366名同学实现就业。
在辽宁省,团组织提前部署,做好2022届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截至目前,辽宁省共有10所学校114名学生在“团团微就业”上完成注册,其中4人已经成功获得岗位。
10月1日,贵州银行黎平支行向青年个体工商户吴云霞发放了首笔130万元的贷款。
这是团贵州省委联合贵州银行推出的“青惠贷”小额贷款项目。团组织推荐的青年贷款项目通过“青惠贷”可享受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最优惠利率等服务。截至目前,包括“青惠贷”在内的相关服务已累计发放贷款3100万元。
为推动青年创新创业,河北省深化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区域中心建设。团河北省委已开展5期项目培训、项目路演和活动宣讲,联系服务青创项目581个。同时,河北共青团持续深化青扶贷项目,开展政策宣介11次,面向市县两级团干部培训3次,为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青年发放贷款65笔、629万元。
青年历来都是创新群体中的主体力量,但从创新到创业还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支撑。为此,重庆共青团举办了重庆青年创新人才训练营。训练营邀请技术、金融、管理、销售等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导师团队,帮助39名创业青年深度链接和挖掘创新资源。
重庆还通过举办2021中国青年企业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峰会,邀请知名经济学专家、企业家解读国家战略、分享创新经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青年企业家在渝共商发展、共谋合作。
在河南,共青团则借助举行相关赛事的方式,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河南共青团举办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共吸引全省91所高校12万名大学生2444件作品参加;同时,对接做好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郑州主会场筹备相关工作,筹办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暨“创出彩”河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为帮助青年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团江苏省委联合省青联、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无锡举办“江苏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并召开省青科协专委会会议,组织专委会专家成员为项目建言献策。并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2021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攀峰”系列寻访活动,聚集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博士及博士后等群体,重点发掘、培养和选树一批省内35岁以下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勇攀高峰、引领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广东省佛山市以举办“税惠大湾区 助企办实事”青年助企宣讲活动的形式,向港澳青年代表宣传相关税收政策,帮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和“国际汇税通”平台等。
近年来,青年婚恋交友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这个单身青年的“终身大事”,共青团组织自然少不了关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各地团组织为单身青年推出多种形式的交友、联谊活动。
在“七夕”传统节日期间,贵州共青团就充分整合资源,采取“省级示范带动+市州联动”方式,启动了“青春牵手·爱心同行”线上“公益+”交友、“青年之声·青春有约”、“邂逅绿博·缘来是你”等主题联谊活动,为全省单身青年搭建交友联谊平台。
同时,贵州共青团还将青年交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2+1”结对关爱模式,60对青年共同认领乡村儿童“微心愿”,“向善”的主题吸引全省2858名青年踊跃参与。
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主动联合其他单位,形成关注青年婚恋问题的“统一战线”。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北海启动“八桂青年游广西”联谊交友活动;联合总工会、区妇联、宁铁集团开展“红城打开·宁为你来”单身职工婚恋交友活动;举办2021年“八桂青年游广西”——活力龙城柳州工业文化主题联谊活动”,积极主动解决城市青年婚恋难题。
在河南省,共青团则整合线上平台资源,完善豫青恋数据库,打造集青年婚恋咨询、联谊交流、交友约会等服务为一体的公益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单身青年注册人数达7824人。线下牵线搭桥,开展交友活动。
在全国各地,学联、学生会组织也广泛开展了“我为同学做件事”服务活动,将青年聚集的高校作为服务工作的主战场,用各项贴心活动温暖青年学子的心。
在甘肃,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在党史学习、日常服务、光盘行动、学业发展、校园文化等方面推出典型服务项目10余项,征集意见建议100余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会联系爱心眼镜店,为150名家境困难的大一学生免费配眼镜,有效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围绕同学们在思想进步、权益维护、心理健康、就业分享、寝室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积极作为,努力使学生会组织成为同学们依赖信任的温暖港湾。
在吉林省,吉林共青团努力营造青年喜爱的文化生活环境。今年,吉林省“青年之家”正式运营,吉林省共青团广泛联系各类社会资源,免费向青年开放众创空间、青年学习社、青年驿站、悦读书社、运动基地、享学自习室、青春路演厅等功能阵地,组织各类活动170场次,参与活动青年7032人次,日常服务青年2111人次。
在贵州,团省委推出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借助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宣传方针政策、新市民城镇融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明乡风、推广普通话、普及法律法规、讲解生活常识、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八项教学内容,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技能,提升内生动力。目前,全省累计开课5283课时,培训群众111021人次。
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的特别需求
困难青少年群体历来是共青团组织服务的重点群体。他们大多从小就处在相对弱势地位。作为群团组织的共青团整合多方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将来自党和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温暖及时传递给他们。
让每个青少年不因家庭贫困辍学一直是共青团组织尤其是希望工程努力的方向。
在贵州省,共青团聚焦学业资助问题,实施“贵州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资助困难青少年1万名以上”圆梦助学、“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助学项目,2021年,拟资助困难学生1.2万名,发放助学金7000余万元。
团辽宁省委联合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教育扶贫”助学计划,通过一对一“定制”公益项目,为省内贫困地区困境儿童带去希望与温暖,团省委书记班子通过一对一“定制”公益项目的形式分别资助了阜新市4名困境儿童,为他们解决学杂费及部分生活费。
在广西,共青团组织依托“希望工程”向社会募集资金185.52万元,为田林、都安、隆安等地1041名学生提供学业资助。
除了对困境青少年个体的资助,各地团组织还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青少年学习硬件设施,营造完备的学习成长环境。
国庆期间,山东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国庆关爱活动,组织动员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等,赴“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家中开展关爱服务,为困境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点亮微心愿等服务,并组织受助儿童体验城市、听老革命前辈讲过去的故事、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及开展实践活动。
在广西,共青团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情暖童心 希望同行”活动,为3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赠送“希望健康包”。
河北共青团发起希望工程“科技萌娃”公益项目,为100所农村学校购置科技实验室的硬件设备。
与其他青少年群体相比,困难青少年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少。为此,团湖南省怀化市委开展了“七彩阳光 快乐童年”——“逆风飞翔 快乐成长”活动,青年志愿者带领2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来了一场3天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接受亲情陪伴。
团吉林省委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级团组织集中开展“圆梦微心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收集整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微心愿,并积极发动团员青年、青联、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累计实现书籍、文具、衣物等各类微心愿7360个,总价值超199万元。
在帮扶困境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各地团组织还关注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
河南共青团开展健康教育、疾病救助等健康公益活动,实施“爱卫健体计划”公益项目,开展爱眼护眼行动,改善学生不良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为希望小学1000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并组织专家开展预防眼病健康知识讲座;为全省希望小学及乡镇寄宿学校捐赠抑菌除螨洗衣液7500箱,价值105万元。
河南共青团还开展了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为帮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心病儿童及时就医,对符合资助条件患儿提供资金支持,共资助29名患儿,划拨资金合计36.43万元。
今年河南省先后经历洪涝、疫情“大考”,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及时开通热线24小时为受灾青少年及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大家消除紧张恐慌心理,以积极心态面对灾情,筑牢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心理防线,累计服务青少年1700余人次,并创新开展向受灾群众安置点派驻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服务志愿者线上精准招募、建立心理服务志愿者人才储备等工作方法,不断拓宽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渠道。
贵州共青团组织实施“乡村儿童心理引导员”培训项目,在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镇中心小学举办首期全省“乡村儿童心理引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青少年的能力素养。
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等困境青少年,湖南省实施“逆风飞翔·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引进2985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为全省亟待帮扶的1400名困境青少年提供每人1000元资助,为250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捐赠1.1亿元意外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全力打造为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服务矩阵。
团湖北省委持续推进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飞计划”,以染疫家庭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投入资金90万元,采购社工机构、心理服务机构等组织的26个服务项目,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司法服务、关爱帮扶。
除了常规的心理服务,广东省东莞团市委还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亲子关系改善系列活动,围绕青少年人际交往及家庭沟通、情绪管理与亲子互动等问题,以轻松游园、主题班会、亲子沙龙等形式,开展“学做沟通大使——青少年非暴力沟通宣传活动”“我的游戏我做主”家庭沟通班会等亲子沟通活动,帮助青少年及家长学会正向沟通,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促进亲子关系。
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发挥团组织优势开展了各种特色服务。
“童心港湾”是团江西省委服务留守儿童的重要抓手。全省各地建设了18个“童心港湾”,通过选配“童伴妈妈”组织志愿者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截至目前,专职童伴妈妈全部配齐,情暖童心志愿者队伍每逢节假日都会到童心港湾陪伴留守儿童,让“童心港湾”的假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成为村里留守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针对留守儿童,辽宁共青团开展了“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快乐童伴计划,活动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开展服务活动。截至国庆期间,该项目累计开展活动95场,服务学生6270人次,参与社工及志愿者206人次。
团重庆市委联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开展“12355”青少年成长大课堂活动,在10所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预防校园欺凌知识宣传,覆盖中小学生1400余人。开展儿童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矫治等调研,形成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问题建议等成果,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等。
在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正成为共青团组织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的重要途径,推动新时代共青团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