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拾遗

青春川师SICNU  |  2021-10-23

叮咚~~

《狮山青年》来报道啦

青笔是狮山青年

专属文章的收录栏目

以文字记录故事

用故事传递温情


今天青小狮

又带来了怎样的文章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ello autumn

Say goodbye to the heat of August.


仿佛时间重叠又重叠,手中这一方纸对折下去,秋日的边角便又露了出来。这个季节将暑气扫尽,人们添起衣裳,纷纷追逐晴光,而走在路上,又会被渐凉的风卷进另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柔之中。


    将一片落叶夹进书页里,把盈了满怀的秋日好好盛放。希望今天分享的秋日文学能让青小狮们感到些许秋的气息与乐趣~



One



#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是木心先生在晚年写成的一本诗集,全书分为甲辑、乙辑两个部分。甲辑主要收录诗歌,记录他的喜爱与行过,乙辑则为俳句集,聚集不可多得的偶然瞬间。


在正文开始前,有一页木心先生手写的《素描旅者》:“或在保持白昼温度的麦穗上/灰色粗布下的肌肤极富弹性/田野,森林,日出,晚霞,月光 ”,似乎那里确有素描旅者专注研究画道,我们则在一旁将他一齐框入这派秋日天光里。


读这本小诗集,很难不喜欢上木心。他是风趣的、敏锐的、机灵的,每一个隐含在诗中的物体,都饱含着爱意。艺术家用内心的剧情创作,他也用内心的柔情来写,他忧心于世纪的期望,不爱繁密的雨而喜欢绵绵的雨。他的夜色是包容的,白日的一切都早已消解成了慕尼黑餐厅里的燕麦包与盛满的白啤酒。


跟木心自己所说的一样,他爱讲些俏皮话。有趣的语言往往都是轻的,没有起承转合,灵感跃动诗中。


这本诗稿结束的那天,是九月的法兰克福,秋日气息同街头的大型展览一起,激愤而安详地铺张着。穿着戏服的歌唱家在剧院门口吊嗓子,推拉着气息,将其融入清秋的风里。坐在枫树叶下的木心,像听见叽叽喳喳的声音响个不停,故搁了笔,取名“云雀叫了一整天”。


声或许没那么相像, 但人若能自得其乐也就像了。



Two



# 古都

川端康成



“总会有什么也不想的幸福时刻吧。” 书中这样说。然而幸福是短暂的,孤单却是长久的。


一书读毕,纷繁美绝的日式景观背后是满溢的物哀之美,是浸在字里行间的寂寞。是啊,生命本寂寞。一如门前那两株永不能相见的灿烂的地丁花,深山竹海处的尼姑庵,破旧多年且无人问叩的格子门。


《古都》主要讲述了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际遇。在古都京都内,被织锦商户收养的千重子出落成了美丽优雅的少女。祇园节夜里,她遇到山村姑娘苗子,惊讶得知两人竟是孪生姐妹。

她们互相思念,却因身份悬殊无法相认,最终在冷雨中无声告别。双胞胎姐妹的两般命运,淡淡的,蒙着一层纱,好似幻影。


全文的描写清淡平静,语言简约含蓄,好似幽幽流水无声流去;文意却自由飞动,其韵悠长。四季流转,人生无常,苗子为了姐姐拒绝秀男的表白,千重子和苗子身份有着巨大反差……作为美学范畴的“幽玄”和作为哲学范畴的“物哀”在《古都》中达到了一个极致。


“要是所有人都是双胞胎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就净认错人不就麻烦了吗。秋季相遇,冬季分开。苗子后退一步,眼睛湿润了,人的命运真难聊啊。我不愿意妨碍小姐的幸福,哪怕一星半点。也许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是长久的。小姐这可能是我一生的幸福了,趁别人没看见我回去了。”


“爱别离”是人生七苦,读完不禁让人悲从中来,瑟瑟秋意猛然从脊背升起,心中生出无限寂寥与怅惘。



Three



# 斯普特尼克恋人

村上春树



《斯普特尼克恋人》是村上春树在199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同他既有的风格一样,该作品总体基调冷冰冰的,但这却使得他作品中表达情感的瞬间显得尤为珍贵,像翻越了几个峡谷后终于看见了炊烟,也像在偶有北风的秋天给你披上一件衬衫。同时,这部小说也被认为是村上的转型之作。


 沉湎于文学创作的堇爱上了年长近二十岁的敏,当一切声音都被抽空,在希腊海岛的房间里她们不再将这份爱看作坏癖,明白感情同河流一样不用阻截。

然而清晨来时堇却失踪了——她发现原来恋人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其灵魂早已在一个诡诞的夜晚被永远留下了,二人的结局终究还是如同秋叶一般,各自随风飘逝。在异性爱恋之中徘徊到绝望的少女,将支点放在同性的身上,如此渴望睡进她的眼睛,而互相存在的结果却依然逐渐接近于零。

人为何孤独至此?村上在平淡的述说中,隐起狂想与遏抑,进行了一场“对人类孤独本性的探究”。


这一份贯穿全书的孤独感,其实在小说标题中就有了清晰的指意。

斯普特尼克是苏联发射的一颗人造卫星,传递空旷而无声的波动。堇和敏虽一度将对方当作最为亲密的旅伴,但其结果最终也会像斯普特尼克一样,“作为孤独的金属块在畅通无阻的宇宙黑暗中偶然相遇、失之交臂、永离永别,无交流的话语,无相期的承诺。”


读完此书,这种“宇宙式孤独”给人的感觉像一个人在秋日的林间行走,除却“沙沙”的落叶声,周遭只有自己一人,自己也是空空荡荡的,连自己到底是什么都说不上来。

让人感到了迷失,自我的迷失。迷失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迷失在忙碌与不断地挣扎中。

虽知道对于存在的探索的终点已是哪里也抵达不了,虽知道所谓理解,通常不过是误解的总和。



Four



# 十三夜

樋口一叶



《十三夜》是日本十九世纪日本女作家代表樋口一叶的中短篇小说集。她在仅有的二十四年人生的末期开始创作,虽常被定义为通俗文学的作家,但其文章的精妙之处却更在于一种开放式的结尾

同时,她擅长拟古典文体,将故事的抒情性与叙事性融合得极好,既有气韵亦有表现力。也就是这些特征,让她在短短五年时间占据日本文学的一席之地。这部短篇小说集《十三夜》便是她少有的被译为中文的作品。


 读《十三夜》,我们可以通过一叶寄居在东京一隅的视角,望见世人生活之百态,她的叙事恬淡和缓,不疾不徐地带领我们路过完整的一天——白日温暖,夜时凉爽。十篇故事都在写情,却以各不相同的方式隐忍着。在萧萧声遍响的秋季,随意翻开一篇,随着悲哀的往事和歌。


“至此,信如才寂寞地回头看,只见羼红的友仙染碎布在雨中淋湿着,那红叶美丽的图案,散在自己的脚边。”


印着秋日红叶的衣裳凋零了,悠悠然不知要飘向何处。正如她的文字中带着的惘然的哀伤感,是没有棱角的一道,轻轻柔柔地划过去却留下无处躲藏的伤,然后所至之处目光疲软,一切来得稠密。


再一次读樋口一叶时,总会觉得自己是只弓着背行过墙梁的猫,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尽了,最后却还是选择不顾那些冷淡的部分,将它们伸成一个秋日午后的绵长懒腰。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