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历史偶遇!四代上大人共续一个“爱国梦”!

上海大学  |  2021-10-21

近一个世纪的跨越

却是祖孙四代与上大的“偶遇”

他,曾热血于革命

他,曾岁高却不停于学

她,兢业于上大校园

他,正投身于航天产业

祖孙四代

不同的是时代,不变的是那拳拳爱国心

百年上大世代情缘

“久久溯源,百年传承”。【校友之声·青听】聆听岁月之声,触摸旧时光里的上大印记。 上海大学的革命精神哺育了像邓伟志父亲邓果白、郭亮的伯祖父郭毅这样的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青年,我们要讲述他们的故事,颂扬他们的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在上海大学近百年的历史上,我们曾介绍过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一家祖孙三代的百年上大情。实际上,在上海大学还有一个祖孙四代都与上海大学结缘的家庭,就是郭毅与他的后代。


01

初遇上大接受革命洗礼

郭毅,原名郭云舟,又名郭君毅、郭均宜。江苏南汇泥城(今属上海浦东新区泥城镇)人,1905年出生。郭毅幼时就读于家乡发蒙小学,1920年就读于南汇县第六高级小学,在语文老师林钧的教育和影响下,接受了爱国进步思想。小学毕业以后,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南汇县师范学校。1924年,郭毅考进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从保留在上海市档案馆(档号:D10—1—3)的《上海大学毕业生名册》中可以查到,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十四年度(即1925年)第二学期毕业生(甲组)”这份名单中记载有“姓名:郭毅;籍贯,江苏南汇”。与郭毅一同考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还有他的小学老师、也是他政治上的启蒙人林钧以及他的同乡、小学同学周大根(当时周大根是以周秋萍的名字在上海大学注册的)。



1924年到1925年是上海大学办学的全盛时期,在社会学系集中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宣传家、理论家,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施存统、任弼时、萧楚女、蒋光慈等都在学校任教。郭毅的老师林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在进上海大学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郭毅也就在这一时期在上海大学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02

志同道合投身革命洪流

1926年9月,正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展之际,郭毅同周大根、赵天鹏、宋益三、赵振麟等五人,自称“五丁凿路”,离开上海来到武汉,周大根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郭毅则考入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训练班。结业后,郭毅正式加入北伐军,在36军下属一个师政治部任宣传干事,踏上了北伐战争之路。1927年5月17日,武汉国民政府所辖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率部叛变,卫戍武汉的革命军、工人纠察队在叶挺的指挥下击退叛军,使武汉国民政府转危为安,郭毅随部队参加了平定夏斗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毅与部队失散,辗转回到自己家乡,先后在鲁家汇观涛小学、崇文小学任教。1930年,与胞弟郭珊一起在泥城东开了一家小商店。兄弟俩开店除了养家糊口,更以小店为掩护,秘密联系参加地下斗争的革命同志,并主动对被捕同志的家属予以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1935年,郭毅与周大根被在上海闸北“五卅”小学任校长的林钧聘为教员,在纪念“五卅”运动十周年之际,他与周大根一起创作了《“五卅惨案”周年纪念歌》,在校内广为传唱。1936年,郭毅回到泥城崇文小学,与周大根一起又创作了《崇文校校歌》《戒毒歌》等进步歌曲,并在学校内外组织教唱,他们号召国人远离毒品,对青年的思想启迪有着重要教育意义。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开始,8月13日,上海爆发淞沪抗战。郭毅在上海大学的同学周大根回家乡与吴建功一起组建了“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简称“保卫二中”,周大根任中队长,吴建功任副中队长,郭毅担任参谋一职。“保卫二中”是浦东地区第一支真正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曾发展到200多人,设立五个分队,众称“模范部队”,深得百姓拥护,但这支抗日部队却是日寇的眼中钉。1938年12月16日,日军对“保卫二中”驻地进行扫荡,周大根率部与敌人作顽强斗争,激战近6个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周大根等2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这次战斗开始之前,郭毅因咯血离开部队,在吴建功家中养病。噩耗传来,他悲痛欲绝,义愤填膺,顾不上身体虚弱即刻回到泥城,参与料理烈士们的后事,并组织了追悼大会。

1939年,郭毅奉命打入伪军丁锡三的部队。为了说服丁锡三反正抗日,郭毅在部队创办教导队,担任政训员,当获悉丁锡三将秘密围剿抗日游击队时,郭毅不顾危险连夜赶到大团报信,提前通知抗日游击队迅速转移,避免了损失。郭毅还坚持策反了丁锡三伪军中的一部分武装加入抗日队伍。1941年,郭毅随林钧到浙东国民党江南挺进总队开展工作。为了筹集经费,他们说服家人变卖家产。1942年,郭毅由于咯血不止,经批准离开部队返乡养病,在途经杭州湾海域时被国民党军队劫持并杀害,不幸逝世,终年37岁。郭毅的事迹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以《一个抗日爱国的进步青年——郭毅》为题,编进了《浦东革命前辈风云录》一书。

郭毅早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和理论的教育。他自己也不曾想到,与上海大学的母校情,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郭家四代与上海大学这个响亮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03

祖孙四代传承上大薪火

郭健,郭毅的侄子,生于1931年,党龄71年。郭毅和郭珊棠棣情深,郭健作为郭毅的亲侄子,耳闻目睹郭毅大伯等先辈为祖国献身的事迹,他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他长期在上海郊县担任党政工作;1984年,他担任中共奉贤县委书记(兼任奉贤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1986年,担任宝山县政协主席、人大主任等职,为宝山县、吴淞区合并(组建宝山区)形成新格局做了大量工作。他曾多次被选为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代表。 1988年2月,郭健来到上海大学文学院高等教育专业证书班学习,1989年7月毕业。



郭亮,生于1963年,党龄28年。她1985年到上海大学(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曾任上海大学计算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大学离退休党委副书记(兼任党委纪检员) 等,她把离退休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曾荣获上海大学“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高校系统先进退管工作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郭唯博,郭毅的重孙,生于1982年,党龄15年。2001年考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毕业。目前在上海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下属的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在集团中,他参与技术、管理和党建工作创新,自觉投身到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中。曾获上海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