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防疫答卷的“最大参考价值”

中国青年报  |  2021-09-28作者:郭剑

    9月2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女足决赛,看台上为比赛双方加油的球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9月27日凌晨雨还没停,仍有数十名记者在“闭环”状态下的全运村(媒体村)联合办公区排队办理离村手续——9月27日,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举行,本届全运会在陕西举办的31个大项、358个小项的竞技项目,已于9月26日全部完赛,而8个大项、82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在9月25日便已全部完赛——数千名记者陆续离开工作和生活了两周的“全运战场”,而离村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离村24小时之内再做全运期间最后1次核酸检测。

    参加闭幕式报道的记者,则需要执行更严格的核酸检测程序:提前48小时进行双采双检(两个咽拭子和两个鼻拭子),而为了保证闭幕式人员顺利返回全运村,组委会的温馨提示还包括“建议27日中午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以免“进入全运村时核酸数据超时”。

    国内最大型“赛事闭环体系”

    “避免核酸数据超时”的意思,是每名位于封闭区域的全运会参会人员手机中的“全运通”小程序,要保证“4个绿码”。“4个绿码”是进入全运村的必要条件,只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疫苗接种”、“每日健康打卡”和“疫情风险数据匹配”4项内容保持绿色健康状态(符合十四运疫情防控要求),才能进入全运村大门。

    “全运通”是本届全运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防控的创新举措,小程序通过技术手段来完成“防疫前置、远端防控、赛前验证、赛后跟踪”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以往历届全运会赛事,只需报名时制作相应证件便可在许可区域内通行(开、闭幕式及高需求赛事则需额外报名)——但本届全运会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赛场(西安市内15个竞赛区域,以及包括榆林、延安、安康、汉中、宝鸡在内的12个西安市外赛区)与全运村实行“闭环管理”。对于国内最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而言,如何保证上万名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以及数千名媒体记者,在“闭环”范围内展示项目魅力、完成本职工作,才是最大考验。

    更何况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全省约有90万人工作在直接涉及赛事运行的各条战线:组委会给出的数字表明,自十四运会第一场正赛开赛以来,仅赛会志愿者累计上岗便超过12万人次,城市志愿者累计上岗超过10万人次,社会志愿者累计上岗约28万人次。如此庞大、复杂的赛事系统能够顺利运转,至全运会闭幕仍无一例新增,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全面防控疫情的背景下举办一场大型体育赛事,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确保十四运会顺利举行,我们坚持精准分类管控、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人员闭环、场地闭环、驻地酒店闭环管理,对运动员、裁判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和开幕式观众进行封闭管理。充分发挥“全运通”平台功能,对所有涉赛人员进行后台审核,及时提醒涉赛人员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陕西省副省长、十四运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方光华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本届全运会所有赛场对观众开放,但严格按场馆座位的50%售票,要求观赛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14天健康打卡、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对观赛人员与涉赛人员进行物理隔离,坚决防止交叉。”

    最大限度的“工作空间”和“观赛空间”

    “(在全运村里)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但这就是工作,我们也习惯了。”负责全运村楼栋卫生清理工作的范阿姨说:“我感觉大家的卫生观念都很好,很多房间里面口罩都是专门处理的,没有乱扔。”

    个人卫生意识的增强,不但是对严格防疫政策的最好补充,更是“以预防为主”的保障前提。全运会期间,记者并未听闻全运村发生违反防疫规定的恶性事件,即便一时疏忽导致核酸检测超过48小时有效期的进村人员,也会在全运村入口设置的核酸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并耐心等待结果——全运村内的核酸检测点早6时至晚24时运行,扫码检测三四个小时后,检测结果便能反馈至“全运通”程序。

    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要消毒,停车场的地面每隔两个小时也要消毒,全运村内的所有功能区域,更是配备了齐全且数量足够的卫生用品:酒精湿巾、消毒洗手液、口罩都是标配,需要同时接待数百人的餐厅,用餐区域有透明隔板隔开位置,保证“单人单位”,而在所有取餐区域,工作人员总不忘提醒大家“取餐时佩戴口罩”,绝大多数就餐人员均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吃一顿“健康卫生餐”。

    封闭区之外的疫情防控任务更不轻松。本届全运会赛事各比赛场馆允许最大容纳量的50%观众购票入场观赛,现场观众的呐喊助威,更好地激励了运动员奋进拼搏。渭南的举重赛场,数百名观众不仅为奥运明星选手欢呼,也为勇于向奥运冠军发起冲击的“非著名”选手加油打气;咸阳奥体中心,全运会U20男足决赛日遭遇大雨,但中场休息时仍有远道而来的球迷通过安检扫码入场,希望在看台上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呐喊助威……

    最多能容纳6万人的西安奥体中心(承接开、闭幕式及田径比赛)在本届全运会期间创下“现场观赛人数之最”:有苏炳添参加的男子百米决赛当晚的竞赛单元,总共17250名观众持票扫码入场,这是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体育赛事现场观赛人数最多的一场比赛——仍然是“零感染”、“零新增”。

    陕西全运会为其他赛事的举办提供了参考标准

    “参与赛事人员和观众之间都有细致的物理隔离措施”,据陕西省卫健委副主任、全运会组委会医疗卫生部驻会副主任马光辉介绍,陕西全运会的疫情防控政策“吸取了东京奥运会的教训”“加大了整体防控的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参会人员(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工作人员)制定具体细致的防疫要求,进行分类管理”。

    十四运赛事运行期间,福建省和黑龙江省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状况,相关部门给出的数字是“累计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陕涉赛人员346人,分流和闭环运转122人,安排相对独立的食宿环境,保证赛事安全运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在总结十四运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全运会“实现了办一届安全健康运动会的目标”,“各代表团严格按照组委会防控要求,对运动队进行赴陕前的封闭训练,并主动承担了4200余名技术官员的封闭管理工作。福建省代表团服从大局、积极应对,在本省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情况下,主动精简代表团参赛规模,积极配合组委会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赛事安全。”

    毫无疑问,陕西全运会的“安全举办”,为我国即将于今后两年还将相继举办的多个国际性大型综合赛事提供了最恰当的参考标准。

    今年10月至12月,北京冬奥组委将举办10场国际测试赛、两场国内测试赛和3次国际训练周,根据赛区所属地防疫要求,“闭环管理”和“一馆一策”将成为防疫方案核心内容。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举行开幕式、2月20日举行闭幕式,预计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选手来到中国参加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争夺(2018年平昌冬奥会有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2922名选手参赛),防疫严格程度与工作量亦将大大超过本届全运会。

    而在北京冬奥会之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明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成都举办,第19届亚运会将于9月10日至9月25日在杭州举办——趋向平稳状态的中国疫情控制是得以举办大型国际性综合赛事的前提条件,虽然任何一项大型赛事都是对主办方的高难度考验,但有了本届全运会交出的一份优秀防疫答卷,人们有理由相信明年的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还会交出更优秀的防疫答卷。

    本报西安9月27日电

责任编辑:曹竞,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