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2021-08-14 06:54
“十四五”开局之年 下半年经济应该怎么干?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上的第一步能不能走好至关重要。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那么,下半年要怎么干,才能确保全年目标如期完成呢?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释放了许多重大政策信号。

2021年上半年,“十四五”开局的第一步,中国经济走得平稳而有力。12.7%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成为亮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为中国经济带来新机遇;外贸更是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不过,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传递出一个有关经济形势的重要信号。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下半年,稳增长压力或将有所加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一方面随着基数提高,另外一方面随着上半年促进经济快速回升的一些因素,比如说像出口快速增长,还有比如说房地产这些带动作用都比较大,这些因素在下半年都会逐步减弱。”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因为下半年外需出口增速,可能会进一步回落,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内需。但是相对投资而言,消费增长可能还是相对恢复较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更好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正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客观判断,中央政治局会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释放出几大重要政策信号。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宏观政策的主要功能就是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会议强调,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这就意味着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周期更长,要未雨绸缪,做前瞻性精准性调整。

宏观政策做前瞻性调整,突出表现在财政政策上。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也就是会更加注重政策实施的效果。在“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方面,财政必须兜底。同时,基建投资在稳增长上的作用将提升。会议要求,今年底明年初要形成实物工作量。也就是说,政策要落实、落地,钱花出去了要看得见、摸得着,真正能带动需求、拉动经济。

王昌林说:“一方面面临风险压力加大,我们要保住民生底线,保住社会大局的稳定。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特别是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促进基建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形成实物工作量,实际上要变成实实在在的增长。”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特别强调,要“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抬升了原材料成本,集中在下游的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也不断加大,经营困难,亟需政策助力。

温彬说:“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因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作为毛细血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对GDP、税收、创新这一方面,出口的这些贡献,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更大的稳定就业的作用和职能。就业稳定就可以使普通老百姓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这样可以更好地使我们的消费平稳增长,在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供”“需”两端发力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战略决策要执行好,有两项工作至关重要,一是扩大内需,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次会议就此都进行了部署。

针对扩大内需,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会议明确了两大抓手,一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一是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电商和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科技创新是关键。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会进一步提升消费和投资需求。会议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王昌林说:“从发展新格局来看,不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这都是两个关键的着力点。因为只有我们有强大的消费、强大的需求,才能够拉动国内大循环,另外一方面,我们只有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推动支撑整个国内大循环。”

纠正运动式“减碳”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一些地方为完成降能耗指标,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措施,急功近利,甚至一刀切执法,“减碳”工作没有有序推进。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运动式“减碳”的苗头,中央及时予以纠偏。会议强调,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防范风险“房住不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新征程上,防风险、严监管仍是重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温彬说:“这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负债率过快、过高的情况,这使一些地方政府财务负担加剧,债务风险也在增加。包括当前我们加强了对一些互联网公司反垄断审查,包括还有一些信息安全管理的完善,这些都是当前可能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转向,继而带来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这样的话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波动。所以我们的政策还是要根据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使我们的政策更好应对外部风险。”

关于房地产市场,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释放出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定不移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鲜明信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是下半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同时,会议强调了加快发展租赁住房的政策导向,并提出了要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对症下药”促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我们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就业、生育政策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会议也作出了部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会议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要改进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超2亿人,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跟上。尽快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将有效促进新经济、新业态更好发展。

针对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会议也对症下药,提出要完善生育、养育、教育等政策配套。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生育率持续下降,背后有教育医疗住房价格高、负担重,以及女性生育机会成本上升等社会原因。只有“生得起,养不起”的生育焦虑缓解了,才能真正提高生育意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余淼杰说:“除了在政策上鼓励生育以外,还要做养育和教育一体化的工作。其实可以看到最近在教育产业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也是跟这个息息相关的。换言之,一切都是为了民生,稳就业是为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惠民生,所以老百姓的民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这次会议的一个精神和重点。”

2020年,因为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受此影响,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同比增速有可能持续回落。不过,这大多是因为基数的影响,不能因此得出中国经济走弱的判断。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虽然不少,但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综合各种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稳中向好,下半年有望保持继续复苏态势。只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就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制片人丨黄洁

主编丨刘宁

编辑丨屠志娟

摄像丨席鸣

责编丨温娜 时瑶

剪辑丨郑昱 苗佳亮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