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不悔”的小人物,助力脱贫的大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2-27作者:蒋肖斌
导读:有朝一日回望这个时代,我们的影像并没有缺席。

怒江大峡谷,位于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全长316公里,峡谷平均高差3000多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就藏在这峡谷中。作为珠海市支援丙中洛镇卫生院的医师,管延萍背着好几十斤重的医疗器械,一跋涉一整天,一干3年。

管延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坐落在海拔1400米的山坳中,去到外面的世界需要攀爬800米的悬崖,所以它有了个更形象的名字——“悬崖村”。村子也因此成了“网红”,“第一书记”帕查有格决定,要带着村民修一条路,先把“藤梯”升级成“钢梯”,再图发展旅游等产业。

帕查有格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盖宝村,有一支“侗族女子天团”——“七仙女”。盖宝村“第一书记”吴玉圣,是这个网络直播团队的缔造者。“七仙女”直播做饭、抓鱼、侗族婚礼……有啥拍啥。如今,她们在各平台的粉丝数加起来有几百万,为县里带动的收入则达3000多万元。

吴玉圣

2月24日,6集网络纪录片《劳生不悔》 上线,每两集讲述一个故事主题,分别记录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生的脱贫攻坚故事。

纪录片上线的第二天,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脱贫攻坚是一个“大故事”,讲述者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人物”。管延萍、帕查有格、吴玉圣……他们是助力脱贫的统计数据中的一份子,而影像则记录了伟大成就中的微小,甚至平凡瞬间。

在《劳生不悔》中,我们看到管延萍累计走访一万户人家,平均每天要走10户;阿土列尔村的村民背着洗衣机在悬崖上攀爬,看到他们和游客一同喝酒、唱歌;看到吴玉圣又当老师、又当学生地给团队上运营课,看到“七仙女”架起了直播杆……正如《劳生不悔》监制齐康所说:“有朝一日回望这个时代,我们的影像并没有缺席。”

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劳生不悔》从3个角度描述了扶贫的不同方式。4位医生从珠海深入怒江开展院院结对,推动了当地人才医疗队伍建设;悬崖村修好了“钢梯”,山脚的脐橙甚至等不到成熟,就被到来的游客买光;“侗族七仙女”3年开了800多场直播,为家乡带货。

扶贫也不仅仅是一个带头人的任务,更是村民们一起奋斗的热情,改善了物质生活,也焕新了精神面貌。帕查有格感慨,人要下山,钢梯要下山,但最要紧的,是思想也要下山。

在“悬崖村”,从零开始的村民学着开起了餐馆和住宿;原来汉语讲不清楚、手机也用不利落的村民,渐渐自如地在镜头前宣传村子;有养殖经验的人家,尝试用合作社模式创办养殖场……

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并没有回避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坎坷和问题:管延萍所在的医疗队第一次到村里,尽管大喇叭已经通知了全村,但一个病人也没来;支援怒江州妇幼保健院的张帼卿医生,回顾曾经的帮扶经历,遗憾自己不是一名全科医生;吴玉圣因长期扑在工作上,无暇顾及家庭……

云贵川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崇山叠嶂,交通不畅,三组摄制团队跟随扶贫干部实地探访。“云南怒江”篇导演王强在拍摄中手指受伤,为不耽误拍摄进度仍坚持在一线;“四川凉山州”篇的导演黄宛露是一个90后,6次前往凉山,单是“悬崖村”通往外界的2256级钢梯,她爬了不下数十次;“贵州黔东南”篇导演杜海在深入调研之后,选择以时下最流行的直播带货为切入点。

扶贫者、村民、纪录片的创作者,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劳生不悔”。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