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外籍人才流入量全国第一的城市

2021-03-26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姗姗

在浙江杭州,是什么吸引着诸多外籍人才前来定居?他们有哪些吸引人才法宝?又是如何服务到杭外籍人才的?

“我可以以中国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这里就是我的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地方,我决心在中国长居5年-10年。”

“杭州已经成为青年创新发展的沃土。”

“我在浙江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对外籍人员的尊重和包容,所以我愿意留在这里”

……

杭州

连续10年入围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

这座城市到底有哪些魅力?

2019年,于恒顺利拿到了中国绿卡,这对在中国生活了13年的他来说,是一种温暖的身份认可,“我可以以中国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这里就是我的家”。

让外籍人才、林德集团林德工程亚太区首席财务官于恒在杭州定居且有获得感的,除了他的工作,更有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对他的认可。他高兴地说:“我可以以中国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这里就是我的家”。

据统计,杭州连续10年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仅2019年的净流入达50万人,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一批又一批像于恒一样的青年科技人才来到杭州,扎根杭州。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疫情期间,杭州整体项目申报量呈上升态势。”杭州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傅立给出答案,“从求人才来杭转变为如今吸引人才主动来杭,这是杭州成功打造全球科技人才‘朋友圈’的表现。”

其实,外籍人才到杭州发展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

1994年,华鹰创始人、董事长熊樟友带着公司制造的赛艇到国外参展,被德国同行投诉抄袭设计。不服气的熊樟友找到时任展会主席、前国际赛联器材委员会主席、国际造艇大师克劳斯“喊冤”,“我们买不起欧美企业生产的赛艇,自然无法在中国普及赛艇运动”。

熊樟友的一席话触动了克劳斯,他来到中国,在开发战略、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和整改,为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华鹰带来了转型发展的第一道光,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一个人带动一大片”效益在华鹰不断升级,在全球引智计划的吸引下,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的13个国家船舶行业的外籍高端人才来到华鹰,并培养出60多名中国本土游艇设计人才。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娜漪曾放弃在伦敦政经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她在国际人才驿站的帮助下,在下城区自主创办了一家新媒体营销公司,“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杭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杭州,创业孵化器不仅帮助到中国创业青年,也让不少外籍创业青年人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疫情期间,我们研发了用于核酸检测的便携式测试仪。”陈思夫妇从小移民瑞典,有了孩子后又举家从瑞典回到杭州创业。在陈思看来,杭州已经成为青年创新发展的沃土。

引来了人,下一步就是留住人。

“杭州尤其鼓励规模较小的企业聘请外籍专家,政府给予资金补贴,让一些受困于资金限制的企业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傅立介绍。

来自巴西的戴妮正是萧山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的一名外籍青年。3年前,她为了帮助更多来华工作的外籍女性实现职业成功,创办了女性领导力社群SheUp,“我在浙江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对外籍人员的尊重和包容,所以我愿意留在这里,也希望让更多的外籍女性在中国、在浙江杭州收获事业、生活等方面的成就。”





【责任编辑:杜沂蒙】

要闻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文化

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