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在肯尼亚训练。何杰供图
25岁,很难真正理解“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即便是25岁的中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
但过去一年,从再破全国纪录,到北京半程马拉松陷入争议,再到巴黎奥运会失意而归,何杰的经历像一列从最高点出发的过山车,垂直速降,览尽雄心、愤怒、迷茫、平静,回归纯粹后,26岁的他开始认真体会马拉松和人生的关联。
12月中旬,何杰等中国田径选手前往肯尼亚埃尔多雷特开启为期3个月的外训征程。每次跑完一堂40公里的大课,他几乎能把自己“拧干”,沉重的包袱、多余的顾虑裹进汗水,落到地上,渗入红土、公路、石子路,和基普乔格、基普图姆等肯尼亚马拉松名将的汗水一起,“浇灌”着世界马拉松选手的“朝圣之地”。
最近,何杰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训练视频,这是他“很有状态”的表现——他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睡眠、迎来了26岁的生日,“身体状态和训练节奏都慢慢回来了”。
“敢跑”206的人
岁至年末,回望2024年的中国体育,“马拉松进入206时代”是一笔浓墨重彩——3月24日的无锡马拉松,何杰以2小时06分57秒获得国内男子组冠军,将中国马拉松带入“206时代”。
这是马拉松全国纪录在一年内被第四次打破。去年3月无锡马拉松,何杰、杨绍辉就曾创造历史,他俩以2小时07分30秒和2小时07分49秒的成绩双双打破尘封近16年的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夺冠的何杰将任云龙在2007年创造的全国纪录提升了45秒。去年年底的日本福冈马拉松上,杨绍辉以2小时07分09秒夺得赛事亚军,又将何杰的纪录提高了21秒。
“杨绍辉破了我的纪录后,我就想破回来。”为了夺回纪录,何杰在肯尼亚进行了扎实的冬训,最终再度成为全国纪录保持者。在他看来,这一代运动员已经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更强大的对手能成就更快的自己,从而迎来更快的中国马拉松”。
“风格变了,以前为了保名次,比赛方法相对保守,现在整体成绩上来了,大家都想拼一下,去冲击自己的最好成绩,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变化。”何杰记得,他和杨绍辉曾认真地讨论过突破的意义,“只要有人能揭开前辈的纪录,近两年内,中国马拉松可能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因为大家有信心了,就敢跑了。”
两人打赌“看谁先进206”,何杰率先交卷。实际上,给中国马拉松带来更多可能性的何杰,当年是因组队参加马拉松团体赛被选中“凑数”的,他甚至记不清自己第一场马拉松的具体成绩,“2小时28分,精确到几秒还真不知道”。
但何杰清楚,“马拉松救赎了我”。在20岁之前的运动生涯里,他从未在场地赛中登上过领奖台。转战马拉松后,他不仅成为领奖台常客,更跑出一腔孤勇,“我的风格就是不用别人带,尤其跑到最后,很多对手不敢跟,但我敢在极限边缘试探。”他记得教练肖丽反复说:“跑到最后,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你得跟自己较劲,任何人都带不了。”
慢慢地,一个人的“不怕跑崩”演变成一群人的“敢想”“敢跑”。
和“那个男人”在低谷相遇
但对何杰来说,2024年更像一位擅长编织戏剧冲突的导演,在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毫无预兆地切换“低谷”的情节。
4月14日的北京半程马拉松,何杰以1小时03分44秒的成绩夺冠,但比赛直播画面显示3名外籍选手疑似在终点前故意放慢速度,这一幕将他卷入“被保送”的舆论漩涡。
“我以前坚信的东西被瞬间推翻,我和教练都有些茫然无措。”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卷集着八方的声浪沉重地拍向何杰,他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带着愤怒和迷茫,迫切希望在巴黎奥运会上证明自己。他透露:“备战奥运,我的训练状态非常好,训练强度、训练量都远超在无锡破纪录前的情况。”
然而,巴黎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决赛,何杰仅跑出2小时22分31秒,排名第67位。他回忆,比赛第16公里,他出现胃痉挛,导致身体极点提前到来,他试图调整自己进入正常比赛的配速,奈何身体却再调动不起来,“我心里的想法太多了,太在乎别人怎么看,痛感就被无限放大了。”顶着身体的不适进行到了28公里,何杰瞥见基普乔格在赛道边走,一瞬间,他脑海里有个声音:“我是不是也可以走?”但这个念头刚闪过就被他迅速掐灭,“不能停,国家派我来是让我跑完这场比赛的,而不是走完”。
冲过终点线那刻,何杰鼻子一阵酸,失落与愧疚汹涌而来,他躲开混合采访区,“我好像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
短暂沉淀后,何杰在社交媒体上袒露心声,剖白了28公里处一闪而过的念头,但他写“我看到那个男人在赛道边走”,并没有点明“基普乔格”的名字,“一方面觉得太矫情,另一方面是不想给自己找借口,‘标杆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作为马拉松项目的传奇明星,第五次征战奥运会的39岁名将基普乔格在31公里处退赛,无缘奥运会三连冠。好友基普图姆的意外离世对他影响深远,而外界捕风捉影的猜想,让他深陷网暴,不堪其扰。
“如果我不经历今年北京半马这件事的话,他跑这个成绩我也很难理解,但有过相似的体会后,我对他的状态毫不意外。”何杰坦言,“42公里看似很漫长,但如果中间稍微有一点思想波动,就会影响结果。”
在巴黎最浪漫的赛道,何杰和基普乔格都穿着最亮眼的粉色战袍,但在低谷相遇的两个人,世界都是灰蒙蒙的。“在当时,我可能想跟基普乔格探讨怎么面对外界的声音,但现在,我更想向他请教如何突破瓶颈、继续提高成绩,回到马拉松本身。”于何杰而言,在比赛中无法发挥出最佳水平,仿佛置身于一场无法逃脱的噩梦,尤其他坚信“我的极限不止于此”。
再回来就是“春天”
情绪低潮期,何杰回家调整了一段时间,妈妈敏感地发现了他的痛苦,便主动跟他聊起“给小麦压苗”——绿油油的小麦苗长得挺拔,得用棍子和拖拉机压倒,这个看似“破坏”的举动,实际上能让小麦成长得更茁壮。“虽然我妈妈文化水平不高,仅能写自己名字,但她在用一个庄稼人的思路,跟我讲人生漫长,很多当下的困惑得从长远来看。”何杰坦言,北京半马这个转折点,“虽然不想经历,但站在未来回头看,也许这件事情真的让我变成熟了。”
愤怒、迷茫、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直到10月的大连马拉松,何杰以2小时14分41秒获得巴黎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冠军,他紧绷的情绪才稍有缓驰,“成绩一般,但证明了我还是我”。他将目光锁定在12月1日的日本福冈马拉松,2小时06分30秒,比他此前创造的全国纪录还要快27秒——这是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的男子马拉松达标线,对于想要提前锁定世锦赛名额的中国选手来说,这场比赛至关重要。
然而,在福冈的赛道上,何杰察觉到了心底一丝鲜见的“胆怯”,“按前面几公里那种速度,搁以前的话,我毫无意外会往前冲,但这次跑了6公里后,两分五十几的配速,我就有点儿心虚了,等再想去调动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最终,他以2小时18分16秒的成绩正式结束了他的2024赛季。
“何跑崩”,果然,新的“称呼”出现在何杰的社交媒体评论区。但或许是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何杰突然可以坦然地面对各种声音,反而警惕起比赛中自己突然的犹豫,“不敢冲,不是何杰的风格”。赛后,他主动问教练:“肖导,我又没比好,你会放弃我吗?”肖丽反问他:“你要自我放弃吗?”他答:“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我才多大,正是拼的时候”,但此后每次突破,“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厉害,只是纯粹地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
在肯尼亚冬训开始的第一天,何杰写下“再回来就是春天了”。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