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春思政课让更多优秀青年走进大众视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12-23作者:张文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年轻人应如何参与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农户对多年生稻的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吗?”“二十年来,是什么让您坚守在基层的教育岗位上?”12月22日,在云南共青团“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上,4位嘉宾的演讲让现场的大学生心潮澎湃,与嘉宾互动。

这是共青团云南省委举办的首场“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这一场是和云南大学合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向明,云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石来,丽江市第二中学校长、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张莉娟,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思媛是宣讲嘉宾。在昆明的部分高校青年师生800余人聆听了这节思政课。

王向明的宣讲,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

王向明的宣讲,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在回答观众提问时,他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很伟大,和每个年轻人都有关系。大家立足当下,学好专业,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都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之一。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张石来对青年参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种阐释。

走上讲台的张石来,拎着一只红色的塑料桶,桶里装着一株他和团队培育出的多年生稻品种,这一变革了传统水稻“一种一收”种植的科技成果,入选2022年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截至目前,多年生稻已在国内种植46.23万亩,并在14个国家推广种植,节约了种子和劳动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张石来讲述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支农爱农的情怀。

张石来说,多年稻的根系很发达,就像莲藕一样,也像云南大学农学院对学生的培育。同学们满怀期待进入学校,还对美丽的校园不熟悉,就从昆明坐高铁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再坐大巴车到勐海县,再换上电三轮一路颠簸到曼拉村的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多年来,师生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要顶着烈日冒着大雨,还要与小鸟、老鼠纠缠,因为它们会破坏了实验,导致实验失败。同学们从最初想“逃离科技小院”到“决心扎根科技小院”,从一开始下水田,人走在前面,水鞋落在后面,到后来在田里健步如飞,再到熟练地进行水稻移栽、插秧、取土、测土样、种子装袋、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设备,成为“六边形战士”。

张莉娟分享20年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历程。

“不是因为看见希望和意义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和意义。”张石来的这段话,也是张莉娟的心声。

20年前,作为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张莉娟,来到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中学支教。之后,她留在了丽江。20年来,她从乡村教师成长为丽江市第二中学校长,她说,是渴望知识的孩子留住了她,“只有坚持把一件事做好,才能把这个能量要传递给更多的人”。

李思媛讲述的也是一个“坚持”的故事。这名从怒江峡谷走出来的大学生,连续5年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怒江,在独龙江乡支教,走遍独龙江6个村落18个小组。有一年,独龙江遭遇了泥石流灾害,网络中断275个小时,供电中断188个小时,自来水中断67天,李思媛和研支团的同学们点着蜡烛给孩子们上课,烧木炭取暖,接雨水洗脸刷牙,两个月里,4个人吃完了200斤洋芋。

李思媛讲述连续5年到独龙江乡支教的故事。

“从独龙江出来,再大的困难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个事儿。”如今已是博士研究生的李思媛一直记着老师说的话“要有家国情怀,不能做祖国和民族的陌生人”。为此,她常常在云南边境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还带着她的学弟学妹们再回独龙江支教。“青年学子的课堂不只在教室里,更在广阔的天地里”。

当天的宣讲现场,掌声不断。不少同学说,王向明、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都是明星老师和明星团队,听了他们的演讲,很激动,“算是追星成功”。还有的同学说,在自己有许多迷茫和困惑的当下,这场思政课给了他们方向。

据悉,云南共青团“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将持续开展,邀请1位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和3位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与大家面对面分享、交流。青春思政课还将搬上讲台,创作思政教育微视频、慕课、青年大学习等文化产品,扩大共青团“云上思政课”的教育成效,也让更多优秀青年走进大众视野,用他们的青春故事给出“青春何谓青年何为”的答案。

(共青团云南省委供图)

责任编辑:刘丽梅   编辑: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