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智:产教融合要坚持“四个合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12-14作者:梁国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国胜)“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天,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产教融合大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和发展规律,以“四个合作”为基本方式,以“一体两翼”为有效载体,校企协同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离不开的高技能人才。

12月14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会现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四个合作’就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李智解释,在合作办学上,要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创新多元办学模式,通过开展多主体多形式的办学,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和专业建设,鼓励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鼓励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同时,要梳理企业核心产品清单、技术需求清单、人才需求清单,使得职业院校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

李智认为,在合作育人上,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推动企业根据生产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在生产一线的真实场景,真刀真枪地练就真本领,夯实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要一体化设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产教联合体和市域共同体内的中职、高职、职教本科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李智说,在合作就业上,要紧贴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实现产业专业就业联动。要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搭建人才供给需求平台,广泛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推进学生在合作企业高质量就业,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离不开、信得过的人才。

李智表示,在合作发展上,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瞄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依托联合体、共同体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转化中心,提高技术服务和项目孵化能力,支持产教联合体、市域共同体内学校积极承接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创新校企利益共享机制,探索集体会商工作项目、对接平台、市场运作等方式,既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又让企业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原春琳,邱晨辉   编辑: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