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加速融合 北京“文化新质生产力”领跑全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12-06作者:张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近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计划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科技创新带动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涵盖10个方面,在促进文化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支持文化科技企业享受科技创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大型文化科技企业牵头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北京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一份份亮眼成绩单展示出文化企业科技融合和文化新业态发展态势强劲。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5987.9亿元,占全国比重16%;同比增长7.2%,高出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北京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收11449.9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达71.6%,占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的比重达27.5%,高出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

新兴技术的加持成为北京文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据统计,北京已推进8批次94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备案上线,占全国备案总数近40%。截至今年11月中旬,北京市头部大模型注册用户数达3.1亿。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介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北京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文化新业态、文化新消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与文化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分项指数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后是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持续领先。《若干措施》提到,将加强影视新技术研发,建设人工智能、水下摄影棚、高科技数字摄影棚等现代化专业摄影棚,鼓励建设基于算力支撑的新型影视后期制作基地;将探索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

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是对北京AI产业发展的再一次强力推动,详尽描述了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计划表、路线图,为企业创新的重点突破指明了方向,

曾繁文也认为,《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既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对于北京市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若干措施》提到,将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文化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的台词“北京到底有谁在”全网传播,“黄玫瑰拿铁”等联名衍生产品火爆热销。

北京正乙祠戏楼积极引入器乐、现代舞、西洋乐等多元节目,展现别样的舞台魅力。资料图片

《若干措施》还提到,支持超高清视听技术与人工智能、XR虚拟制作、云计算、数字人、裸眼3D、VR/AR、5G/6G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

这样的融合已经走进生活。在王府井百货大楼,京东方艺云推出的《灵境-未来灵感世界》沉浸式展览让观众穿越不同的历史时期,感受岁月的变迁。

法海寺壁画是中国三大壁画之一,历经近600年依然保存完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33块数字大屏、44台投影机、1座3D球幕影院,以及3D全息投影、多通道智能投影融合、沉浸式裸眼3D、数字复原技术、高精度虚拟数字人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法海寺壁画每个细节都得以逼真呈现。法海寺艺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艺术馆是全国首家全沉浸式数字化展厅,自2023年1月18日对公众KAIF,已接待观众几十万人次。

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若干措施》的规划,北京市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演艺、出版、影视、网络视听、文旅文博、媒体融合等重点领域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文化与其他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家级产业集群,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6日电

责任编辑:刘世昕 张艺   编辑: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