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产业的发展给传统“手艺人”带来挑战

新时代青年技工路在何方?

中国青年报  |  2024-11-18作者:金卓 杜沂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 杜沂蒙

随着科技的跨越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构产业工人队伍已成为当下面临的首要任务。这场颠覆式变革无疑将为技能工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传统的“手艺人”,未来,他们的路在何方?在日前落幕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与众多参赛选手就此深入探讨,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优胜劣汰催人奋进

走出赛场,中国移动福建泉州分公司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赛项选手陈婉芬感叹,比赛比她想象的要难。

“很考验选手技能掌握的全面性。”她解释,“既有硬件的设备安装,也有5G专网这种软件的搭建和配置,但在生产一线,这两部分工作其实是由不同的人在负责。”

来自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钳工选手陈增也有同样的感受,就像做一台汽车模型,以往参加赛事,大多只会让选手制作一个汽车的轮子、一扇门,但现在不仅要制作出一台完整的汽车,还要求这台车能够顺畅行驶。

赛事的设计往往是实际产业现状的折射。很多参赛选手都表示,现如今对于技能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时代在发展,各个专业和领域的融合交叉愈发普遍。”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教师雷兴盛说,“就像手机一样,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可以拍照、录像、听音乐、上网,发展越来越快,单一的技能和功能无法满足当下的需要。”

他进一步解释,过去做信息通信工作,一般只需要装个电话线,连通网络就可以。现在要附加无线网的配置,家庭用户可能还涉及智能家居,企业用户要涉及24小时无线监控、AGV物流车导航、工业机器人等工业互联网设备。互联网的触角正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一线工人的技能也要不断地更新。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教师黄邹凯告诉记者,就机械加工而言,以往的分工非常明确,加工、设计、维修各司其职。但这些工作内在是相关联的,比如不懂加工的人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一定符合加工的最优解,如果合三为一,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高质高效是促使“一专多能”新需求产生的外部因素,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张晓宇介绍,制造业企业目前正在经历快速转型期,如果无法紧跟高质高效发展的步伐,将会被淘汰。“一台国产减速机,涉及到的不仅是钳工领域,还包括传动、电控、液压等系统,这就要求我们的钳工必须掌握这些技能才能胜任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解决。”

除了“大势所趋”,悄然袭来的“岗位危机”也在驱使着技能工人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随着工业机器人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设备进入生产一线,大量的基础性岗位逐步被取代。对此,一些高重复性、低技能性岗位工人破题的关键,便是如何从传统的“流水线式工人”转变为“自己就是一条流水线”。

    机器取代的只是岗位,绝非人才

未来有多少岗位会被机器所取代是很多参赛选手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张晓宇判断,仅从钳工领域来讲,可能100名技术操作工以后只需保留10个人,“其余的人会彻底从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他说,“也就是近年来新兴的技能工艺师。”

他解释,这些技能工艺师都是一线出身,懂技术、了解现场,可以为生产提供图纸、流程等技术设计和操作方案。同时,经过复合型多领域培养,能够成为生产一线各个环节间的连接桥梁。

来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马凤喜,是本届“振兴杯”钳工组金奖获得者。作为技术骨干,他是那“留下的10%”,继续在传统手工钳工领域里深耕。

在他看来,尽管眼下机械加工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他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国家各行各业对高精度、高性能产品的需求量愈增,对技艺的要求也就更高。因而越是高技能人才,越不乏用武之地。

“我们日常加工的一些飞机件,必须要用手工研磨保证日后飞机的气密性,方轴配合的间隙连滴水都不能透过去,这些都是机器无法实现的。”

福建集美工业学校教师张代垚曾见过一次实验,一位工艺大师的石雕作品通过最先进的扫描、数控设备复刻出来,也只能仿得七八分相似。“就像书法家永远不可能写出同样一幅字,工艺也是一样。手工操作的手感、质感和神韵,无论智能化设备如何提高都呈现不了。”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并不只有对传统的冲击。张代垚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下传统技能工种的市场依旧存在巨大的潜力。“简单来说,就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器,这些机器的控制、检修、维护离不开工人。”他说,“现在就连烟草厂这种以前想不到的地方,也都有钳工队伍。可见,机器设备越多,工人的需求量越大。”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工选手姜峰向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该公司的叉车产量从早年间的1年1万台已发展至如今1年30万台,这背后是智能化生产线相较于传统生产线的巨大产能差距。虽然智能化发展在降低个体的工作量,但成倍增长的产能也在激发人才的活力。因此,机器取代的只是岗位,绝非人才,这是众多参赛选手的共识。

陈婉芬举了一个例子,以前台风保障,为避免基站退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检修。现在各基站数据实时监控,按理说工作变轻松了,但实际上却正相反。“没有这套系统的时候,我们两眼一摸黑,不知道去哪检修,全靠被动处理。现在啥都一清二楚,倒逼我们也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她说。

    不变的匠心

毋庸置疑,不论是从高质高效的发展需要还是生产资料优化利用的角度来看,机器代替人工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但当越来越多的工人放下那把象征着匠心的“锉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该在何处落脚?

张代垚曾在课堂上,让学生制作一个杯子,看到成品后他问大家:“这样的杯子放到市场上你们会买吗?”在他看来,尽管当下很多产品不再需要手工锉配,但精益求精更像是一种态度。一个小小的杯子,不仅要满足功能、质量达标,还要考虑使用体验和美学要求,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当然,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矛盾和冲突。“前段时间我跟一名在企业一线工作的朋友讲,现在AI这么火,能不能尝试一下用AI来完成机械制图?但是他的第一反应是,制图要求那么高,AI怎么可能实现。”张代垚说,“面对新变化,很多一线工人并不愿意脱离自己的舒适圈,总觉得老方法用着挺好为什么要换?”

对此,陈婉芬认为,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入行10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技术在不停地变革。“刚接触3G,4G就开始推广了。4G还没学明白,马上就到了5G。一直在追赶。”她说,“不光要自己学,我们还要像训练AI一样,训练这些智能设备,为它们输入知识,纠错打磨,在万千数据中找到错误的代码。”从这个角度来讲,同样是精雕细琢,时代变了,工具变了,但匠人的内核始终没变。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也离不开创新。马凤喜很擅长琢磨些“小点子”,制作些方便快捷的工装夹具,一个辅助工装可以批量制作上千件产品,半个月的活一星期就能干完,精度还有保证。

有时在加工过程中遇到难题,他会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机械设备,或机械与手工的不同组合方式寻找最优解。在小说中,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万物皆可为剑”,于马凤喜而言,则是“万物皆为锉刀”,一切智能化设备都能为其所用,在最为传统的高精度手工锉配工作中,他正探索着眼下最时髦的“人机联动”的可能性。这是他到目前为止在一线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秘诀。他认为,未来想要加工更为高精尖的产品,这是一个突破的方向。



责任编辑:陈凤莉,程璨   编辑: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