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有句俗语让北京门头沟人最为自豪: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如今,有数千年古韵的门头沟潭柘寺镇正通过布局诗画新场景实现乡村振兴,这个过程中,年轻人获得了干事创业的机会,悠闲怡得的时光又是青年人消费的新场景,这样的变化也是门头沟区绿色转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早些年,门头沟区吃的是资源饭, 2008年开始全域的发展转型,关闭煤矿后,依然“靠山吃山”,但却转了方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40岁出头的贾晓征就见证了这个过程。他是潭柘寺镇贾沟村人,祖父那一辈在周边的煤矿工作。成年后的贾晓征外出工作,干旅游。两年前,再回村时,家乡的好山好水吸引了他,有了做旅游的经历,他格外看好在家乡发展民宿。
2022年,贾晓征的民宿小院开始营业,能同时接待一二十人,推门见山就是景。为了让客人有更多的体验,他把周围农户的地承包过来,既能供客人采摘,体验乡村文化,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为了扶持民宿的发展,门头沟区还用“门头沟小院”的统一品牌给小院赋能,有资金支持,也有品牌推广。
还是靠山吃山,贾晓征这一代有了不一样的内涵。他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地理上看,从北京市区来也就一个小时,非常适合年轻的上班族做短期休闲;再加上有千年潭柘寺的文化优势,周边还有一些农地可以做休闲采摘,为民宿提供了丰富的户外空间。
贾晓征感受到的还有全镇域的绿色发展形成产业链,相互牵引、相互引流。比如,离得不远的地方,有檀谷商业区,也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住民宿的可以去商圈逛,逛商圈的可以来住民宿。
“现在我们换了一种方式挣钱,但是可能各方都能受益。”这位年轻的民宿主理人说。潭柘寺镇提供的一组数据也能佐证他的感受,今年上半年,当地民宿累计接待游客207万人次,营业额超过1.06亿元,商圈接待游客90万人次。以文旅为切入点的产业发展形成了潭柘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潭柘寺镇党委书记杨武平把过往的实践称为乡村振兴1.0版,目前正在开启以“京西文旅名镇”为目标的乡镇振兴2.0版的建设。除了民宿小院外,未来的潭柘寺镇还将建设潭王路户外骑行品牌廊带,以现有的檀谷商圈和慢闪公园为中心打造诗画创新产业片区,以潭柘寺和八奇洞景区为中心打造潭柘古韵文化片区,实现以悉昙酒店为特色的品牌经济“增长点”,檀谷商圈体验经济发展“活力点”,“小院+”在地经济“闪光点”。
乡村振兴的不断升级为门头沟勾勒出了诗画意境,更形成了新消费场景。 潭柘寺镇将以以“慢闪公园”为磁极,打造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艺术、自然、亲子为主题,拓展“慢生活”社交空间。目前已经成年轻人打卡聚集地的檀谷商圈将定期举办“檀谷开山节”“靠山市集”“户外古典音乐季”等活动,吸引音乐人、艺术家等特色群体,旨在形成集合先锋艺术、 美食文化、跨界体验发展新型体验式文旅地标空间,成为新质消费载体。
发展也要带动民富。在发展图景中,潭柘寺将推广“一村一企” 合作开发模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依托各个村庄特色禀赋拓展区域农文旅业态,推动文旅农林商体教融合发展。比如,将“潭柘厚院”为代表,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发展田园综合体,增加自驾营地功能,进一步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打造西山晚霞观景平台,拓展“农文旅+诗意慢享”体验。
贾晓征返乡创业的案例也在同辈中产生了涟漪效应,更多的年轻人有意向参与诗画乡村建设,更多的诗意慢享场景为年轻人提供松弛可能。
在门头沟,依托山区“生态+文化+区位”独特优势,“诗画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也会有更多的“乡村CEO”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