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侧,以东钱湖为中心,方圆814.2平方公里,便是宁波市鄞州区。
自2019年以来,团宁波市鄞州区委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大力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在工作机制、活动方式、项目载体、评价机制等方面,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牵引作用不断加大。
团宁波市鄞州区委书记忻春意说:“《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印发后,我们将文件中的指导性语言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或者项目类型,让基层团组织能在指导文件中找到工作落实的‘抓手’。”
为什么要,凭什么能
在鄞州区,每一名想入团的青年都需要明确:我为什么要成为共青团员?我又凭什么能成为共青团员?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初级中学团委书记何盛盛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吴雨晴的同学,从小学开始就在帮助班级里的一名残疾同学,从带饭、上厕所到上下学,一直持续了6年。到了初中阶段,他们两个都被录取到我校,吴雨晴提出,希望能和这位残疾的同学分到同一个班,想继续照顾她。”
“可能这位同学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她的品德、素质、能力都在全面发展。”何盛盛说。姜山镇中心初级中学把劳动实践、社团活动作为入团要求,学生入团不单看学习成绩,确保学生入团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鄞州区委以“6+X”积分模式进行团前教育。这里的“6”,便是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能力素质、作用发挥、纪律执行、群众基础6个方面,“X”为不同领域不同规定。这样的入团管理打破了“唯成绩论”,让青年入团有标准、努力有方向。此外,团鄞州区委出台《鄞州区团员全过程管理规定》,对每一个阶段都做出了详细的管理方案,实现团员青年政治成长全生命周期培养。
一名鄞州区的团干部,同样面临着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凭什么能?
2019年,周紫霞通过考试,成为团鄞州区委一名社工身份的团干部。2023年,周紫霞到钟公庙街道工作,她又担任了社区青年社团“动感骑行社”的主理人,继续为青年服务。
周紫霞在共青团的优异表现让团鄞州区委看到了充实团干部队伍的一种可能。2020年年初,鄞州区委组织部牵头,人社、编办、团委一同参与,共同出台了《鄞州区团干部全流程管理规定》,团鄞州区委开始探索打破身份、职业、年龄、级别的限制,向社会各领域招录团干部。
当一名干部被“选”入鄞州区的团干部队伍后,他还将在上任前经历团区委书记和单位党委主要领导的“双谈话”,同时,严格落实团干部协管制度要求,以免出现“基层干部已经到岗,上级团委还不知道”的情况,也要落实“一书一赛一指数一报告”制度,任职目标书、团干部擂台赛、团干部实干指数将与他的业绩指标息息相关。
为什么要成为团干部?在鄞州区,干得不好需要鞭策,但干得好也有激励。在鄞州区,团(工)委书记全部列席同级党(工)委会议,实绩突出的优秀村社团支部书记,每月会获得奖励;体制外挂兼职团干部的工作补贴、相应报酬待遇也会有制度保障。
行业大团委的“大作为”
“在我们集团,共青团工作最开始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中科盛博建设集团团委书记林玲说,今年是林玲进入该集团的第20年,也是她在此负责团委工作的第20年。
中科盛博建设集团是宁波市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主要业务涵盖建筑工程等方面。2018年之前,该集团的共青团工作一直都显得可有可无,林玲说:“在我负责团委工作后,我们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第一个高潮就是在2018年迁移到鄞州,和团鄞州区委进行了对接……在共青团改革开展后,我们企业团委又迎来了第二个高潮,那就是行业大团委的建设。”
“大团委”哪里大?首先就是规模。团鄞州区委经区委编委会审核同意,修改16家部门的“三定”方案,明确团员80人以上并成立行业团(工)委的部门团委书记享受中层正职待遇,并根据团(工)委运转情况开展动态调整,让聚集青年多的行业升格、青年流失的行业退出。团区委与区委考核办联合发文,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纳入全区所有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当中,制度化推动部门行业党建带团建工作。
林玲所在的中科盛博团委归属鄞州区住建局团委,在住建局团委成立时,局党委书记亲自过问、直接指导共青团工作,将行业青年的个人成长全面融入部门中心工作。
不只是住建行业,城管、发改、国资等行业部门也会开展系统内部的青年说、微党课比赛、亮绩竞标等活动,把优秀的行业青年、机关干部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培育政治骨干。
借“行业效能”提升“团建众能”,是团鄞州区委在“两新”领域的改革秘诀。在“平时”,住建、卫健、经信、商务等14家行业团(工)委会开展岗位练兵,到了“战时”,行业青年就成为了一线冲锋的关键主力。面对每年夏天必遇的台风,1000余名应急、电网、物业青年滚动奋战在抢险抗台的第一线……在每一个行业领域,都有着青年奋进向前的身影。
你能想象在一座楼里建立团组织吗?鄞州区内,这座“竖起来的社区”——和邦大厦,吸引着所有行人的眼球。百米的楼高容纳了256家企业的5000余名青年,青年占比高达73%,值得关注的是,和邦大厦是一座拥有团委的楼宇。
为了在“两新”领域抓“建”促活力,杜绝形式建团,鄞州区坚持“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有针对性地推动“两新”领域团组织提升活力。所以,和邦大厦成立的楼宇团委打破传统工作组织格局,以行业领域为基础盘活楼宇青年资源,配套创建了志愿服务队、青年模FUN俱乐部等青年组织。
找到青年 凝聚青年
“马老师您好,我是宁波本土的网文作家,听说咱们鄞州区有网文江湖社,想问一下怎样才能加入?”2020年6月,一名网络作家通过微信找到了团鄞州区委的团干部马唯杰,提出了加入青年社团“网文江湖社”的需求。
马唯杰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加入社团的具体方式,使他顺利地成为网文江湖社的一员。
安平路36号,是鄞州区福明街道江城社区的青年之家所在地。江城社区是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在改革实践中,社区总结出5条找寻青年的好经验好做法:对相对固定的团员青年采取“地毯排摸找”“组织对接找”,对工作学习相对稳定的团员青年,采取“建章立制找”,对游离的潮汐团员青年采取“以青引青找”“活动挖掘找”,同时将找寻到的青年导入“数治江城”系统,首次摸清了社区14至35周岁的1.4万名青年“家底”,实现基本情况的一屏全览。
“就像那位网文作家,他是‘以青引青’的一个典型,我们先是把青年社团的名声打出去,吸纳网文作家檀超为江城社区团委兼职副书记,用这样一个青年典型带动整个领域的青年,就能有效地把青年聚集起来。”马唯杰介绍。
找到青年后,怎样让新兴青年更好地融入社区?江城社区的答案是“报到鄞领服务”。共青团员入驻社区后,可以加入“一楼一群”的楼宇微网格微信群,并向社区进行“报到”。之后,社区依托“数治江城”内嵌青年模块,构建一键直达动员体系,以结对共建、购买服务、推优评优等形式吸纳各方青年志士。目前已有400余名团员青年到社区认领岗位,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同时,江城社区还升格社区“大团委”,团区委下派团务社工担任社区团委书记,社区团委再以“揭榜挂帅”的形式认领了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四大攻坚项目。
忻春意说:“改革的目的是在县域发挥政治功能,提升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就要让党政有感,社会功能就要让青年和社会有感。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共青团深深根植于青年,真正抓得住人心。”
——————————
专家点评
李包庚
自2019年年底启动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至今,团鄞州区委主业聚焦度显著提升,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有效扩大、专门力量得到增强、基层活力充分释放,为增强共青团对青年的号召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得团员青年在服务大局、助力中心中展现出该有的样子,显示出应有的担当。
一是以“为”换“位”。团鄞州区委最大的变化,就是把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改变过去“团区委本级强、基层弱”的倒金字塔困境和工作信号层层减弱的难题。他们创造了党委重视的良好外部环境,还通过建立健全团干部的全链条培育、团员的全流程管理,提升了团干部、年轻人的内生动力,进而叠加为整个地区共青团事业的兴旺。
二是以“心”换“新”。如何寻找同路人,团鄞州区委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他们通过行业大团委建设凝聚行业青年,在各自行业一线作战、火线攻坚;通过“认识-认同-跟随”工作路径凝聚新兴青年,促使他们自然而然愿意“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报到鄞领服务”,凝聚团员青年入住社区,从而助力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等。
三是以“改”换“感”。鄞州青年对团组织和团干部发自内心地支持。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使得鄞州共青团学会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在社会,一条腿在政府;也让青年更加信任共青团、依赖共青团,真正凝聚起体制内外、线上线下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让共青团实现党政有感、青年有感。
(李包庚,博士,教授,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青团》杂志记者 张希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