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草原和大海的研学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8-08作者:马富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许兴宇


“快看,这只霸王龙好大!”“这些化石标本可真漂亮呀!”……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里,一群头戴小红帽、挂着蓝吊牌的青少年正围着展品认真观展,眼神里满是好奇和快乐。


这支由400余名青少年组成的研学团由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县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青少年代表、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工作者组成。7月底,在团甘南州委组织下,这支团队从草原启程,前往渤海之滨,以“青春石榴籽,共铸山海情”为主题展开了为期7天的研学之旅。


行走的课堂,感受科技与文化魅力


两地青少年举行文化展演交流。团甘南州委供图

在天津大学举行的开营仪式上,两地青少年以民族民俗文化展演拉开文化交流的序幕。甘南学子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用欢快的舞蹈和歌声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天津青少年则表演了武术和乐器演奏。传统与现代交织,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共同绘制出一幅民族团结的绚丽画卷。


参加研学的孩子大多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草原,他们带着欣喜和惊奇的神情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在天津科学技术馆内,莫比乌斯、最速降线、龙卷风、DNA模型等展品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面对这些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神奇有趣的科技模型,在讲解老师引导下,他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积极互动,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在体验中激发梦想。


天津博物馆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天津乃至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在这里,孩子们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从古代军队的屯驻、人口的聚集到漕运的繁荣、商品的流通,处处都能感受到古代中国人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探索海洋世界。团甘南州委供图

海洋是草原儿女心中的神秘之地。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探秘之旅中,学员们不仅欣赏到了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珍稀的海洋生物标本,还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这次难得的研学活动让我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还认识了新的朋友,觉得特别开心,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了!”研学团学员、甘南州卓尼县小学生王国庆说。


走进红色基地,培育爱国情怀


在夏日的西花厅旁,海棠花、樱花、莲花竞相绽放,学员们静静伫立在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前,聆听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感受着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展厅内的浮雕墙,生动地再现了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让小学员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前辈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走进红色胜地。团甘南州委供图

杨柳青古镇、五大道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每一个研学点都留下了学员们的足迹,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海河文化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大道博物馆,小学员们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感受着不同国家建筑风格带来的视觉冲击,深深理解了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小学员们追随着先辈的足迹,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用自己伟大的一生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祖国的科技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来自碌曲县的藏族学生帕姆周措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长在红旗下,身在春风里,更应该做到自信、自强和自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深化津甘协作,助力青少年发展

研学团在参观。团甘南州委供图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是山海情谊的再次结缘,更是深化东西部协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翻开了崭新篇章。”甘南州委副书记胡晓华表示。


近年来,团天津市委、团甘肃省委及团甘南州委持续深化东西部合作,通过互访交流、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推动青少年事业发展。此次研学活动,正是这一合作精神的生动体现。


这次研学活动是甘南天津两地历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交流面最广的青少年研学示范活动,是促进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工程”。团甘南州委等相关部门在研学活动前期积极同团天津市委对接,有效建立协作机制,持续推动津甘两地各族青少年在深度交流中凝聚共识、共同进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两地青少年心灵深处。


“今后,甘南州将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成效与成果,与天津保持密切交往、深度交流,进一步探索甘津合作路径与模式。”团甘南州委书记史磊表示,要积极推进青少年融情工程、“手拉手·结对子”等工作走深走实,促进甘津两地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开创甘津两地青少年工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