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首医,有这样一群人。作为师者,他们,循循善诱,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后学,他们,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承前启后,引领未来;作为栋梁,他们,是一束光,是一粒种子,是责任与担当,是未来与希望。他们,是首医的青年教师。
医者仁心,师者匠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我在首医当老师》系列报道,展现首医青年教师的育人理念及成长经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广大教师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王星:破圈传统与现代,
走好“有中医药”味的育人路
父亲是中医大夫,母亲是中学教师,王星成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高校教师,仿佛是水到渠成的选择。小时候就喜欢挖虫子、拆收音机的他,总是喜欢对事物探求个究竟,在高校当老师更是如鱼得水。他喜欢首医给科研留有的自由空间,也喜欢校园里的青春朝气。
他从教十年,热爱教学、探索课堂,努力将微观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多次荣获全国、北京市、校级教学比赛奖项;他致力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让古老的中医焕发光芒;他注重培养学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的“双思维”,将中医药文化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中医药创新赛道上尽情驰骋。
“把枯燥变新奇”的老师
王星清晰记得,自己读大学时,有一位教授药用植物学科的董诚明老师,会打乱章节顺序,用自己的逻辑和设计把知识讲授生动而富有趣味。如此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用心良苦的教学态度,让王星感受到,一位好老师,是如何用心用情把控课堂,让课堂充满魅力的。
王星主讲的《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知识微观又抽象。因境施教、互动讨论,是他常用的教学方法。在王星看来,只要同学们的兴趣点被抓住了,不仅能理解书中知识点,还会走进科研实践。
“王老师总能将枯燥复杂的知识点以简单、新奇的方式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王星通过引入研究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王星致力于实现科教融合的理念。他以教育改革课题为载体建立科研反哺教学案例库,探索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并积极推广到学院其他学科,涵盖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理等内容,让科研反哺的资源惠及更多老师和课堂。
他认为科研工作能够为教学提供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实际案例,使得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性和创新性;教育教学又能够培养出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和思考,也常常激发科研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王星推崇互动教学法,他每学年至少开设一次PBL课程,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中药化学的各类主题提出问题、分享观点。针对每组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王星因材施教,提前检查PPT,帮助学生们拓宽展示的深度和广度,让每位同学都能受益于此、发挥所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见解和灵感”,学生们反馈积极,王老师的PBL课程不仅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和自信心。
“破圈现代与传统”的老师
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兼收并蓄,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深厚底蕴的热爱与尊重,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这种中医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双思维”培养,是王星平时最为注重的,他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环境。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抓住创新本质。在医学院校,教师的角色早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他们更是实践技能的引导者,创新思维的推动者。比起直接讲解,王星更倾向于引导式教学,他先提出一个方向或是问题,随后观察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答案。“等到最困难的时候,王老师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方式点出关键。”“每次开会从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得到充分地重视。”学生们如是说。
王星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赛事,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科研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回首在大赛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监督。”针对比赛最难的专家提问环节,他先让学生将项目重要的、可能被提问的部分记录整理,再针对理解不够透彻的关键点辅导,“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带着学生模拟演练,“他提的问题既尖锐又深刻,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准备工作”,提起王星老师的指导,学生们感触良多。
王星带领学生设计的参赛项目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出发点,与现代科学成果相结合。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助力团队在各类竞赛中屡屡斩获佳绩,同时让学生体会现代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领悟祖国中医药文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保持好奇心和恒心”的老师
好奇心驱使他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追求新知。“小时候就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当脑子里很多问题得到答案后,会让我有茅塞顿开的那种开心。” 学习中医是因为王星对中医药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医学理念有浓厚的兴趣。
从小在中医诊室里看父亲治病救人,大学中药学专业求学十年,博士毕业后从事中医药教育十年,“想探究中医药精髓的现代科学内涵”,这个内心里萌生的想法越发清晰。
王星从事中药有效成分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十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多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参编论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荣获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然而每一点成绩的背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实是入职后第二年才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也申请了三年才评选上,此期间也沮丧过、怀疑过自己。”但王星没有放弃,他守住追求创新突破的恒心,认真分析设计中的不足,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查阅大量文献,学习新技术,多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获取新灵感。所在团队更是集思广益,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夯实研究基础。
“只有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才有机会申请到一些有创新性的课题”。恒心是在面对科研难题和挑战时让他突出重围的一把宝剑。王星结合专业方向和技术擅长找到了自己的赛道:以苦味受体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苦味药性的调控机理。
“从来没发过脾气”的老师
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王星从来没发过脾气,“是一个在工作上严谨求实,在生活中温暖如春的人”。
作为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受益者,王星认为当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当学生因加错孔导致两排贵重样品损失时,他鼓励学生:“没关系,我们重新来做。”当学生陷入科研困境,他耐心倾听并鼓励:“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谁能一次成功。每一个发现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进。”当学生心情低落时,哪怕是在微信上更新一条看似不经意的状态,他都会及时给予关怀与支持。他会在晚上十一点应邀开启腾讯会议,为学生绘制基因型鉴定示意图并讲解,会和学生一起整理出几十个专家提问的回答方案,会一次次带着学生模拟现场演练,会直到比赛前一刻依然仔细打磨着学生的汇报。
实验中有一次因标签被有机试剂污染致使样品编号模糊不清,导师白雁教授不惜花费更多的精力物力,也坚决要求重新实验,这种对真理不懈追求的专业精神深深留在王星心里。“上学时老师们严谨求实的态度不断激励我在教学和科研中追求卓越,我也希望这种精神能传递给我的学生。”
“把你的实验方案发过来。”是王星在1210实验室最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第二课堂,还是研究生指导,他都要求学生每次做完实验之后都要写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哪怕是一个小实验,也要养成这个习惯”。王星认为,每当学生实验遇到困难时,实验报告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实验报告”是一种督促,督促科研一定要严谨,数据一定要真实;也是一种捷径,毕业时报告里很多内容都可以直接支撑学位论文,减少学生最后的压力和时间。
十年来,王星一直担任学系科研秘书,学院系里有什么任务分配给他,他总是应声接下,无论是研究生的开题答辩,还是学院的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专业认证,即使是一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他都是任劳任怨。他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领域特长,热心为很多老师提供靶点筛选的技术服务,把学院里一些学科也带动起来了。在疫情期间,很多实验操作做不了,王星带着他的“干法实验”,为很多老师找到了线上操作的新途径。
王星每天上班往返于学校和门头沟之间,为了避开堵车,他每天早上乘着清风而来,晚上披着夜色离去,走到哪儿总是背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黑色电脑包,包里这台随时陪伴他的笔记本电脑,装着讲课教案、实验数据,也装着对学科的执着、对学生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