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千企千红|走进珍珠泉乡,普法宣传、体验农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24-07-26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7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张壬娇带领6名本科生到珍珠泉乡开展为期一周的“千村千企千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在驻称沟湾村第一书记潘陈铭的带领下,围绕乡村法治建设、农事劳动教育、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等主题,分别走访了称沟湾村、珍珠泉村、南天门村和仓米道村4个行政村,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调研、普法宣传、体验农事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据7月23日团中央权益部最新发布,该实践团队入选“法治中国青春行”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走进村落,在基层一线见证乡村振兴



峰回路转,群山环绕,峡谷绵长,气候凉爽,这是实践团对珍珠泉乡的第一印象。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街串巷参观了多个村庄。



温暖乡村,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珍珠泉村,实践团参观了“中央厨房+志愿送餐+助餐网点”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建设情况。标准严格的原材料选供储存,透明卫生的制作环境让大家印象深刻。全乡每天开展2次送餐到村服务,覆盖全乡15个行政村29个取餐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不只是助餐,村里建设的温馨家园还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免费棋牌、助浴护理等生活娱乐服务。




民俗古村,守护传统,弘扬文化。山间云雾缭绕、鲜花烂漫,山下屋舍俨然、溪水潺潺,南天门村让实践团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村书记介绍道:“得保护古村落,吃生态饭,所以我们引进企业资源打造精品民宿,目前已经改造了9个南山海棠品牌院落和一系列研学路线,还修建大棚种植鲜食木耳,这些都让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大大提高。”




“每个村不同的发展建设情况,是我从没见过的,和想象中的农村很不一样,不仅有干净整洁的村庄,还有忙碌敬业的村干部以及淳朴热情的村民”,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3级法学本科生王思淼参观后的感受。





脚踩泥土,从校园课堂走向田间地头


在称沟湾村村委会的帮助下,实践团对村里的耕地和种植作物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对村民的种植方式、农用设施及肥料进行了解和记录。在村干部的教学演示下,实践团师生戴上草帽,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农事劳动体验。


走向田间地头

看起来不大的一块地,劳作起来还是花费了很长时间。烈日逼人,汗流浃背,学生们小心翼翼的挪脚探地,争取不踩到庄稼,一次次弯腰起身,扶根培土,裁枝剪草,大家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最后,看到路旁被拔起的成堆杂草和田地里整齐的垄沟,鲜绿蓬勃的庄稼,每位参与的学生都由衷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次实践让我对农业和农民有了更真实的感知,它无疑将会成为我宝贵的人生经历。我现在似乎更能理解诗人所说的“爱得深沉”的土地了,他年若万里归来,风尘仆仆,我肯定会清晰记得,这片带给我们快乐和希望的土地。”虽然脸晒得通红,但学生付芷菲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劳动的喜悦。




生动实践,把法学知识带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与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等业务科室进行座谈,到乡司法所、多个村委会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乡级司法工作体系和乡村治理情况。



普法讲座



7月17日晚,在称沟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法润乡村”普法讲座。实践团的学生们用“以案释法”的形式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讲座内容涉及村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婚姻继承、网络打赏等问题。活动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关注,场面热烈有序。



讲座之余,实践团还入户发放了法治建设调研问卷和普法案例宣传彩页,面对老人眼花看不清或不识字的情况,学生们耐心解释,一对一为村民们讲解法律知识。

本次活动是珍珠泉乡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探索校地共建模式的有益尝试,也是引智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学生们深入调研,积极推动乡村民主法治建设,在珍珠泉乡这片热土上贡献青春力量。下一步,珍珠泉乡将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等方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争取最大范围的合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毕若旭,梅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