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齐动员呀么嗬咳……”在陕北民歌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展品的语音刚落,《军民大生产》的歌声随之响起,演唱者正是这位讲解员。边讲解边演唱,讲解员与民歌演员搭配表演,让游客直观地感受民歌的魅力。
当前,不少博物馆推出“讲解+表演”的沉浸式导览模式,讲解员化身“NPC”(非玩家角色,即游戏中不受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记者注),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例如,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上演,通过白胡子神仙“石额公”和进京赶考的晚清举子“弘生”的引导,为观众介绍《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宣南士乡历史文化展》。天津张园纪念馆(以下简称“张园”)推出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让观众在戏剧中切身感受天津百年的风云变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认为,沉浸式导览的魅力在于挖掘与藏品相关的场景体验,大致可以分为3种:社会生活场景,还原藏品所在的社会环境中老百姓代表性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特定事件场景,表现与藏品相关的特定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故事;艺术表现场景,通过现场表演让观众感知艺术和非遗的魅力。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博物馆里的藏品是‘冷冰冰’的。只限于在知识层面了解藏品,难以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杨越明说,沉浸式导览能让观众越过历史长河,更好地理解藏品的价值意义。
当讲解员化身“NPC”
从清代学者王昶,到《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再到会馆馆主……参演近一年,戏剧演员杨雨谦在《宣南往士》中饰演过多个角色。这不是他第一次接触这种导览模式,在此之前,他就参演了李大钊故居推出的《守常先生》。
初次化身博物馆内“NPC”时,杨雨谦有些顾虑:“一部在博物馆内演出的戏剧,到底是背景板,还是真能为观众传递信息?”随着观察的深入,他觉得这是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且能够准确传递信息。馆内观众观演的目的性没有剧场里那么强,想要吸引关注,演员不是排练好即可,而是要和观众进行真实的交流。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和情绪,要及时调整合适的表演方式。例如,如果现场成年人偏多,表演时可以多讲述一些文化性的内容。
化身博物馆“NPC”,天津张园纪念馆副馆长傅佳也有相似的经历,他在《津门往事》中饰演溥仪的管家。最后一幕场景,还原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房。演出时,工作人员会从观众中随机选取一对情侣参与演出。有一次恰好选到一对当天刚刚领证的新人,还有一次选到了一对来自广西的老夫妻,那天正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结婚50年——记者注)。鞠躬、发喜糖、唱《东方红》……傅佳记得,老先生全程积极互动,特别兴奋。他告诉观众:“当年我们结婚时,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在傅佳看来,张园经历了天津解放,见证了这座城市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幸福在这里继续上演。
沉浸式导览不仅为游客带来体验感,“NPC”和游客在交流中也能够相互治愈。白玉是陕北民歌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她曾为几位来到馆内的视障人士进行讲解。“他们虽然看不见,但不论我在描述还是演唱,他们都面带微笑、认真地听。”在馆内一个名为“崖洼洼”的区域,说话有回声。待民歌表演结束后,几位视障人士在这里合唱了一首《你是我的眼》,感受别样的声音效果。“那一刻,所有负面的情绪都消失了。”白玉觉得很感动,“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述让他们感受到民歌文化,我很荣幸”。
导览“讲演结合”,了解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想要实行“讲演结合”的导览模式,讲演员既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有一定的表演功底。然而,对于很多博物馆来说,许多讲解员并非职业演员或歌手,表演是难点,张园便是如此。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戏剧效果,《津门往事》导演李浩铭在创作初期,就根据讲解员进行角色设定。“我们不是写好戏再去挑演员,而是根据当前拥有的演员做戏。”此外,张园对讲演员还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训练,内容包括了解表演、如何表演、与观众互动等。
在白玉看来,讲解和演唱之间的过渡很重要。“有时我不敢唱不是因为害羞,而是过渡句没用好,觉得直接演唱很突兀。”现在唱歌前,她会先将歌曲在讲解中铺垫出来,观众有心理准备后再演唱。对于民歌演员周淋来说,突兀反而是一种乐趣。“馆内有很多人物蜡像,非常逼真,演员坐在旁边,不少游客真假难分。”演员一动不动地等待演出,突然开口很可能会把游客吓一跳,有时遇到年轻人,演员们会特地这样逗他们。
不论是“讲唱”还是“讲演”,很多博物馆尝试沉浸式导览,是想让游客能够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了解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在李浩铭看来,“剧场演出多为镜框式的表演,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较远;而在博物馆内的表演,沉浸是主打。”《宣南往士》导演袁子航认为,相比于剧场演出,在博物馆这一开放式环境中,导览剧没有宏大的舞台、光影和灯光的配合,只能靠演员自身的感染力吸引观众。“演员的台词虽然要和讲解员说的方向一致,但内容上要有所区别,要加入记忆点。”
此外,宣南相关的历史人物众多,故事的选择与表达需要平衡。袁子航以纪晓岚为例,“虽然大众对纪晓岚很熟悉,但不能让演员一个人表演20分钟,其他人只露个脸”。袁子航希望整个演出的节奏和进程能够在一个相对舒适、符合观众欣赏的框架之下来完成。
博物馆走进参与性时代
杨越明认为,沉浸式导览虽然好处很多,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主要源于不同观众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沉浸式导览重在拉动观众的兴趣度,在与文博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层面,可能是入门级,更适合青少年以及浅层次接触文博藏品的观众”。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空间,沉浸式导览固然能满足一部分观众的需求,同时也会和其他观众‘静态的、深度的、个人化’的观展体验需求相冲突。”杨越明建议,博物馆采取此类导览模式时,应做到区隔化,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表演。
此外,沉浸式导览的故事表达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能为了增加趣味性,牺牲知识的准确性。“沉浸式导览适合于慢游,通常情况下,游客在此类模式下的游览时长会比常规方式更长。”她说,博物馆要考虑到节假日人满为患的情况,减少因沉浸式导览加剧的拥挤。
“博物馆已逐渐进入参与性时代,提升观众的互动参与感尤为重要。”杨越明希望未来观众能承担或体验导览中的角色。
《宣南往士》现在进行此类尝试。每场演出结束后,袁子航都会和现场观众面对面建群,听取反馈的同时,邀请戏剧爱好者加入团队。收到意愿后,他将爱好者拉进名为“秀才群”的群聊,群内经常开展表演相关的活动、培训和角色体验等。不想表演的人可以领取“士人”身份,发掘其背后的故事。观众不只在戏内,在戏外也能够成为导览的一分子。现在“秀才群”内已有100余人,有约40人领取了“士人”身份。袁子航说,这些“士人”的故事未来很可能成为《宣南往士》的一部分。
“我们一直在求变。”袁子航将《宣南往士》称为“积木戏剧”,“这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独立成章,即插即用”。例如,在端午等假日,现场演出会加入魏源的片段;6月30日刚刚举办的小封箱演出,呈现了38位人物的故事。袁子航希望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讲述上百位文人的故事。最近,宣南文化博物馆还推出“天下己任 翩翩风骨耀宣南——宣南士乡研学探索路线”,串联15个点位,介绍名人故居。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平介绍,未来在导览方面,陕北民歌博物馆将加强和游客的互动,提升讲解员和演职人员整体配合度,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同时通过在部分展区增设投影场景、电子屏幕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