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新药到延展救治窗口期,卒中救治中国方案受关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6-16作者:刘世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6月15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时发布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有关运用中国国产溶栓药瑞替普酶、替奈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两篇文章。这也是该杂志第一次同时发表两篇由同一中国团队开展的不同药物的临床研究。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说,中国团队对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的临床运用,改变了过去30多年间,全球临床主要靠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进行溶栓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传统溶栓药阿替普酶之外,中国团队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了更多选择,并将有望改变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

6月15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团队有关溶栓新药的文章。受访者供图

6月15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有关溶栓新药的文章。受访者供图

过去近30年,一款名为阿替普酶的药物在全球临床脑梗溶栓领域具有霸主性地位,但由于工艺复杂、产能有限等原因,这款药在全球多个国家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我国适应证人群静脉溶栓率仅为40%,相比先进国家,治疗的比例和质量差距明显,溶栓药物短缺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事实上,除了享有“霸主”地位的阿替普酶外,这个“家族”还有一款名为瑞替普酶的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多年以来由于阿替普酶的“光环”,鲜有人把这种药与卒中联系起来。

2017年,王拥军教授团队与一家北京的国企决定唤醒这款“沉睡”了20多年的药物。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李姝雅是这个名为“RAISE”的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她介绍说,这是全球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比较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作用的Ⅲ期临床试验,由全国62家医院共同完成,一共有1412名患者入组。

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发病4.5小时、适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瑞替普酶的效果优于阿替普酶。

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卒中治疗,研究团队优化了这种药物的生产工艺,使成本大幅降低,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除了激活瑞替普酶外,王拥军团队还尝试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工程改良的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替奈普酶,在安全性相当的前提下,效果不劣于阿替普酶。

得益于中国团队的努力,溶栓家族可用的药物已经从阿替普酶一枝独大,发展为有瑞替普酶、替奈普酶作为重要选择。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而言,除了有更多可选择的药物之外,把溶栓救治的时间窗拉长也很重要。传统救治中,发病后4.5小时内的溶栓救治最有效,但现实中这个时间窗稍纵即逝。王拥军团队也希望把窗口期拉得更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熊云云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的24小时内,如果患者大血管闭塞但影像学显示大脑存在“半暗带”,意味着这部分脑组织介于正常与梗死之间,恢复正常血流后功能仍然可能恢复,能让患者免于致残或减轻致残程度。所以抓住这个关键的窗口期变得尤为重要。

熊云云的团队进行了一项名为“TRACEⅢ”的研究,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了iStroke急性卒中智能影像决策平台。作为“助手”,这套系统可以对头部影像进行快速分析评估,找准关键的“半暗带”。

这项试验共纳入全国58家研究中心516例患者,最终的结论令人振奋:“对于发病后4.5—24小时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且有影像半暗带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可降低残疾率,且并不增加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人数。”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证实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宽到24小时内安全有效。”熊云云介绍,在全球卒中患者中,发病24小时内且存在可挽救脑组织,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患者占很大比例,“TRACEⅢ”试验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晚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新方案。同时,替奈普酶静脉注射的便捷的给药方式,有望降低院间转运过程中的卒中进展风险。

找到新药,拓展救治窗口期,这还不是王拥军团队救治脑梗患者的全部。长期的实践让王拥军注意到,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卒中患者到达急诊后,要经过临床评估,CT、核磁共振等影像评估,从进入医院到接受溶栓治疗,往往要一小时左右。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环节越简单、流程越顺畅,患者等候的时间就越短,越能保护大脑功能。

如何与时间赛跑,王拥军团队提出了“急诊卒中单元”的方案——将传统急性卒中的临床评估、影像评估和治疗等关键环节高度集中到一个30多平方米的空间,实现快速查体等环节。其中的核心“武器”是这个团队自主研发的低场强核磁共振扫描仪,通过人工智能影像识别系统,可以在1分半内快速鉴别脑出血和脑缺血,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推出的“急诊卒中单元”,减少患者在院等候时间。 受访者供图

通过“急诊卒中单元”,患者从抵达医院到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可以压缩到20分钟内,最大化争取时间。目前,“急诊卒中单元”已经在国内近20家医院投入使用,并开展进一步研究。

2023年10月,我国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其中提到“到2030年,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卒中中心均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切实提高救治效率。”在王拥军看来,我国在新药及诊疗方面的突破使健康中国的目标能尽早实现。他说,这些项目的关键词就是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5日电

责任编辑:齐征,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