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之路,步履不停

中国青年报  |  2024-06-06


    编者的话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为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光明。本期的3篇文章,深情描绘了志愿者在不同地域、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感人故事。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志愿者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奉献与成长,更展现了他们无私付出、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们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力量,更在无形中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善良和奉献的向往与追求。

    ——《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部

——————————

    看一眼月牙泉就回头

    王钰舒

    我时常想,我的生命里应该出现波澜壮阔。因为我常将它比作一条河,掺满自由的,流向西北的河。于是,我踏着漫着黄沙的风,来到了这片藏青之地。

    漫天的黄沙,纷飞的荒芜之感,似是在为新鲜面孔的到来欢呼。我和同伴相视一笑,裹紧身上的衣服,大步向深处前进。鲜红的一队人,蜿蜒在戈壁路上,成为耀眼的存在。

    不知走了多少重复般的路,我们才进入一个看起来和黄沙融为一体的村庄。这里的风是干燥的,疾风劲吹,扬起一片尘土,掀起浪花一般的波纹。这股西北风,穿越沙漠,刮过山脉,吹拂着人们的脸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坚韧。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被衣衫遮住脸的伯伯,呼啸的田地里,他的声音却冲破风声,铿锵有力。

    他的眼睛浑浊却映出晶亮的笑意,“走了这么久的路,辛苦你们了。”

    宽大的钻满沙砾的袄子使他看起来笨拙无比,他伸出粗糙的手热情地想要接过我们的行李。

    我们笑着拒绝了他的好意,“不用了伯伯,谢谢您的好意,我们自己来就好。我们是来考察的志愿者团队,很荣幸成为你们生活的探访者,同时也非常感谢你们的接待。”领队深鞠一躬,真诚道谢。

    “都是城里的娃娃,你们都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你们能来才是俺们的荣幸。”他憨笑着,还是不动声色地拿过了我们的行李,一边与我们闲聊着,一边带着我们进了村子。临近村子中心我才发现,这村子呈月牙状分布,村子正面是高砌的石墙,绵延几十里,为这里阻挡黄沙的入侵。到达驻地后,那周遭星星点点的勃勃绿意格外鲜艳,与烟火气相得益彰。领队在安排好我们的住行后便让我们分散考察服务去了。

    同伴们四散去各地为村民服务,有稚嫩的孩童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们,也有和蔼的老人用善意的乡音问候我们。对我们这些外乡客,这里的人们似乎颇为新奇,但更多的是欢迎。我默默地看向一旁的老伯,他仍直挺挺站在原地,似是在等我的离去。

    他是这个村子的守村人,也是这一带的种树人。听村主任说,他是个实打实的倔种,种了一辈子树。但他也算是个极好的人,有难他就帮。他也是村中为数不多识得字会读书的中年人,所以此行村主任便特意让他来接待我们。

    我试着用刚学了不久的西北话跟他说:“大伯,我能跟您去您家看看吗?”

    许是听我蹩脚的方言滑稽,他的脸上笑意更浓,扯下蒙住嘴的衣布,露出浓密的胡茬,爽朗地笑道:“当然没问题。娃子,你跟我来。”

    我这才看清他的脸。很典型的西北长相,布满沟壑的脸颊与深邃的眼眶,以及清亮的瞳孔,略有佝偻的身躯却因着眼里的光芒变得坚毅起来。

    于是我随他去了一个小小的但却整洁的屋子,同样是黄色的土块,同样是大地的颜色。我看向茅草的屋顶,转眼大伯就矫健地爬了上去,去修补瓦片。我自信一笑,也跟着爬了上去。见我熟练地上房,大伯哈哈大笑:“你这娃子,身手不错哈!”我回以一个“当然”的眼神。在房顶上,我这才发现,村子的后面竟排列着几十米长的林带,虽风沙肆虐,但那沁人心脾的绿在这样的荒漠却是十分难得。

    我震惊地看向大伯。大伯深深地望着眼前的树林,慢慢地坐下,点起了旱烟。

    “我今年55岁,种树30年了。人们都说西北是块荒地,寸草不生。有时候我也会想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但父亲50年的坚持告诉我,不是的。西北有很美的苦水玫瑰,有巍峨的山脉,也该有茂密的丛林,于是我就继续种树。”说到这里,他抬手回头指着村庄,“月牙村,现在只有月牙,还没有泉,没有生机的绿色。所以,我还要继续。”之后,他便不再说话。

    他饱含沧桑的双眼却是炯炯有神,夹杂着一种说不清的感情。

    我记起村主任的话,于是开口问他:“为什么选择回这里种树?”他沉默不语,深吸了一口烟,旋即一口一口地吐着烟雾,浓烈的烟味充斥我的鼻腔。他那本就模糊的脸在烟雾中仿佛越行越远。

    我们就这样坐在只有3米多、却是村子里已经很高的屋顶上,默契地看着太阳西沉。可直到太阳收回炽热的目光,我也没能得到回答。

    第二天,按照计划,我早早去到大伯家。天色尚青,我轻扣那扇木门,却只得到了声响亮的狗吠。队长望向我,我也无奈地摇摇头。

    看着门前微绿的叶芽,我突然转头,毫不犹豫地带着还是一脸懵的队员们向身后走去。

    迎着粗糙的风沙,我们果然在林子里找到了大伯。他围着厚厚的围巾,遮住口鼻,只有一双眼睛露着。我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仪器,开始挖坑掘沟进行测量。大伯停住手里的动作,拎着榔头走过来。他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睛却是一刻不离地盯着队长那在纸上飞舞的笔。

    “新时代了,也该用新科技了。”

    “可是用心才能浇灌出最坚韧的树。”

    我感觉到他动作的停滞,一瞬后笑声更加爽朗。

    后来的几天,我与他同吃同住,听他说西北的辽阔,西北的自由,听他说热烈的风和清澈的湖。他教我种树,告诉我他几十年来靠手摸过一寸寸土地才得来的经验,同时他也会不好意思地向我询问现代科技的原理,一边感叹一边默默记下。村中的人们在遇见我们的时候,总会笑意盈盈地擦擦手,邀请我们进屋喝茶。于是,在这短暂的几天,我们所收获的热情竟要比这脚下的沙砾还多。

    绿叶沙沙,日夜穿梭。考察任务也圆满地如期完成。

    在分别的时候,村后的绿色更加耀眼。

    大伯轻轻拉住了我的手:“沙子与金子都是一样的,各有使命罢了。”他憨憨地笑着,目送我们离开。回头之际,迎来一道道独属于西北的温厚的目光。队长递给我一张纸,洁白的纸张上,一行黑色的字格外醒目:答案是,梦想。

    眼眶发酸,耳边响起软软的童谣:牛耕杠,种夏天。夏天黄,背上场。

    后来的几年,我得知他仍在种树,就如同那天他告诉我,他要继续。可我忘记告诉他,创造绿洲的不止你一人,也不会只有你一人。正如这身红色的衣服,在下个路口,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在等待。

——————————

    碓窝河村的春天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贵阳工务段职工 龙书丞

    耸入云天的大山偷换了季节,封锁春天到来的消息。被万重大山扼杀眼界的小孩,请注意向你驶来的这列火车,我会将春天藏匿于其中。

    2018年3月21日,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日子。爬出地平线的第一缕阳光掩盖疼痛的雪,露出落满春天和嫩绿的松树,给予矫正一座大山陡峭的能力。这是我走访的第三个小学,它坐落于两座大山的间隔之中,寒风袭来的时候,它是师生们唯一的堡垒,这座小学也便成为这里唯一的“春天”。

    学校主体由两间简陋的红砖房组成,其中一间是23个学生的教室,另一间则是学校食堂和办公室。教室里孩子们听课时的眼睛里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学校里唯一的老师兼校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温暖属性的诗句和词语,没来得及解下的围裙和脚上的水鞋,是生活。

    老师会在每天早上将午餐做好,中午下课时热一下孩子们就可以吃,然而所谓的午餐,就是一锅土豆炖白菜。“我不会做啥菜,村里也没啥条件,孩子们能吃饱就行……”老师挠着头笑着说。

    在返程的路上,我们一行都很沉默,担心一说话,那些被春天遗忘的雪就会掉落。

    回到家里的我躺在床上,一闭眼便都是他们琅琅的读书声。起身,我得给他们春天,给他们春天的春暖花开、绿草如茵,给他们迈出大山的阶梯。

    我在多个公益群里发起了公益捐赠,一周的时间,收到了13位爱心人士的捐赠,共4.22万元和数十套衣物。我再次回到这个如同钉在地球上的一枚钉子的小学,孩子们也翻山越岭地赶来,笑着将每一份“春天”搬回家中。

    用双手搓出温暖、搓出春天的小孩,你只需往前走。装满春天的火车,它会帮你消除大山的陡峭,帆船冲开冰面,鲜花会出现在村子的槐树下,花香随空气往上走。

    是的,春天已在你伸进兜里的手中。

    我接过鲜花种子,要将它种于碓窝河村的窝中心。孩童来迎,老者背着箩筐赶来,叼着旱烟。老妇人放下手中儿孙们开学的新衣服,将大人的旧衣服裁剪成童装的新衣服,说笑着赶来。时不时摸着孩童的头,缓解着那份留存的少女羞涩,相互打趣着,目光飘浮不定。年仅10岁的小男孩蹲在木凳子前,代替全村人给这颗种子注入一份份养料。

    这是我做志愿者6年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我们一行9人开着两辆皮卡车向碓窝河村出发,为碓窝河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们送去过冬的衣物及食物。一路上可谓翻山越岭,我们多次下车推车前行。车子无法直接到达村里,停在距离村子3公里的地方,于是我们索性背着物资赶往村里。赶到村子时,整个村里没有一个青壮年人,仅留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作为整个村的守护者。村主任是一个50来岁的老人,看他的第一眼,你无法将村主任一职往他的身上想,穿着一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已经洗得泛白的大号西服,脚踩一双表皮已经皱得像他手上的老茧的暂且还可以称之为皮鞋的鞋,两只鞋均用帆布条包扎伤口,这已经是他最体面的衣着了。

    当我们发放完物资后,需要签收人签一下字,但村里无一人有文化。最终是一个仅10岁的四年级的孩子替全村人签了所有的名字,有不会的字,我们志愿者在一边指导。我抬起头,望了望周围,此刻碓窝河村四周的山好高好高,高到这些空巢老人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去,高到外面世界的暖风吹不进这个窝中心。希望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花香飘过村口枣子树,亲吻喜人的西兰花、染红火红的辣椒、捂热冰冷的石头、飘出碓窝河村的大山,飘向世界。

    高中3年,我利用寒暑假参加“圆梦大学”“走访退伍老兵”“看望空巢老人”等10多次活动,担任无偿献血志愿者负责人。大学时由于在外省上学,便转为幕后作为多个公益组织的宣传部成员,编辑文章运营公众号等。

    公益这条路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的。2019年5月25日,我成了一名宝贝回家贵州志愿者,见证了无数的家庭团圆。那是我对自己的选择的最大的肯定。2020年4月16日,我毅然申请注册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

    这条路,我选择的不是有朝一日的回报,而是真善美的笑容和一个个春天的抵达,路很长,但很暖!

——————————

    火车驶向西北的远方

    南开大学硕士生 简宇豪

    “嘟”的一声,那是进站汽笛的长鸣,是返程的道路在催促我抓紧迈步登车,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

    放好行李,隔着略沾灰尘的玻璃,窗外的情景虽看着模糊,但记忆里的画面在人流的熙攘声里愈发清晰起来,这个叫阿勒泰的西北小城,这所我寒来暑往、日耕夜眠的中学也在不觉间刻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灼日当空,热风扑面,在骄人的盛夏,满怀支教边疆的热情,我踏上祖国西北的沃土。初见,是这个夏天的主题。迎着骄人的晨光,带着期待的欢笑,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我遇到了第一次进入高中的你们,这是属于我们记忆里最美好的遇见。忘不掉初次走进课堂,第一次真正授课的我还略显拘谨,一边默默思考课堂的进程推进,一边回应着你们好奇和求知的眼神。下课铃声打响,却也像是一句来自内心的誓言:我是你们的老师,这是我的使命。忘不掉第一次批评学生的我还容易暴躁,一边用最严肃的语气呵斥你们的违纪,一边又思考着怎么用温和的言语安抚受惊的脸庞。眼里看到的,是你们对自己的过错懊悔自责,心里浮现的,更是你们改过自新的成长。忘不掉初次观看班级的比赛,第一次带班拼搏的我还斗志昂扬,一边用尽力气为你们加油助威,一边感慨原来我们早已凝成一体。呐喊声落,望向你们,我看到的就像是数年前身处高中的我,就像岁月不曾流逝过,一切都只若初见。

    丹果飘香,满树赤黄,在丰收的金秋,探索日渐熟悉的校园,我找到挥洒青春的归属,融入,是这个秋天的基调。我们在篮球联赛上体验挥洒汗水的激情,我们在合唱比赛中展现余音绕梁的歌喉,我们在配音大赛上欣赏流利口语的魅力,我们在课本剧展演中经历设身处地的剧情。从太阳还没起床的早读课,到繁星点点闪烁的晚自习,我们成为朝夕相处的学伴;从谈话手册上学习苦恼的倾诉,到课后书信中生活压力的排解,我们成为真心交流的朋友。支教的时光是我们双向奔赴的时光,接触不同性格的你们,我慢慢从临摹寻路的学生真正转变为指点迷津的教师,更是逐步学会怎样站在“老师”的角度跟你们交“朋友”。记得曾在某位学生的手册中看到他稚嫩夸张的一句话:“老师,我觉得你不仅是老师,更像是我的哥哥,你在告诉我榜样该怎么做,我觉得我找到了奋斗的光。”那一刻我才明白,拉近我们的不仅是一层师生关系,你们在课堂上收获我讲授的新知识,我在生活中感受你们散发的纯净美好,心智相促,教学相长,所谓“迈开脚步,追寻你眼里看到的光”,大抵如此吧。

    银装素裹,傲雪凌霜,在凛冽的寒冬,抵抗未曾预料的严寒,我经历难以忘怀的温暖。感动,是这个冬天的全部。自幼生长在江淮地区的我不畏惧案卷诗书中“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的冰天雪地,可当冬季悄然而至,刀割似的朔风依旧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寒冷的天气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岁末的一个普通傍晚,我接到班主任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是班里有同学身体不适,她人在校外抽不开身,让我快去班里处理一下。听闻消息,火急火燎赶到班里的我看到的,却是满黑板同学们的签名围绕着中间的“新年快乐”,以及教室里难得一见的标准坐姿。所有同学拿起桌面上写好给我的留言条,从第一排的孩子开始,一个一个顺次读下去,看着你们起立又坐下,我不觉得刚在外面被吹红的脸颊透着冰冷,我不觉得外面渐迫西山的落日辉光黯淡,是你们的天真烂漫,让并不适应极寒气候的我看到如火一般炽热的内心,在这寒冬中点燃生活的柴堆,散发爱的温度。

    柳亸莺娇,杏雨梨云,在和煦的暖春,面对无法回避的告别,我感叹一年时光的飞逝。未来,是这个春天的旋律。支教的故事终究要画上句号,临别之际,依依不舍,我终是只能将满腔别情寄托在字里行间。孩子们,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处于奋斗阶段的你们正在厚积薄发、积蓄力量的最好时机。希望你们成为具备国家栋梁特质、学术大师潜质、君子情怀气质的优秀人才。要成为国家栋梁,需要你们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之心落实在爱国之行中,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付出踔厉前行的毅力和无畏艰辛的勇气;要成为学术大师,需要你们潜心学习,钻研知识,不忽视任何一个问题,不遗漏任何一点盲区,在自己最好的年华进取向上,攀登巅峰;要具备君子情怀,需要你们涵养内心,陶冶情操,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道德观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重要指引,在一言一行中行文明理,知善从德。老师陪伴你们的人生旅程终究是短暂的,但是属于你们的道路正绵延千里,通向望不到边的坦途康庄。

    倏然,车窗的玻璃好像褪去灰尘,眼前的情景不再模糊。是的,越来越清晰,是调皮的乌卡绕着月台的灯柱嬉戏追逐;是壮实的阿卡扛着全家的包裹牵着家人奔走穿梭;是温柔的阿帕叮嘱身边的孩子不要皮闹,注意安全;是年迈的姆妈挽着波瓦朝着夕阳的余晖踱步蹒跚。阿勒泰很冷,冬季昼夜温差达到20摄氏度的情况下,一天最高温度也只有零下3摄氏度左右,但是阿勒泰很暖,这儿的人用热心让外乡的我找到家的温暖。

    “嘟”的一声,那是出站汽笛的长鸣,是这片我泼洒青春的热土在呼唤我,等我回到这处在祖国西北,心的家乡。

责任编辑:宋宝颖,周伟,赵小萱,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