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长期以来都是外商青睐的投资地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上海市经信委近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超6600家日资企业扎根上海,数量居全国第一。
5月27日,“沪链世界共创未来”投资上海·全球行系列活动(日本站)在日本东京举办,面向国际市场分享上海的城市魅力和活力,进一步链接全球资源,助力上海打造产业新高地。
多年来,众多优秀日企已在上海找到了飞跃式发展路径。比如,发那科在上海投资15亿元,建造了在日本本土之外最大的机器人基地,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销售于一体的“超级智能工厂”,年产值预计将达100亿元。MUJI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市静安区设立上海总部后,门店规模从上海1家发展到全国60余座城市超360家门店。
长宁区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范围内唯一的上海中心城区,每天有10余个航班往返上海虹桥机场与东京羽田机场。同时,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长宁,近万名日籍人士在长宁居住、生活。“据统计,近6500家外资企业集聚长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6家,其中日资总部近四成。”长宁区投促办主任游雁表示。
不二制油于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15年在上海市长宁区设立中国地区总部公司。依托上海的信息、资金、人才优势,以及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不二制油在中国的经营规模日益壮大。
“上海是一个公平、法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未来,不二制油将持续扎根上海,利用优势资源,开发出更多新产品、新渠道。”该公司董事长峯村政孝说。
当前,上海正在深化布局14条重点产业链32个细分赛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其中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产业投资处处长李甲表示,结合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以及日本东京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中国和日本的相关合作空间广阔。
以氢能为例,上海是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创新和示范应用高地,正加快构建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领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2022年,东京都政府制定“东京氢能愿景”,其中提到,2050年东京将全面使用绿色氢气。
其实,早在2020年,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就在临港成立,重点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检测,目前氢燃料电池八大核心零部件均已齐备。同期,“中日氢能产业联盟”成立,该联盟联合中日政产学研资源,打造精准有效对接的合作平台。
“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通力合作,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进一步链接上海与东京的资源要素,推动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双向流动,深化产业、技术、标准等多方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李甲说。
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陆春表示,目前,围绕上海重点产业布局,临港新片区正打造东方芯港、大飞机园、信息飞鱼、国际氢能谷、元创未来等前沿技术聚集区,培育高质量产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形成高活力生态。
会上,静安区、长宁区、临港集团分别与拉比卡咖啡、朝日啤酒、住重建机、太阳环亚、MKN公司、三井住友保险等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约,进一步加大日资企业在沪布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