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开兵棋推演课 在“棋盘”上演绎国际风云 加强对国家安全、政治学和区域国别的理解

北京青年报  |  2024-05-26

当今世界,风云际会,不同国家间的纵横捭阖往往是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战略选择。这些看似遥远而宏大的博弈,如今出现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上。借助兵棋这一研究工具,人大的同学们在“棋盘”上展开了对垒博弈,也在一次次战略抉择中更深刻理解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门本学期新开的通识课程——《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开放30个名额的课程涌入了近300人“抢课”。为何这门课程如此受欢迎?人大开设这门课有何深意?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进人大,旁听了这门“神奇课程”。

现场

学生化身一国“决策者”

课堂展现国际政治博弈

“鉴于A国持续对我方实施制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决定加强国家科技能力建设,同时和C国加强合作,应对A国威胁。”作为一国“决策者”,人大大三学生盛墨林这样解释自己的“国家策略”。

这是5月18日人大《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课堂上的一幕,一张推演用的世界地图在课桌上展开,同学们自己选择所代表的国家,按照所选国家的地理方位坐在对应的位置上,划分红、蓝两个阵营,展开了一场“棋盘上的战略博弈”。

什么是兵棋?人大为何要开设这样一门课?该课程授课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吴迪告诉北青报记者,兵棋推演是一种研究工具,通过模拟推演的方式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已有悠久的兵棋史,其很多高校内也开设了兵棋相关课程。

在国内,从开设兵棋推演项目到今年开设兵棋推演选修课,人大在地方高校中走在了前列。吴迪介绍,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是希望利用兵棋这一研究工具去分析大国博弈的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在兵棋推演实践中拉近与研究对象的距离,切身感受到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安全政策时所经历的考量过程,同时加强对国家安全、政治学和区域国别的理解。“做决策时的时间紧迫性、权衡不同利益时面临的压力,这些都不是仅从阅读和听讲就能体会到的。而通过兵棋推演,学生无论是对学科理解还是学术创新能力都有提高。”吴迪说。

开放选课时,30人的课程名额竟涌入了近300人报名,同学们的热情超出想象。但兵棋推演需要同学们每个人实际参与推演,小班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为了给同学们更充分的推演时间,课程设在每周六开课,隔周上课,每次上两节课,“这样大家推演的时间更长,不上课的那周也有时间去准备思考,有更多时间查阅调研自己所选国家的基本情况、关键人物等背景信息。”

“我是哲学系的本科生,一直对军事理论和军事史很感兴趣,听说学校开了兵棋的选修课,感觉能够把军事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会很有趣,就选了这门课。”盛墨林告诉北青报记者。上课之前,他一度担心自己缺乏专业背景知识跟不上进度,但上课后发现,吴老师会把兵棋推演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带领不同专业的同学进入兵棋的世界。

核心

需要考虑双方阵营政策意图

更要面对“黑天鹅”“灰犀牛”

这节课上使用的兵棋模拟各国利用军事和经济资源进行制衡,同时避免出现大型冲突。推演中,各方都拥有与本国实际相关的各种行动卡、兵力棋子、位置标牌等道具。每一回合的推演中,各方需要投入本轮的行动卡并向对方说明要采取的行动。

“A国要在中东地区部署军队,B、C两国将举行联合军演,D国要如何回应?”推演中,面对不同“国家”的策略,同学们需要考虑各自所代表国家的利益做出应对,并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每一套兵棋都有各自的规则和胜利条件,想要胜利,不仅要关注本国的影响力,还需要考虑同阵营其他国家的情况。学生们上课之后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决策,需要权衡各个方面因素,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中获得最好的效果。

推演中,同学们不仅需要考虑本方和对方阵营的政策意图,更要时刻面对突发的“黑天鹅”“灰犀牛”随机事件,这些随机事件对各方会有哪些影响?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瞬息万变的“棋盘”之上,每一步都需要通盘考量,谨慎做出选择。

过去,当老师讲授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或分析国际关系时,赵一鸣(化名)总觉得离自己很远,是自己无法接触到的东西。而在兵棋的课堂上,他能够代表一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选择,如同真正参与到国家对外决策之中。“就好像学车一样,讲授式课堂就像在学科一,但你要真正学会开车,还得学好科二、科三。”赵一鸣说。

影响

对外交战略和国家安全

同学们有了更深刻理解

从桌游《卡坦岛》到专业兵棋,兵棋课的设计带着同学们由浅入深,在一次次推演对弈中,同学们不仅仅拨开了国际局势的云雾,对于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国家安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每一次推演,我们不仅要做出决策,还要对这个决策进行宣示。这时就需要查阅不同国家在政策宣示时的表述方式,这样让我更加了解我国每一个外交政策背后所包含的战略思维。”在前来旁听的国际关系学院研一学生刘镕霆看来,推演中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国际事件的发生都与国家安全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不同的调兵方向涉及地缘安全,而每一个国际事件也会对国家的政权安全带来影响,而灰色行动则与国家科技能力的提升和国土安全息息相关。”当一个抽象的概念被分解为一个个实际的行动并参与其中,同学们对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也有了新的认识。

兵棋课也是国关学院教学方式逐渐变化的一个缩影。吴迪告诉北青报记者,新时代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式也需要有所创新。“如今我们一方面要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也要符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并探索更多适应新时代的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据悉,国际关系学院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在北青报记者旁听的这节课上,同学们用各国特色的表述方式宣示己方政策,惟妙惟肖的角色代入让课堂上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带着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加入自我的思考,寓教于乐,兵棋课成为学院课程创新的举措之一。据了解,目前人大正在开发基于自主知识体系的兵棋,旨在探索动荡变革期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

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月朦

延伸

拓宽高校学生战略视野

培养国家安全学科人才

早在开设《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选修课前,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已经开展了多期兵棋项目,旨在创新政治学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体系,这也是人大作为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单位,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培养国家安全领域人才的一次尝试。

2023年,人大成立了国家安全学系,兵棋项目以其极强的实践性,会增进参与者对于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竞争等领域的理解,并通过专业兵棋的示范与推演、讨论与复盘,提升参与者的战略素养,拓宽战略视野,增加对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同时,基于国家安全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的属性,无论是兵棋推研项目还是选修课程,都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开放,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在推演中实现思维碰撞,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