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二次安检” 让出行更便捷

中国青年报  |  2024-04-29作者:任冠青

    “乘坐飞机、高铁前,乘客本来就进行过一次安检,如果推动安检互认,地铁口这道安检可以省去,能够节约不少时间和人力物力。”“五一”假期将至,有关交通换乘“二次安检”的话题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表示,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优化安检流程,提高不同交通设施的衔接度,尽量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上述建议不无道理。不管是高铁站还是机场,都有较明显的客流波峰时段。当一拨儿甚至几拨儿乘客集中出站时,会形成较大的瞬时客流。此时,如果进地铁时还要将行李挨个“拎上拎下”过安检,不仅会让游客费时费力,也会造成“大包小包排长队”的人员积压情况,不利于客流疏解。

    精简重复性安检,让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衔接更“丝滑”,关系到成千上万旅客的出行体验。据报道,自2023年江西省南昌西站推出高铁旅客“免安检”换乘地铁举措后,原来高峰期经常排长队的现象有了很大缓解,旅客换乘时间平均可节省15至20分钟。类似举措,无疑能让旅客出行更为从容,免去不必要的折腾。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安检互认。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就提出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提供的安检场地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也提出,鼓励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民航、道路、水路等有序衔接,实现安全检查互认。

    而据报道,安检互认之所以会在一些地方“落地难”,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安检标准不统一,再加上各个交通方式分属不同单位管辖,有关安全责任主体边界、安检标准互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二是一些车站的换乘通道并非封闭性的,如果不各自安检,可能存在“漏检”隐患。

    按照安检标准互认“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目前完全实现双向互认也许还有一定难度,但至少可以先行探索,减少地铁站对高铁、机场旅客的重复安检。

    当然,如此精简的前提,是确保换乘通道的封闭性。对此,一些城市的做法是对客站大厅局部进行优化改造,地铁运行期间,旅客原则上“只出不进”,实行单向封闭管理,并设有多条安检通道,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或需要进站接客的市民经安检后可进入出站大厅。这样的分流管理,既确保了旅客不受重复安检烦扰,也避免了人员“漏检”问题。

    不同地区、单位间的协调统筹固然增加了对接难度,可是如果明晰了权责边界,确立了合理机制,“无缝衔接”并非无法实现。2020年,《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公布,针对各级政府及部门、运营单位的职责,跨市线路的协调决策机制,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联动机制等进行明确规定。类似排除风险隐患、推动安检互认的有益探索,值得更多地方参考借鉴。

    打通安检互认“梗阻”,是智慧交通路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彰显着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在更多地方体验到“免安检换乘模式”的便捷,是旅客们的共同期待。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卓,惠滢,陈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