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瑶海区:吸引青年人才 助力老城蝶变

中国青年报  |  2024-03-30作者:王海涵 王磊

    “租房补贴款直接打到个人银行账户,每年两万元的补贴额度帮助刚毕业的我缓解经济压力,解决燃眉之急。”谈起半年前自己职业生涯初始阶段的经历,丁娟娟对政府部门的帮助十分感激。

    丁娟娟的老家在安徽安庆,202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来到合肥瑶海区发展,入职一家国企担任设计师。此前,她在瑶海区委人才办的宣介中了解到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政策和补贴,交满3个月社保后,她立即在App上提交了人才住房租赁补贴申请。

    瑶海区是合肥工业的发轫之地,当下,瑶海正迈出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的关键步伐,打造“瑶看东方,海聚英才”人才品牌,汇聚青年才俊,招引人才资源,助力老城蝶变。

    提供人才成长支持保障

    “在网上看到人才引进公告,我毫不犹豫地就报名了。”和丁娟娟一样,王小雪也是被政策吸引来瑶海发展的应届毕业生。

    2022年6月,王小雪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参加瑶海区“瑶看东方,海聚英才”人才引进计划,成为合肥市第十一中学一名在编教师。工作近两年来,她获得合肥市实验教学说课二等奖、瑶海区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等荣誉,逐渐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

    近年来,瑶海区委组织部牵头,每年抢抓春秋两季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联合组织高校引才活动,对引进的重点领域人才提供购房、租房等方面保障支持。新来合肥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就业的无自有住房自行租房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校毕业生3年内分别可享受每年3.6万元、2万元和1.5万元的住房租赁补贴。2023年,当地发放人才住房补贴3226人次、共计245万余元。

    此外,瑶海实施“海聚英才”计划提供智力支撑,组建玖兆壹号产业投资基金,为创业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落地瑶海。

    “归海”计划吸引人才回流

    有了政策支持保障,瑶海向人才“生源地”高校抛出更多橄榄枝。

    今年年初,瑶海区委组织部、团瑶海区委组织了为期15天的“北大青年瑶海行”活动,连续两期、共邀请20余位本硕博学生走进瑶海区参观、实践,聚焦“促进瑶海文旅融合、助力文化强区建设”等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同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和团瑶海区委社会实践、政务实习、志愿合伙人、就业推荐等方面深化结对共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书记左腾说:“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在专业研究、公共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公益志愿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把学校的教育、科研、人才优势更多嫁接到瑶海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近年来,瑶海区创新实施“归海”计划,以瑶海籍在外、有安徽成长经历、与安徽有特殊感情的各类优秀人才为对象,以高校优秀学子、海外优秀留学生为重点,通过对青年学子求学前夕“了解瑶海”、大学在读期间“参与瑶海”、择业创业“回归瑶海”三阶段谋划部署,吸引人才回瑶海创新创业。

    去年5月22日,瑶海区承办全国共青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座谈会,与省内外50余所重点高校建立联系。去年5月至7月,瑶海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走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合肥籍学生,组织召开在京青年人才代表座谈会,诚挚发出邀约。

    在“第二课堂”共建中增强青年归属感

    既要“走出去”,引导青年人才“知瑶海”;也要“请进来”,引导青年人才“爱瑶海”;更要搭平台建机制引导青年人才“奉献瑶海”。这些年,瑶海深化招才引智工作,团组织也作出了应有贡献。

    2021年开始,团瑶海区委与合肥工业大学校地共建,推进“第二课堂”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全区各镇街片区、社区与合肥工业大学各学院、班级党团组织一对一共建。2022年开始,团瑶海区委联合瑶海区委组织部,面向在校大学生遴选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工作,两年来共聘任170余名青年学子到镇街、社区兼职锻炼。

    社会实践是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王丽洋生活中的一部分。去年,她带队参与当地幼儿园的童趣陪伴活动,当她看到孩子们认真完成课堂任务、展示作品时,她觉得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我在活动中见证了瑶海区的发展,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活力和经济、文旅方面的发展潜力。”

    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00后余国梁是瑶海区明光路街道金大塘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在瑶海区长大的他熟悉合肥火车站附近的交通站点及路线,担任了今年瑶海春运“暖冬行动”志愿者领队。他说,希望能多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增强“第二课堂”实践能力,同时为家乡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去年以来,团瑶海区委结合“扬帆计划”“返家乡”等活动,在区直部门、镇街开发164个实习岗位,组织青年学生投身政务实习、企业见习;组织高校师生开展“瑶海行”共20批次,让更多青年人才近距离走进瑶海。同时,该区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推动青春瑶海与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卓,惠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