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担责任 共同携手

博鳌强音:寻找“再全球化”新方向

中国青年报  |  2024-03-28作者:朱彩云 任明超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被边缘化。”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直言贸易碎片化的根源在于国际多边体制受到了严重冲击。

他说,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的全球贸易体系和一整套国际规则,对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繁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陷入困境以来,2013年至2017年全球平均每年出台约500项贸易限制措施,2020年这些限制措施增加到1500项,2022年又猛增至2800项,约是2019年的3倍。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被边缘化,目前已有29项国际贸易争端无法得到解决。

“事实上,去全球化的趋势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显现。”博鳌亚洲论坛的老朋友古铁雷斯,是美国前商务部部长。他坦言,这与美国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关。“当人们开始谈论‘买美国货’‘把工作带回美国’‘全球化让我们吃亏’,就意味着一种政治进程开始了。”古铁雷斯说,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实际上就是反对全球化。

提到“再全球化”遇到的阻力,不少专家都提到“安全考虑”。

在新加坡前副总理黄根成看来,各国希望增强经济增长韧性,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市场、资源和供应的来源。他以新加坡为例说,作为非常依赖贸易的小国,新加坡希望能有韧性,“但是更有韧性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保持开放,因为封闭市场对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

他注意到,全球多边体制受冲击之下,区域合作正成为选择之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其他区域性集团,同样可以促进贸易增长和全球化。”但他同时表示,一个运转良好的体制应当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制定规则。

龙永图也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区域贸易可以解决贸易碎片化或贸易不公平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无法替代全球体制。“特别是当下,产业链开始全球重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后,各国对于产业链安全高度关注,这是合情合理的。”龙永图说。但在他看来,对于产业链的关注一定要和产业链效益和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不然空有安全,最后还是消费者和老百姓付出沉重代价”。

这位推动中国入世的谈判高手强调,全球化的逻辑是市场化的逻辑,是按照规则办事,是平等双赢。“眼下当务之急是国家间共同努力来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通过改革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规则、开放市场、解决争端的权威建立起来。”在龙永图看来,实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哪个国家说了算,而是世界贸易组织所有的成员说了算”。

贸易限制措施激增、贸易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倾向加剧、逆全球化风潮涌动……共同挑战之下,亚洲与世界需要为“再全球化”共担责任,共同携手。

“全球化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之下,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一致,继续推动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的国际贸易体系(完善)。”多次参会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尤其注重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力量,在他看来,“虽然有困难,但只要团结一致,上述的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则提到中国。这位全球化智库创办者,刚参加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他说,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未来,中国在多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治理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合作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多年发出的永恒声音。《报告》显示,亚洲将在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世界大变局中,亚洲经济体以硬联通和软联通为抓手务实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经济全球化。

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龙永图依旧乐观,本次年会召开前,他特意询问了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的看法。大使说,呼吁再全球化,强调再全球化是将更多人、更多经济体和更多紧迫问题纳入全球贸易,将美洲、非洲等仍处于全球分工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是比逆全球化、去全球化更有希望的方案,有助于当前贫困、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这就说明全球化发展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全球化是全世界的事。”龙永图说,如何把过去一些长期被全球化边缘化的国家纳入其中,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应该坚定信心,通过更多此刻这样的讨论来看到‘再全球化’的新方向”。

本报海南博鳌3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任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卓,惠滢,陈鼎